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農場

東風農場

東風農場位於縣境西南部,全場總人口22173人,其中女性10750人,少數民族3385人,職工12890人,氣候屬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氣溫21.2℃,場、隊分布在勐龍壩邊沿丘陵地帶,經濟以橡膠種植為主,1993年有膠園總面積150387畝。

1、雲南景洪市東風農場

農場簡介

1958年1月建場,命名為東風農場。1960年由東風。前哨、大勐龍3個農場合建東風總場,下轄龍泉、溫泉、東林、風光、前哨、疆鋒6個農場。1967年成立軍管會,1968年4月,成立總場革委會。1970年,為雲南省生產建設兵團一師第二團。1974年10月,撤兵團恢復農場。1993年轄13個分場和電廠。膠廠、乳膠製品廠、木材廠、農業技術推廣站、醫院、中學、直屬分場等8個直屬單位。農場機關設黨辦、場辦、生產、經營、財務、勞資、供銷、審計、教育、機務、基建、民族、衛生、宣傳、組乾、保衛、青年、紀委、監委、工會等 20個科室。全場總人口22173人,其中女性10750人,少數民族3385人,職工12890人,離退休職2651人,人口淨增率為8.8‰。

農場氣候

氣候屬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均氣溫21.2℃,場、隊分布在勐龍壩邊沿丘陵地帶, 海拔在600~800米,年降雨量1445.5毫米。
經濟以橡膠種植為主,1993年有膠園總面積150387畝,共364.94萬株,開割面積133055畝,275.53萬株,年產乾膠1584.86噸。平均畝產107.2公斤,株產5.18公斤,畝、株產量均居世界先進行列。乾膠產值為1084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6.2%。

農場規模

有標準膠廠4座,日加工能力為89噸,濃縮乳膠廠1座,日加工能力為15噸。1966~
1993年共加工乾膠121253.91噸。1993年有水稻面積2016畝,總產519.5噸,畝產257.6公斤;有水果1792畝,投產1219畝,產水果141.14噸;生豬存欄18155頭,出欄13753頭,產肉1177.41噸;有養魚面積1601畝,產魚116.61噸。
工業主要有修配、電力、乳膠製品、木材、食品飲料等。1993年農場修配廠有各種設備44台,承擔全場汽車、拖拉機修配任務和簡要設備的製造,以及農具工具的鍛造等。有水力發電站三座,裝機總量為6800千瓦,發電1601.11萬度,除保證本場用電外,還解決了大勐龍鎮和小街鄉的生產生活用電。乳膠製品,1989年投產,產品有醫用手套、輸液管、瓶塞、海棉墊、濃縮膠乳等五條生產線。木材廠於1990年投產,產板方材1676立方米,累計共產板方材2987.8立方米。食品飲料廠,於1985年投產,1989年產蜂蜜汽啤酒9萬瓶,1990年停產,1993年生產各類果脯66.09噸。工業總產值達 642.1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1%。

農場交通

交通,除允大公路貫穿場區外,場內公路共有550.9公里,其中農場至各分場的公路42.1公里,各分場至各生產隊的道路288.8公里,各生產隊通往膠園的林間道路220公里。有各種橋涵55座403米。1993年止,農場通往各分場的道路被改造為柏油路,總長度34.4公里。1993年有通訊線路385公里,農場安裝了程控交換機,形成農場。分場、生產隊三級通訊網路。郵電方面,從60年代起,每個農場(分場)都配有一個郵電代辦員。

農場其他信息

1993年,有商業服務大樓一幢,小商店31家,有1個農場投資修建的農貿市場,設有攤棚1746平方米,與小街鄉共同管理。全場有83個商業網點,176名從業人員,銷售總收入778.8萬元,納稅32.5萬元,盈利15萬元。
1993年,職工年均收入2745元(不含副業收入)。人均住房16.8平方米,現代家具和家用電器普遍進入職工家庭,職工生活進一步提高。
1993年有學校17所,其中國小13所、幼稚園1所、中學3所,在校生4225人,教師277人。農場設有科技推廣站,先後引進、試驗、革新和推廣科技項目84項,有29個項目獲獎。科技人員達915人,其中高級4人、中級52人。60年代初,成立業餘劇團,至1993年,全場有文化室138個、圖書室38個,藏書1.5萬冊。廣播線路366公里,辦有調頻廣播,功率50瓦,覆蓋全場。有電視差轉台23個,總功率187千瓦,電視覆蓋率100%。另還有10座地面衛星接收站,除農場外,附近村寨都受益。有醫院1所,衛生所13個,衛生室150個,病床311張,醫護人員349人,1993年門診204236人次,住院2788人次。農場一至二年舉行一次職工運動會,並派代表隊參加州、縣運動會,曾獲州運動會男女籃球、男排、桌球女子團體、男女桌球單打、男子團體羽毛球等冠軍。

