林口鎮[貴州省畢節市林口鎮]

林口鎮[貴州省畢節市林口鎮]
林口鎮[貴州省畢節市林口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口鎮為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下轄的一個鎮,距七星關城區約67公里,與雲南和四川相界,素有“雞鳴三省”之稱。轄區面積86.7平方公里,地勢屬中低山丘地貌,海拔在730米至1930米之間,地勢起伏較大 。

基本信息

林口鎮 林口鎮
人口總數:35580人 農業人口:31930人 非農業人口:3652人
行政區面積: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50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彝族,穿青族等
發展口號:產業拉動 城鎮化帶動 旅遊興鎮
所轄村:林前村,林光村,川山村,渭河村,青山村,高峰村,新莊村,大寨村,坪壩村,大地村,中壩村,年豐村,白光村,大塘村,燈塔村,雞鳴三省村
生產總值:32300.0
主要經濟產業:烤菸,畜牧業
名特產品:白酒 烤菸
辦公所在地:林口鎮
自然條件:地勢屬中低山丘地貌,海拔在730米至1930米之間,地勢起伏較大。全鎮平均氣溫為12.8℃,年均降雨量是137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230—260天,雨量充沛,氣候怡人,適合人文居住和農作物生長。
資源:煤礦,硫鐵礦

多厲害

林口鎮平均氣溫為12.8℃,年均降雨量是1370毫米,全年無霜期為230—260天,雨量充沛,氣候怡人,適合人文居住和農作物生長。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硫、鐵、煤、石灰岩等,其中,初步探明硫鐵礦的蘊藏量近億噸。
全鎮轄16個行政村,總人口31980人,其中少數民族占全鎮總人口的24%。(其中主要是苗、彝、穿青人等)。近幾年推行全面的計畫生育政策,實施“村為主”管理,人口自然增長率已控制在12‰以內。近幾年推行全面的計畫生育政策,實施“村為主”管理,人口自然增長率已控制在12‰以內。全鎮共有耕地35000畝,其中退耕還林近10000畝,荒山造林3400餘畝,退耕還林工程已初步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為全鎮的畜牧業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從2002年的320萬元上升到2008年的520萬元,實現煙特稅537萬元,人均純收入1980元,
鄉鎮企業穩步發展。全鎮現有ZS密閉式煉磺廠7個,合法煤礦1個,小型露天採石場9個,頁岩磚廠2個,二級電站1座,裝機容量2000千瓦,三級電站1座,裝機容量650千瓦,1個一級電站正在籌備建設中。
糧煙基礎不斷鞏固。今年糧食產量預計9100噸,人均370公斤以上。烤菸產業是林口鎮種植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效率最好的支柱產業,今年種植烤菸41000畝,收購優質菸葉29475.64擔,產值達2155萬元,創稅420萬元以上。
畜牧業蓬勃發展。目前,畜牧業經紀人80餘人,其中大牲畜經紀人15人,生豬外運經紀人53人,年交易金額達400萬元以上。全鎮有養豬專業大戶100餘戶,養殖規模在50—2500頭不等,現有生豬存欄15000頭,規模養牛5戶,大牲畜存欄8200頭,為林口鎮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目前,畢楊公路油路改造對坡至林口段已全面完工,林口停車場建設完工,即將通入使用,明年爭取上級部門的通村油路改造項目,把林口街上到雞鳴三省紅色旅遊勝地的12公里通村公路改造成油路。
新農村建設逐步展開。新莊、大地、大寨三個村新農村建設初見成效。

行政區劃

林口鎮下轄以下地區:

林前村、林光村、大塘村、白光村、青山村、高峰村、大寨村、新莊村、坪壩村、川山村、大地村、中壩村、年豐村、渭河村、雞鳴三省村、燈塔村

民俗文化

林口鎮苗族“踩花節”

林口鎮有苗族2千多人。林口苗族並非本地土生土長的民族,而是幾百年前因戰爭災禍被迫從長江中游兩湖流域逃難而來的。來的時間前後不一,方向也不一。經考證,有的是從四川方向繞道來的,有的是經湘西過來的。雖然他們都保持著苗族共有的文化特徵,由於都散居在人跡罕至、偏僻荒涼、邊遠閉塞的高山深谷之中。交通不便,互不往來,形成了語言與服飾的差異及民族風情。

