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製作技藝

東阿阿膠製作技藝,東阿縣是阿膠發源地和主產區,有2500餘年的歷史,漢唐至明清均為貢品。

本草綱目》:“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東阿縣是阿膠發源地和主產區,有2500餘年的歷史,漢唐至明清均為貢品。
阿膠甘平無毒,為藥中上品,補血聖藥,主治心腹內崩、女子下血等病症,久服則輕身益氣。古名驗方數千,藥補兩宜,中醫各科皆用,以扶正固本,御邪衛外,載入瘟疫及非典治療史。
東阿縣有阿井,地下水系泰山、太行兩山山脈交匯之潛流,泰山之陰,太行之陽,陰陽相濟,相對密度1.0038,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易除盡雜質,使膠質純正,宜人體吸收。李時珍稱此井“乃濟水所注,取井水煮膠,用攪濁水則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其水清而重,其性趨下,故治瘀濁及逆上之痰也”。
歷經千年傳承積澱,形成精湛的東阿阿膠傳統工藝,包括整皮、化皮、熬汁等50多道工序,全為手工操作,尤以熬膠、晾膠複雜,其間掛珠、砸油、吊猴等環節頗顯功力,操作六七年剛摸竅門,僅製成鮮膠就需九天九夜。東阿阿膠工藝規程列入國家醫藥局首批科技保密項目。
從曹植稱阿膠為“仙藥”,到唐朝肖行澡揭秘楊貴妃“暗服阿膠不肯道”,阿膠文化集中醫藥學、史學、哲學、養生、進補、膏方文化於一體。東阿阿膠曾獲巴拿馬國際金獎、傳統藥“長城”國際金獎、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等殊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