2、上海市崇明縣東風農場

農場簡介

該場原為東平沙,出漲於40年代末。1959年12月,本縣圍墾東平沙後,建立東平農場。1960年10月,上海市場浦、閘北兩區相繼在此圍墾並建立畜牧場。1963年7月,東平農場劃歸市農墾局。同年11月,楊浦、閘北兩畜牧場合併成立上海市三沙洪農場。1965年5月,東平農場西部與三沙洪農場合併,仍稱上海市東平農場。翌年10月更名上海市東風農場。

農場產業

60年代以農業為主,兼營牧、副業,1970年起逐步發展場辦工業。主要農作物有水稻、三麥、玉米、油菜和棉花。該場有大小河流20條,總長64.7公里,水運、灌溉便利。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7651匹馬力,農業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1978年,糧食常年畝產1434斤,皮棉畝產200.4斤。1984年,糧食總產1871萬斤,常年畝產1332斤;皮棉總產52.68萬斤,畝產96斤。
副業生產以畜禽飼養為主,尤以奶牛飼養成績較為顯著。1979年曾獲國務院農墾部嘉獎。1984年圈存奶牛700頭,其中成乳牛390頭,產鮮奶441.6萬斤,成乳牛每頭年產奶超萬斤;同年,上市肉豬6487頭、128.52萬斤,禽蛋85.74萬斤,鮮魚4645擔。
該場1984年有紡織、橡膠、無線電、腳踏車零件、乳品、塑膠、閥門等13個工廠,從業人員6125名,年總產值10117.8萬元,利潤達1174.5萬元,在崇明8個市屬國營農場中名列首位。
1978年該場扭轉了連續虧損18年的局面,當年盈利4萬餘元。1984年工農業總產值11098.59萬元,居在崇各農場首位;工業和農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分別為91.2%和8.8%。1978年該場榮獲“上海市先進農場”、“上海市農業先進集體”等稱號。1979年又被評為“全國農墾系統紅旗單位”、“上海市模範單位”。

農場規模

隨著農場經濟的發展,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逐步改善。1984年全場共有職工住房231785平方米,平均每人15.4平方米;3個小集鎮已基本形成;300多戶職工用上了沼氣灶;職工年人均收入900餘元。該場有完全中學、國小和職工醫院各1所,醫院有病床90張;還有1個擁有1186個座位的影劇院和1個1100平方米的俱樂部。
全場有各類科技幹部385名,其中助理工程師以上80餘名,並與上海交大、中國紡織大學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有科技協作關係。1976年至l984年,有17篇論文或新產品課題分別獲得市、局科技成果獎。1976年該場無線電廠試製成功“786”地震儀觸發器,為我國科技事業填補了一項空白。

3、雲南省彌勒縣東風農場

農場簡介

國營彌勒東風農場隸屬雲南農墾總局屬下的一個國有企業,於1958年建場,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州北部的彌勒縣境內,南北長7公里,東西寬6公里,全場總面積42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987.5毫米,相對濕度69.5%,年平均氣溫17.3度,年平均日照2079.2小時,年均無霜期349天。全場轄四個分場24個生產隊,全場人口12000多人。昆河二級公路由北向南貫穿場境東部而過,距昆明143公里,距河口381公里,交通便利。

農場產業

農場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葡萄和柑桔為主的兩大支柱產業。現葡萄種植面積達15000畝,年產量22000餘噸,是“雲南紅”葡萄酒業有限公司主要原料生產基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柑桔種植面積達5000畝,年產量10000餘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加拿大等地。在市場上形成了兩個品牌——“東風源”葡萄和“雲南紅”葡萄酒,產品馳名省內外。1999年,彌勒東風農場榮獲“高原葡萄之鄉” 稱號(附證書照片)。2003年農場成為全國農墾100個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基地農場之一。2005年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葡萄)產地認定證書、無公害農產品(葡萄)證書。
隨著葡萄柑桔兩大產業的日益壯大,農場知名度逐日攀升,2004年被列為全國生態農業旅遊示範基地。2006年開始每年六月末七月初舉辦葡萄節,來農場參觀、考察、學習的各界人士逐年增多,遊客既可參觀萬畝葡萄園風光又可參觀雲南紅葡萄酒廠等各葡萄酒莊,同時還可品嘗當地特色農家樂佳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