每年正月初三是苗族傳統的“踩花節”,在林口鎮新莊村,林口鎮、大銀鎮苗族同胞都要趕來參加節慶,真是熱鬧非凡。這裡的踩花節適逢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這又給花山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使之更加熱鬧。“踩花節”、“跳花節”等活動不僅是苗家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自由談婚的美好時機。每逢“踩花節”或“跳花節”,苗家的男女青年都要佩帶漂亮的首飾,穿上美麗的新裝,雲集花坡場唱情歌、跳蘆笙舞,在邊歌邊舞中各自挑選自己的意中人。苗家小伙抱著蘆笙來到相中的姑娘身邊,互相對歌表達愛慕之情。
對罷情歌,雙雙離開花場到花場附近的石橋上走三遍,叫“踩橋”,表明兩人的愛情如腳下的石橋一般牢固。直到夜幕降臨,兩人依依惜別。每當婚喪嫁娶,赴集踩花之時,各地苗族特別是婦女們都要把她們經過多年辛勞紡織、刺繡、縫製而成的盛裝穿去比美。若你能有機會在此時此刻親臨現場,就會目睹那各式各樣的服裝把整個山頭裝飾得繁花似錦。此種情景,足以使人留戀忘返、久不思歸。

彝族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最富有濃郁民族特徵的節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有的學者認為此節原系彝族十月曆法的一個年節,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於天而除夕"之說,相當於彝歷的新年。因此又稱過大年。

農家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乃農曆五月初五。
節日來臨,林口鎮人民將準備糯米粽子葉於早上包粽子,早餐,大家都吃粽子。吃過粽子,人們就會找來昌蒲、青蒿掛在門上,以示避邪,然後出門遊玩。
端午節的遊玩,當地稱作游百病,說是遊玩後就可以除百病,身體健康。其實,端午的遊玩,一方面是每天在地里勞作的人們休息調節的日子;另一方面還是山民們上山唱情歌、找情侶、會情人(不是第三者)的日子,很多人就是靠這個時候上山唱山歌找到另一半的;第三,老人們認為這一天找來的藥最靈,特別是找到癩蛤蟆,更是一位神奇的藥,可以治多種病。
晚上,遊玩回來,一家人坐在家裡喝上雄黃酒,驅邪祛病,圓滿節日。

特色產業

林口鎮林前村的養豬業與釀酒業

2005年7月24日,七星關區林口鎮林前村成立了釀酒與養豬協會。釀酒與養豬協會的成立,標誌著林前村釀酒與養豬業的發展步入了正軌,也標誌著林口鎮“兩新”組織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
林前村是林口鎮黨委、政府所在地,全村有11個村民組,釀酒業與養豬業是該村的兩個傳統產業。該鎮每年生產白酒2000噸,林前村就占了1000噸以上。
林前村的生豬出欄更是以每年1500頭以上的數量獨占鱉頭。林前村的釀酒與養豬業雖然發展勢頭較好,但也存在著無序狀態,尤其是在信息交流與技術交流上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在釀酒技術上,技術好的人釀酒產酒率就比差的多6%以上;在餵豬方面,餵養方法好的人一天能使肥豬增長1公斤,而差的只能使豬增長0.5公斤。在信息交流方面,生豬的銷路和價格往往使人們把握不住,從而易失商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為了使林前村的釀酒與養豬業發展更加壯大,使“兩新”組織建設更充分發揮其作用,林口鎮黨委、政府要求林前村“兩委”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地引導村民成立協會。
倡導一出,得到村民的廣泛回響。他們自發推選了會長,成立了協會的各分支機構。會員們在授牌儀式上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和信心,一致認為,協會的成立,將極大地促進他們在技術和信息上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掙大錢,有利於把農戶聯為一體,提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對此,村“兩委”表示,林前村將以成立協會為契機,大力開展相關知識技術的培訓,同時,適時派員到外地考察學習,收集信息,尋找最有利的銷售渠道,在市場好的地方設立生豬屠宰銷售點,讓林前村的養豬行業逐步普及到家家戶戶,讓林前村的致富門路越拓越寬。

林口鎮獺兔養殖

林口鎮獺兔養殖基地位於大地村,餵養著上千隻白色獺兔,白色獺兔全身被毛潔白,沒有任何污點或雜色毛,是毛皮工業中最受歡迎、最有價值的毛色類型之一。
獺兔是一種原產法國的既可食用又能用於裝飾的皮用動物。獺兔肉質以細嫩、高蛋白、低膽固醇、低脲酸等特點而優於雞、牛、羊等肉,在國際上被譽為"美容長壽"肉;獺兔的皮張是最好的工業皮料,價值很高;獺兔分布很廣,幾乎世界各地都有,但飼養量很小;獺兔的餵養要求也很高,一般農村家庭養兔,以青粗料為主,適當補餵精飼料,並要注意清潔,防暑防寒。
獺兔體型勻稱,頰下有肉髯,耳長且直立,鬚眉細而捲曲,毛絨細密、豐厚、短而平整,外觀光潔奪目,手摸被毛有涼爽的絲綢感。到現在已有九十多種顏色,其中美國經選育確認的,有海狸色、白色(包括特白色)、紅色、蘭色、青紫蘭色等20多種色型。獺兔的頭小而偏長,顏面區約占頭長的2/3左右,口大、嘴尖、口邊長、有較粗硬的觸鬚,眼球大而幾呈園形,位於頭部兩側,其單眼的視野角度超過180度。獺兔的眼珠有各種顏色,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同色型的重要特徵之一,如白色獺兔呈現粉紅色,黑色獺兔呈現黑褐色。耳長中等,且可自由轉動。頸粗而短,輪廓明顯可見。胸腔較小,腹部較大,背腰彎曲而略呈弓形,臀部寬園而發達,肌肉豐滿,發育勻稱。前腳五指,後腳四趾,爪有各種顏色。

