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型矮小,身長脛短,後軀發育良好,尾羽多斜立,側視呈楔形,羽毛緊湊,外貌清秀。性情活潑,善於覓食,易受驚,能高飛。單冠,冠齒6-8個。冠、肉髯、耳葉鮮紅色。虹彩橙紅色。公雞頭較大,體軀長方形;冠基較厚,直立;肩背羽毛多為金黃色,瑤羽發達,呈黑色,發綠光。母雞頭較小,體軀橢圓形;冠基較薄,有時倒向一側,羽毛黃麻色或褐麻色。脛、趾黃色或青色,無脛羽。品種特性
①生長速度與產肉性能平均體重:初生30克;30日齡114克;60日齡285克;90日齡公雞503克,母雞483克;120日齡公雞678克,母雞604克;150日齡公雞966克,母雞922克;180日齡公雞1131克,母雞1013克;成年公雞1750克,母雞1330克。180-240日齡公雞平均半淨膛屠宰率75.50%,母雞78.83%;180-240日齡公雞平均全淨膛屠宰率67.82%,母雞71.35%。②產蛋性能與繁殖性能母雞平均開產日齡238天。平均年產蛋153枚,平均蛋重44克。平均蛋形指數1.28。蛋殼褐色,少數白色。公雞平均性成熟期92天。公母雞配種比例1:12。平均種蛋受精率81.32%,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6.30%。母雞全年就巢1-2次,每次持續3-20天,少數可達30天。公母雞利用年限1-2年。
生存環境
松滋地方良種土雞,是經長期的自然和人為選擇而形成的優良地方品種,屬蛋、肉兼用型。該雞型小而緊湊,頭大小適中,多為單冠,冠峰發達,呈鮮紅色,趾短,身長,後軀發達,性情活潑,具有早熟、個體小、蛋小、覓食適應能力強、耐粗飼、產蛋多、肉質好和遺傳性能穩定等特點。松滋雞源於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柴雞(又稱土雞),是地方經過三百年培育的優良種雞,因其遍布於江漢平原而得名“江漢雞”,又因其羽毛多為麻色,也叫麻雞。麻雞產蛋量高,民間流傳有“黑一千,麻一萬,粉白雞子不下蛋”的諺語。其蛋亦稱“土雞蛋”,最受消費者青睞。
松滋地處丘陵,山地資源豐富,農民利用荒坡、竹林、果園、庭院散養土雞歷史悠久。雞群在竹園、叢林躲蔭避寒,追蟲捕食,啄食山間蟲草,飲天然溪水,故體壯肉實,無污染。用以烹食,其湯汁濃郁,肉感鮮嫩、爽滑、香韌、耐嚼,油而不膩。
價值
松滋在家禽生產中,根據生產條件走生態養殖的路子,養雞由雞舍到田間、由高密度籠養改為放養,科學合理利用牧草等方式。用生態養殖方式改善禽產品品質和人們的居住環境,解決農民的增收問題,走農牧、林木和牧牧結合的道路;改進傳統庭院零星散養方式,使其與現代先進養殖技術相結合,進行規模化生態放養,實現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統一兼顧。規模化生態雞養殖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根據生態學、經濟學的原理,將傳統養殖法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利用林地、草場、果園、農田、荒山等資源,實現放養和舍養相結合的規模養殖;是一種農、林、牧三結合的新型生態產業。製作方法
原料:土雞一隻,最好是散養放足180天的生態雞;冬瓜(土豆、黃瓜等時令蔬果均可)750克,青辣椒4個,大豆油,豬油各兩大匙,本地曬制豆瓣醬。
前期準備:
2.鹽、味素、荊州豆瓣、米酒各適量,姜5克、蒜7克、乾椒10克、花椒、八角、桂皮各3克;雞洗淨切塊;青椒洗淨切片;姜切塊、乾椒切段;
操作:
1、將雞拔毛洗淨去頭尾,剁成塊3厘米見方,太大不易燒透,內臟一併洗淨切好。
2、冬瓜削皮後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備用,青椒縱分後,腰切兩刀成六塊,備用。
3、蒜頭,生薑洗淨備用。注意蒜頭用刀拍去殼即可,不可切碎,約十多瓣。
4、鍋燒熱後,放大豆油、豬油、後放入花椒、乾紅椒、姜、桂皮、花椒,蒜頭稍煸,再將雞塊倒入鍋內,翻炒十來分鐘,炒時可加少許水。
5、雞塊燒至五六成熟時,加少許水,燜兩分鐘,後加鹽,白糖少許,加豆瓣醬,醬油、翻炒後倒入啤酒,燜兩分鐘牗加鍋蓋牘6、待雞肉已七八成熟,已進味時,加入冬瓜塊,稍炒後將雞塊、冬瓜一起盛入火鍋,注意冬瓜塊置於火鍋底部,盛好後將青椒塊均勻撒在雞塊上,並放味素少許,到此,你就可邊吃邊享用了。
特點:鮮香可人,油而不膩,色澤金黃、雞肉有韌勁,越嚼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