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人民公園

東莞人民公園

東莞人民公園位於東莞市莞城區東南角,始建於1912年,開闢初期只有盂山、砵山,因有石如盂故稱盂山公園。如今人民公園總面積23公頃,其中山嶺面積8公頃,湖泊面積4公頃,平地面積11公頃。園內有缽山、盂山、元寶山、平山和曉湖、蓮塘、公共圖書館、博物圖書館等景點,是我國最早的公園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東莞人民公園東莞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位於東莞市莞城區東南角,始建於1912年,開闢初期只有盂山、砵山,因有石如盂故稱盂山公園。如今人民公園總面積23公頃,其中山嶺面積8公頃,湖泊面積4公頃,平地面積11公頃。園內有缽山、盂山、元寶山平山和曉湖、蓮塘等,並有東莞第一個公共圖書館、第一個博物圖書館,是我國最早的公園之一。
園內遊樂設施完備,亭台樓閣相映,樹木青翠高大,各類觀賞樹種達一百多種,紅橋綠水,荷塘月色,竹樹夾道,到處鳥語花香,尤以“風篁煮茗”等八景最為著名,是一個集生態休閒、康體健身、愛國主義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公園,是遊人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交通:位於莞城區公園路1號,在東莞市區乘公交1、8、15、22、28、30路車可到。
開放時間:6:30-21:30

舊八景

人民公園著名的當屬公園“舊八景”。1912年冬,盂山公園建好後,人民公園的創建者岑學呂覺得名勝古蹟,“非得名士留題”,即設立八景,並廣泛徵集詩文。所設八景分別為:紅棉山莊春曉、小山陰訪舊、風篁館煮茗、禪心院翻經、半山亭坐嘯、平綠草堂晚步、風滿樓憑眺、詩磚閣聯吟。目前園內僅存半山亭一箇舊景,其餘重修、重建有紅棉山莊春曉、小山陰訪舊、風篁館煮茗、禪心院翻經等四景。

紅棉山莊

東莞人民公園東莞人民公園
據《東莞縣誌》記載,1912年,東莞第二任縣長岑學呂創建盂山公園時,把紅棉山莊列為公園的八景之首,親自書題木匾“紅棉山莊”,並撰書楹聯:“春樹有情迎過客;名山無恙慰詩人。”可惜物是人非,如今山莊門口的橫匾“紅棉山莊”是前東莞中學校長羅陽手書,兩邊的對聯也換成了“畫入樓台參雅趣,詩翔苑徑合清幽”。
山莊前庭聚集不少粵曲愛好者,透過他們稀稀落落的身影,不遠處一棵挺拔的紅棉樹下有一座紅牆綠瓦的古樸建築,這就是缽山堂。1925年廣東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期間,葉劍英等人曾在這裡駐紮過。周圍還有紅棉閣、聽蟬堂、棉蔭軒等,只見石山對峙,竹林遮天,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長廊大院交錯有別,有羊腸石道貫穿,具曲徑通幽之妙。
據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在抗日戰爭前,紅棉山莊前面有一大塊空地,四周是蒼老古木,莊內有一座古老石山,突屹古雅,並設有“羅漢床”,遊客到此,有清茶解渴。但後來日軍侵占東莞,駐兵園內,樹木被砍,八景被摧。現在的山莊,是1987年由莞城政府撥款重建的,占地面積4225平方米,建築面積715平方米。據老莞城人陳伯回憶,當年紅棉山莊那古老石山是用英石砌就的,石山下有水池,養有金魚,圍以磚欄,秀麗迷人。

缽盂山

據宋代梁該的《重建德生橋記》載:出縣門南,僅百餘步,至南崗。即名為南崗。如今在公園西南的“崗貝”,原指“南崗之背”,是“崗背”之訛音。到了明代,南崗原主人徐鶴齡(當時尚書徐兆魁之子)發現南崗有石頭像盂一樣,於是將南崗改名為盂山。並將與盂山相對者,改名為缽山。盂、缽兩山本來相連,因此以缽盂山統稱。
從明代中期開始,明廷在缽盂山上設立了內營,有“哨官一員,募兵四十五名”;明末,東莞防衛移至沿海,缽盂山隨之興起的是書院,缽山堂便是清初東莞著名詩人陳阿平讀書和教學的地方。在盂山頂有個革命烈士紀念碑,建於1959年清明節,是為了紀念“東莞人民在歷次革命鬥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優秀兒女”而建的。