林口鎮烤菸產業

烤菸是林口鎮經過多年精心培育起來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企業增效的重要渠道,林口鎮歷來高度重視,成立了鎮烤菸生產領導小組,出台了讓利於鄉鎮的激勵財政政策,並始終作為鄉鎮經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常抓不懈,堅持科教興煙,最佳化土地、最佳化布局、最佳化菸農、最佳化抓煙隊伍,努力實現種植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生產專業化,以提高烤菸生產整體水平,確保了烤菸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當地特產

農家自製臘肉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不壞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

林口包穀燒

包穀酒:顧名思義,即使用純正玉米釀造。純糧包穀酒,距今已有千百年歷史,純糧自釀包穀酒,酒香純正清冽,回味綿長。廣受消費者讚譽。是壺瓶山一大特色。壺瓶山包穀酒還是泡製藥酒,楊梅酒不可缺少的佳品。楊梅成熟季節,就更是供不應求。
生產流程為:
1、將玉米泡軟,然後經過煮、蒸熟。
2、將經過煮、蒸熟後的玉米粒晾涼後加入酒麴拌勻。冷至適當溫度,入箱進行初次發酵。
3、玉米粒發酵至有酒香且成熟後與配糟(配糟即是已經蒸餾後剩下的酒糟)混合均勻,冷至適當溫度,入窖進行二次發酵。
4、將進行了二次發酵的玉米進行蒸餾,就可產出蒸餾酒。

林口豆腐乾

林口豆腐乾繼承傳統的手工工藝,製作精細、用料考究、色香味別具一格。其製作過程一般要經過選豆、浸泡、磨漿、濾漿、煮漿、點漿,包乾一次、包乾二次、壓製成型一次、壓製成型二次、解乾、過鹵、涼制、滅菌、成品等數十道工序。
其製作有三個主要的特點:一是不接油皮,以保留其精華;二是包乾兩次後壓製成型,質地細膩,更具韌性;三是用料講究,添加茴香、花椒、大料、乾薑、肉桂等調料。因此做出的豆腐乾既香又鮮,久吃不厭,有田園之肉的美稱。
林口豆腐乾傳承老工藝,做出的豆腐乾鮮香柔韌,口味細膩,風味獨特。
食用方法
林口豆腐乾食用方法很多種:可以即開即食,口味可以根據個人意願自調;還可炒、拌、燉,做冷盤、熱菜都可以。
適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溫馨提示
●鈉的含量較高,糖尿病、肥胖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患者要慎食。
●老人、缺鐵性貧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豆腐乾是佐酒下飯的最佳食品之一,也便於旅途攜帶和食用。
●豆腐乾有鹵乾、熏乾、醬油乾等,是宴席中拌冷盤、炒熱菜的上乘原料。

旅遊景點

天生橋

先傳家嘎天生橋(也有叫穿洞的),沔魚河從洞中穿過,河水較大,流下去約150米入陰河,至今沒人敢順流而進。天生橋高約80-100米,深40-50米,洞內有原來用過水碾的遺蹟,沿修好的水泥小道步行約0.5公里可直達洞中。河內可釣魚、摸蟹、游泳,河邊可燒烤。四周山上到處是洞。

沔魚河得名是有淵源的,據說當年河裡的四腮魚相當出名,是要上供皇城的,但是這個魚非常嬌氣,只要換了水源就不能生存,所以拿了很多次,還沒有到京城就都死了,上面就下旨免了!四腮魚即是現在所說的沔魚(免魚)由此得名!而那條河之前的名字叫“不知河”即不知道名字的河,也因為沔魚而取名為沔魚河!

