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趙姓由萊陽縣郝格莊來此定居建村。當時此地有東西走向的一片蘆葦地,因建村於蘆葦地東部,故命村名為東蘆頭。後來王姓也由萊陽遷入。東蘆頭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1°05′,北緯37°07′。周圍有小侯家、西蘆頭、姜家、長沙堡等村。原屬山西頭鄉,2000年12月,隨山西頭鄉撤銷而隸屬徐家店鎮。
全村有耕地10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等。 2002年,全村人口450人,146戶。除1戶馬姓外,其餘皆為趙姓、王姓,全屬漢族。
大事記
1941年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1947年本村15名青年踴躍參加人民解放軍。
1954年村民王克祥由海陽縣財稅局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學習,成為建國後本村的第一名大學生。
1975年開墾土地7公頃。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9年首次進行村民委員會直選。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僅為60公斤。建國後,進行了一系列農田基本建設。1982年,在村東建成面積0.2公頃的蓄水工程。1983年,建成長200多米的水渠,可自流灌溉糧田數公頃,農業生產條件大為改善。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當年,糧食畝產達到26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414公斤,總產24.2萬公斤。 1982年以後,村里曾數次大規模栽植水果及乾雜果,主要有蘋果、大棗、板栗等。 本村素有養兔的傳統,曾一度發展到1000餘只。20世紀末以來,養牛、養羊、養豬戶迅速增加。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341.6萬元,其中農業120.7萬元,畜牧養殖業212.5萬元,林業1.9萬元,其它6.5萬元。第二產業改革開放以來,主要發展了石材加工業。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50人,收入148.7萬元,其中工業116萬元,建築業32.7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村內有少數小商小販和從事運輸的。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為20人,總收入16.6萬元,其中運輸業5.7萬元,商飲業10.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