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沙羅

松下沙羅,190餘種,廣布於東南亞熱帶。印度北部至中南半島廣為分布,熱帶濕潤沙羅林與竹藤和灌林混生,主要分布於喬塔那格普爾高原、巴格爾汗德、奧里薩丘陵及毗鄰的東高止山脈,行政區劃上包括北方邦,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阿薩姆邦,奧里薩邦和中央邦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龍腦香科沙羅雙屬(拉丁名:Shorea Roxb;英文名:sal)
喬木,富含油脂。單葉互生,革質,全緣或微波狀,羽狀脈;托葉較大,宿存或早落。聚傘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宿存,早落或缺失;萼管短,分裂至基部,裂片5,覆瓦狀排列,常3枚在外,兩枚在內;花瓣5,花芽時旋轉狀,雄蕊常15或20—60,花葯近橢圓形,藥隔呈刺芒狀尖或鑽狀,花絲下部膨大;子房3室,每室2胚珠,花柱不具或具花柱基。果開裂為3瓣或堅硬不裂,常具1種子,有時2—6;宿存萼裂片常發育為2短3長的翅

紅紅的果實紅紅的果實
或不發育的翅,基部擴大包圍果實。(有聞葉具7瓣,也稱“七葉樹”,文獻中無,尚待考證)樹高20—30米,幹部通直高大,花色潔白帶微黃。

生境分布

190餘種,廣布於東南亞熱帶。印度北部至中南半島廣為分布,熱帶濕潤沙羅林與竹藤和灌林混生,主要分布於喬塔那格普爾高原、巴格爾汗德、奧里薩丘陵及毗鄰的東高止山脈,行政區劃上包括北方邦,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阿薩姆邦,奧里薩邦和中央邦等地。我國2種

記載資料

杭州靈隱寺紫竹禪院的兩棵為我國現存最著名的沙羅雙樹;河南濟源縣虎嶺關帝廟內的一棵為我國現存年齡最高的古沙羅樹[歷史上有記載的我國首次出現沙羅樹為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50年)從古印度移植至北京西山臥佛寺三世佛殿東西的兩棵,後死亡,現已補栽];北京潭柘寺下塔院處東側的一棵為我國現存古沙羅樹中樹高之最,25米,存活1300年。佛祖雙樹涅磐見《雜阿含經》1197經——“佛陀雙樹林下般涅磐”;《佛本行經》大滅品第二十九卷——雙林入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