博物圖書館

東莞博物圖書館是一座民初風格的兩層小樓,1928年由東莞明倫堂委員長徐景唐倡議創辦,曾藏書兩萬,居省第六位。由於日軍破壞,部分書籍轉移到東莞中學

山陰台

東莞人民公園東莞人民公園
在紅棉山莊對面的盂山山坡上,是山岩峭拔、怪石嵯峨的山陰台。《盂山公園詩冊》有詩吟:舊遊闊別無多日,道入山陰得似無;此地煙霞成小築,箇中裙屐半吾徒。
登山陰台有兩個門,右邊的入口是“柴門”,橫匾“小山陰”是由著名書法家秦萼生所題;左邊入口叫“竹門”,上面掛的橫匾題為“涉勝”。據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山陰台亦為1987年重建,並增設了山陰瀑布,用人工造成六級瀑布,上下高差為12米,要用3個4寸水泵循環抽水,當年還請來黃雨劉逸生張采庵等園林專家、詩人、書法家出謀獻策。
拾級而上,途中可見西邊一洞口刻有“綠岩”,東邊一洞口刻有“洞天”兩字。只見內側洞穴蜿轉、曲徑盤鏇,洞頂上方天空遼闊。在洞內石台稍坐,別有“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幻覺。
走出岩石洞,有一塊形如琴狀巨石橫臥頭頂,上刻“琴門”兩字。沿石級而上,過“通幽”就到了山陰台頂。頂上一座飛檐翹角的山陰堂,堂前為瀑布,堂後為花園。橫匾“山陰堂”三個大字為著名書畫家關山月題寫,兩側為張采庵書寫的對聯:且欲來尋觀弈者,不妨看作補天餘。
從山陰堂再往頂上走,可看到半山亭。如果不是公園工作人員的介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就是公園舊八景中惟存的一景。劉光中在《缽盂山》中云:“劫後荒蕪遍野,莊院頹垣片瓦,惟有半山亭,亦堪驚。”半山亭紅砂岩地基已經裸露,像凝固已久的血塊一樣,亭頂裂開,廊柱斑駁,沒有說明文字,就像一位滄桑又沉默的老人。

風篁館

東莞人民公園東莞人民公園
半山亭右下角一個正方形的建築,只剩下柱子一面牆一扇門,這就是風篁館舊址,布滿青苔,很難想像這就是當年詩人吟頌“蕭蕭山館最玲瓏,泉白茶青活火紅”的風篁館。
風篁館之名,得於《東坡集》風篁嶺多竹,風韻淒清。至此林壑深沉,迥出塵表。流淙活活,自龍井而下,四時不絕,嶺故叢薄荒密。元豐(1078-1086)中,僧辨才淬治潔楚,名曰風篁。當時創建公園的岑學呂以盂山多篁,移用風篁嶺之名作館名,取意為“風韻淒清”,祈求“迥出沉表”。
據公園工作人員介紹,抗日戰爭勝利後,人們多次提議恢復,2004年春節,莞城政府選址重建風篁館,即為風篁煮茗,該館占地面積2畝,景區範圍12畝。新建的風篁館由六組建築物構成,借鑑了可園的建築風格,遠遠看去像清代貴族別墅。
沿著青磚鋪砌的小路進入風篁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綠水,因為建在蓮塘之上,院內院外,左廊右榭,均可看到池中錦鱗悠然之態。掠過池水,可以看到“水榭”,“水榭”往左是“孖亭”,往右就是“船廳”,從“船廳”過連廊就到了“茶廳”。據公園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建築時整體要全部開放,當時施工時對設計圖紙一改再改,儘量減少館中的牆壁,完全取材於“亭”,大膽以亭館結合、亭院結合、亭廳結合、亭台結合。

曉湖

位於公園東側的曉湖,位於莞城東面,向著初升的太陽,故得此名。
湖中有三個小島,湖中央靠近南面的是湖心島,島上建有晴光閣;顯長方形的為片石島,另一個圓形小島為驪株島。湖岸邊疏落有致修建了四個亭台水榭,書法家羅冠群撰聯曰:一湖映月堪娛目,四季如春最賞心。

據老莞城人陳伯介紹,占地50餘畝的曉湖,是由屬於羅沙農民的大禾塘、洞天塘、三角塘三個10多畝的魚塘組成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挖成人工湖,原來呈方形,曾經廢棄了,1987年莞城修葺人民公園時,園藝設計人員因地制宜,模仿自然景觀,將方形的湖岸改造成了彎曲有致的湖岸,並在環湖岸邊,建築亭台閣榭、綠島曲橋,並種上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構成了詩情畫意的園林美景。

變遷

東莞人民公園東莞人民公園
1912年,東莞第二任縣長岑學呂,拆除莞城一些舊廟宇、寺院,利用拆卸下來的大量磚石修築盂山公園,並由明倫堂撥款六百兩銀,建成八景。還編輯、出版《盂山公園詩冊》。

1917年,在公園內八景之一的紅棉山莊建立了東莞第一個公共圖書館。

1938年10月15日,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在公園成立,公園成了東江縱隊的發源地之一。不久,日軍駐兵東莞縣博物圖書館,公園內樹木被砍盡,八景被摧殘。

1925年,盂山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

1928-1932年,建成東莞第一個博物館———博物圖書館。

1934-1936年,擴建園內運動場,並修建中山紀念堂

1956年,改名為人民公園。

1958-1959年,重修公園,擴建運動場,清挖盂山湖,豎立革命烈士紀念碑。

1987年,由莞城政府撥款,重建“紅棉山莊春曉”、“小山陰訪舊”兩景,並築水上樂園、足球場等。

2004年,重修風篁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