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一支不到兩千元的麥克風、一台薄薄的筆記型電腦,陳建年在蘭嶼值班、野釣、潛水的時間縫隙中,以音樂為我們記錄台灣土地上,一幕幕純樸動人的生活場景。穿越太平洋、島林與土地,在吉他的撩撥、手風琴的彈指、竹笛的吐納間,我們仿佛站在面向太平洋的碼頭,任海風磨蹭著臉;我們仿佛望見老者背影,那沿著肩頭暈開的夕陽;我們仿佛坐在回鄉顛簸的火車上,隨鐵軌的起伏,起—伏。我們又仿佛跟隨鳳蝶的翅膀,整個人輕舞飛揚起來…這僅只是為文者個人的想像,借一句陳建年的話:“我不想用太多的話去影響聽音樂的人,因為我就是個喜歡不看文字聽音樂,自己去想像畫面的人。”這位曾經獲金曲獎肯定的創作者,害怕壓力,更怕光環, 繼《海洋》、《大地》之後,醞釀三年才推出這張電影配樂創作自選集,再度挑起我們心底對純真、自然生活的渴望…
謝謝一直支持又喜歡我的音樂的好朋友們,如果把工作、勤務、生活當理由有時不是一件好事,但我就是希望不要在任何壓力下,慢慢去累積作品。
老實說:我不想用太多的文字語言去影響聽音樂的人,因為我就是個喜歡不看文字,聽音樂自己去想像畫面的人。
創作過程
在蘭嶼創作音樂和錄音的過程,總是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公家宿舍旁又是道路並鄰接雜貨店,每每準備錄音時,不是車子經過,停下吆喝買東西,要不就是雜貨店播放的音樂太大聲,好不容易人與車的聲音沒了,突然又是狗、豬、雞、羊群在搶食東西的打鬥聲…乾脆把附近的動物先趕走,免得又不知道會有什麼吵雜聲出現。所以也只有在夜晚時間一切的聲音才會變得比較安靜,有時為了趕進度甚至錄音到清晨,直到附近的公雞開始鳴叫後才停工休息。如果你仔細聽裡面的音樂,或許你還會聽到動物們的叫聲,噢!還有隔壁國小的上下課鐘聲。
合作的影片導演,每一位在台灣雖稱不上有名的導演,然而看過他們的作品後,真的發現他們絕對不是只在這行“混口飯吃”的人,每部影片在最拮据的經濟下去拍攝,當我知道他們甘苦的用心製作,甚至女性導演獨自跟著船員出海作業並拍攝,這種精神或許連男人都未必做的好,看過影片發覺他們都有個共通的特質,就是全都在為台灣紀錄人們極少注意或關心到的事情,所以真的真的該給他們每一位導演很用力的拍拍手!
做電影配樂我不是專家,但做這件事卻很有趣。看過影片後編曲配樂,就像美麗的花朵有綠葉來襯托,讓人更能欣賞她的美麗。雖然每次從創作、編曲到錄音都是一個人在宿舍完成,過程是絞盡腦汁又頭昏眼花,然而配樂完成後被導演肯定是一件…躲在棉被裡偷笑的喜悅。
講好不要用太多文字的,結果還是很多文字…
曲目
01 出航
02 老船長的心聲
03 甘苦的外籍船員
04 船員的檳榔攤
05 火車小站
06 回台東的火車
07 擁抱蘭嶼島
08 蘭嶼情歌
09 翱翔的珠光鳳蝶
10 復育蘭嶼野生動植物
11 想你一切都好
12 要去釣魚嗎 + Rara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