雞鳴三省 紅色勝地

林口鎮高山險峻、河谷幽深、風光秀麗,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經過此地,並在此召開了中共黨史上有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雞鳴三省”會議。
1934年,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黨和紅軍被迫進行戰略大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在黨和紅軍中的統治,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但是,博古仍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沒有徹底認識自己所犯的“左”傾關門主義政治路線、右傾單純防禦軍事路線和宗派主義組織路線等錯誤對中國革命事業的危害性,在敵情已經發生急劇變化的形勢下,仍堅持遵義會議以後下達的《渡江作戰計畫》,主張冒險渡江入川。在這黨和紅軍面臨又一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要挽救黨和紅軍,必須從組織上徹底糾正“左”的錯誤。於是,在1935年2月5日凌晨,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洛甫)、王稼祥等中央領導率領的中央紅軍經過遵義會議以後,四渡赤水,輾轉來到雲、貴、川三省交界的林口鎮“雞鳴三省’’村,在近靠三岔河邊的岩腳寨船閘房裡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會議,著重討論和解決了中央最高層組織問題,由張聞天(洛甫)接替博古(秦邦憲)在中央負總責,決定了中央紅軍的行動方向和堅持在敵人力量薄弱的川、滇、黔邊區及其鄰近蘇區開展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從實質上糾正了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
“雞鳴三省”會議在黨和紅軍歷史上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一是成功地完成了“遵義會議”決定而又尚未完成的中央最高層組織調整任務,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組織領導,為貫徹毛澤東同志正確的軍事路線提供了組織保證,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二是使中央蘇區工作有了正確的路線和貫徹正確路線的組織保證,扭轉了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主力離開後中央蘇區工作的混亂局面,從而開始了黨中央對中央蘇區的正確領導。三是進一步增進了黨內團結,齊心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和敵人無數次的圍追堵截,為贏得長征的最後勝利提供了根本保證。
“雞鳴三省”會議的召開,事關黨和紅軍的前途命運,是遵義會議的繼續和補充,是黨和紅軍歷史上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會議,是又一次挽救黨、挽救紅軍、挽救革命的會議,是中國革命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雞鳴三省”會議發揚光大了遵義會議精神,是遵義會議確立的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獨立自主的光輝思想、民主集中制原則和毛澤東同志正確軍事路線戰勝“左傾”教條主義的又一次偉大勝利,成為紅軍長征中的光輝片斷。如果遵義會議是曙光初露,“雞鳴三省”會議則是旭日東升。
題有“雞鳴三省”四個大字的紀念碑,是1996年2月中共畢節地委、畢節地區行署為紀念“雞鳴三省”會議而樹立的,當時請來肖克將軍題字紀念。2003年,在地、市領導的關心下,修建了從雞鳴三省村到林口街上的12公里通村公路,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和遠道而來的客人紛紛前來參觀。同時,全鎮實施的9000多畝退耕還林工程,在雞鳴三省村就實施了2500畝,發展果園100多畝,使紀念碑周圍植被得到保護,青草遍地,綠樹成蔭。
今天,林口鎮為了大力弘揚長徵文化,傳承長征精神,打造“雞鳴三省”紅色旅遊品牌,加快發展紅色旅遊業,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結合本鎮實際,明確了“一個目標、兩項建設、三個重點、四個發展”的工作思路。一個目標,即以農民增收、改善民生為目標。兩項建設,即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個重點,即人口計生、安全生產、社會和諧。四個發展,即以糧、煙生產為主導發展農業經濟,以煤、硫鐵礦資源開發為重點發展工業經濟,以集鎮開發建設為龍頭髮展集鎮經濟,以打造紅色旅遊品牌為目標發展旅遊經濟。尤其在發展旅遊業方面,林口鎮具有特殊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生態自然資源優勢。首先,林口鎮距畢節城區67公里,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已立項的廈蓉高速公路將從境內通過,這裡地理位置特殊、區位優勢逐步顯現。其次,林口鎮境內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有天生橋溶洞、地下河、土司三眼遺址和土司莊園遺址,特別是從渭河電站至三岔河有6公里的大峽谷,落差達100餘米,兩岸巨壁擎天,氣勢恢宏,具有發展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絕好優勢。三是“雞鳴三省”已納入《貴州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給林口鎮發展紅色旅遊帶來了重大機遇。目前,林口街上至雞鳴三省村公路改道已基本竣工,同時爭取在2009年實施油路改造。“雞鳴三省”紅色旅遊開發建設規劃正在協調有關旅遊規劃單位進行編制。下一步待建項目有:改擴建紀念碑,新修停車場、紅軍長征紀念館以及建“雞鳴三省”標誌性建築。並逐步完善集溶洞開發、峽谷蹦極、懸崖攀援、幽谷探險、空中索道、沿河漫步、歷史文化瞻仰、度假休閒為一體的旅遊項目。憑著在畢節紅色旅遊資源中以其“雞鳴三省、東方欲曉”的特殊歷史地位,“雞鳴三省”這顆黔西北顫動的紅色明珠,終將在烏蒙大地上綻放出絢爛奪目的光芒!

國中

林口中學

林口二中

國小

林口鎮中心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