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松苗葉枯病主要危害馬尾松、油松、黃山松、黑松、白皮松等松樹的苗木和幼樹的針葉,可造成留床苗的大批死亡。松苗葉枯病是河南省西北部、西南部和南部松樹苗圃重要病害。
症狀
松苗葉枯病先侵染下部針葉,逐漸向上部針葉蔓延,受害針葉從葉端開始出現一段一段的褐色黃斑,以後逐漸變成深褐色至灰褐色,病葉乾枯後下垂,但不脫落。當病害蔓延到全部針葉後,病苗即乾枯死亡。針葉上病斑長1cm左右,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產生許多沿氣孔線縱向排列的黑色霉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松苗葉枯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的赤松隔尾孢黴菌Cercoseptoriapini-denaiflorae (Horiet Nambu) Deighton syn.Cercospora pinidensiflorae引起的。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在感病針葉內越冬,如果病針葉埋入土中,病菌的存活率隨著埋藏深度增加而減少。次年夏季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即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風傳播,遇到松苗即能侵入針葉為害。2年生苗木上,老病葉5月上、中旬已有分生孢子產生,是重要的侵染來源。當年生播種苗於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8—10月為盛發期,11月以後逐漸停止。
病害的發生與環境條件有密切的關係,夏季高溫、高濕有利於病菌的侵染,苗圃地耕地過淺,苗木根系不發達,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苗木生長纖弱,易發病;在感病苗圃,連育松苗時,如末清除病苗、深耕和土壤消毒處理,常發病重;育苗時播種量過多,苗木生長過密,通風透氣性差,病害容易蔓延;土壤缺肥,管理不善的苗圃發病重。當年播種的松樹苗在7月中旬開始發病,8—10月為流行期,11月以後逐漸停止。在第二年的病苗上,5月上旬就有分生孢子產生。
防治措施
1、選好圃地:苗圃地要選在沒有葉枯病發生、土壤疏鬆、肥沃、以及利於排灌的地方。在發生松苗葉枯病的苗圃,應與抗病樹種實行輪作,或在冬季進行深耕,將病苗深埋土中,促使腐爛,減少病原。
2、加強管理:在苗木生長期要及時間苗、施肥、澆水、中耕除草,保障苗木生長健壯,增強其抗病能力。發病期間及時檢查,對少數發病早的植株可摘除感病針葉或拔除病苗集中燒毀,防止苗地形成發病中心,引起病害蔓延。
3、選好苗木:造林時要選擇生長良好的苗木,嚴禁用帶病苗木造林。
4、藥劑防治:發病期,每隔半月噴一次1∶1∶100倍波爾多液或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劑,每畝噴藥液150—200kg(注意這兩種農藥不能同時用)。此外,也可噴灑50%可濕性粉劑退菌特等殺菌劑,使用濃度為500倍液,每隔15天左右噴一次,需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