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關清真寺[甘肅武威東關清真寺]

東關清真寺[甘肅武威東關清真寺]

武威建寺始於唐朝,當時有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商旅來此貿易,涼州街市上有回紇人開的樓堂館舍。唐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其詩《戲問花門酒家翁》中對此有所描述。據傳城內原陝山會館為最早的清真寺遺址。元代高昌王於1275年(至元十二年)在武威城北永昌府定居,建有清真寺1座,俗稱月牙墩、明代回族多聚居在城西南隅。名回回灘,亦建有清真寺;另外,城東鄉達聚寨有一清真寺,乃明甘肅總兵達雲的後代所建。以上清真寺均毀於清同治年間。

歷史沿革

武威建寺始於唐朝,當時有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商旅來此貿易,涼州街市上有回紇人開的樓堂館舍。唐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其詩《戲問花門酒家翁》中對此有所描述。據傳城內原陝山會館為最早的清真寺遺址。元代高昌王於1275年(至元十二年)在武威城北永昌府定居,建有清真寺1座,俗稱月牙墩、明代回族多聚居在城西南隅。名回回灘,亦建有清真寺;另外,城東鄉達聚寨有一清真寺,乃明甘肅總兵達雲的後代所建。以上清真寺均毀於清同治年間。辛亥革命後。大批來自臨夏、寧夏、包頭、綏遠等地的國商逐漸定居武威,東關的回族人口逐步增多,1920年建起了清以後第一座清真寺,寺名“五轉七”。1927年(民國16年)因地震搖倒。1928年(民國17年)重修,耗資1萬大洋。1942年(民國31年)在原寺基礎上,修建起涼州大寺。

1958年,寺藏上千冊典籍列為禁書燒毀、“文革”中,涼州大寺被列為“封資修”和“三家村”拆毀(僅剩北講堂),拆下的木料兩千多立方米,全部運走他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落實政策,東關清真寺乾1981年開放。1983年寺管會從東鄉縣果園鄉請來馬順慶老阿匐,在他的倡議下,民眾決心修復清真寺,1984年4月24日動工,到1986年9月5日大殿落成,建築面積535平方米,可容納1000人禮拜,磚混結構,其建築樣式與原殿相同,規模僅有三分之一。1989年建成磚混結構兩層樓,下層沐浴室247平方米,上層14間247平方,為寺管會辦公室與滿拉宿舍。1991年建成喚醒樓三層,高27米,磚混結構,一層為寺門,上書“清真大寺”,兩邊書阿文“太思米”;四根大柱上書有對聯:“欲溯大原舉足莫從他路去,思歸至道收心頓入此門來”。“清真映日月淨化乾坤,古蘭傳九州萬眾歸心”。

規模建制

1986年9月5日大殿落成,建築面積535平方米,可容納1000人禮拜,磚混結構,其建築樣式與原殿相同,規模僅有三分之一。

1990年馬順慶阿訇因年老多病,辭學告老還鄉。1991年從臨夏市大河家請來金亞古拜阿訇,主持教務,講學的還有穆祥份、張義民阿訇,有滿拉30人。1980年以來,培養穿衣阿訇4人。

武威寺管會成立於1981年,第一、二屆主任王洪義,第三屆主任周維煥,副主任1人,委員5人。據相關資料顯示,清真寺開設回民旅館2處,床位130張,清真餐廳1處,鋪面12間,安置回族8人就業,這些臥蓋夫房屋的租金,年收入5萬元,已實現以寺養寺,自給自足。

建築特色

大殿東西南北各寬10丈,高7丈;殿前卷棚南北10丈、東西3丈(7間8道梁)。大殿向東開5門,南北開2門,殿內有4根通天柱支撐(每柱直徑1.5米),整個大殿可容納2000多人禮拜,外形莊嚴宏偉。1944年(民國33年)建成“喚醒樓”,木質結構,高3層20米,同時建成北講堂2層14間,甫講堂書房10間,過廳沐浴室數十間,寺內種植柏樹、葡萄、花卉等。

北講堂樓上藏有伊斯蘭教典籍千冊以上,是民國25年(1936)。阿拉伯國王蘇島第外甥運來中國的,內有“蓋乃為、篩海、沙米、胡賽尼、奧門代”等,價值3萬銀元,其中《蓋乃為》兩本16冊,價值2千銀元;這些經典的價值為河西清真寺之冠。

文化交流

民國期間,開學阿訇有馬寶山、尕巴巴、馬明寶、馬雲、謝金昌等,其中以馬明寶最知名,因他的原籍在青海省民和縣四納溝樹樑子,號稱“樹樑子阿訇”,1932年一1952年擔任涼州大寺阿訇,1936年朝覲,德高望重,阿文造詣深,曾主持修寺,滿拉最多達80餘人,歷次培養的阿訇有五六十人,在甘、寧、青各地開學。1952年,馬明寶被聘為蘭州西關大寺阿訇。後去西安大皮院清真寺開學,並任西北人民政府民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