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東泉鎮地處桂中地區,屬南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植物茂盛。總面積195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委和1個街道居民委,125個自然屯,22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萬人,非農業人口0.6萬人。全鎮有耕地面積4133.3公頃,其中水田1866.67公頃,畲地2266.67公頃,森林面積4800公頃,有經濟果林373.33公頃。
行政區劃
鎮轄思江、雷塘、前屯、碑塘、大樟、永安、對河、高田、尖石、莫道、新龍、青山、洲村、螺田、走馬、中段、西安、涼亭、黃塘19個村民委員會和東泉社區、西安社區民委員會。全鎮有中學3所,國小22所、衛生院2所,中醫院1所。
東泉鎮所屬村屯
⒈思江村民委:思江、從廣、平公、古龍、龍莫、樟木、機柏⑺
⒉雷塘村民委:雨龍、長盛、七里坪、韓家、蓮塘、上雷塘、樟木、田廠、北岸、湯家、龍比、高家、丘家、大保社、小保社、新村、大華、樟地⒅
⒊前屯村民委:前屯、大碑、新垌、新村、上木⑸
⒋碑塘村民委:碑塘、新安、謝家、佛子、黃家、和村⑹
⒌大樟村民委:新何家、謝家、大溫家、小溫家、曾家、楊家、老何家、大佛子、電村、劉家、藍家、上藍家、練家、湯家⒁
⒍永安村民委:黃家大院、新安、馮家、韓家、羅家、潭塢、何家、下雷塘、張家、窯坪⑽
⒎對河村民委:對河、新屋、大墳、余家、馬嶺、旗嶺、小壩洲、灘頭⑻
⒏高田村民委:高田、大染、福耳、水丈、拉寨、田廠、竹山、曾家、古六、六仁、山腳、龔家、張村⒀9、 尖石村民委:黃村、嶺背、下良、田垌、壩洲、張公嶺、上尖石、下尖石、上岩口、下岩口、社耳、三扒橋⑿
⒑莫道村民委:黃村、新村、岑卜、莫止⑷
⒒新龍村民委:大里、新村、上架、中龍、樟潭、上龍、山口⑺
⒓青山村民委:青山腳、涼水、盤龍、歪歷(松樹頭)、大桐、賈家、張家⑺
⒔洲村村民委:上洲村、下洲村、門提、大湖⑷
⒕螺田村民委:螺田、韓家、文岩、寨腳、果園、張家、吳家、鍾家、貝家、盤家、鄭家、王家、孔家、甲伴、山腳、岩口 ⒃
⒖走馬村民委:上走馬、中走馬、山垌、范家、二四、四潮、渾水河、木呂、下走馬⑼
⒗中段村民委:上中段、中中段、大業侯、小業侯、模範、潘家、下中段⑺
⒘西安村民委:龍集、合口、垌心、集下、鄺家、石垌、西岸、黃家、新旺、小黃家、李家、鍾家、網村⒀
⒙涼亭村民委:一村、二村、三村、牛頭、老旱、公園、響水、汶龍、石龍、福祿、高頭、底下、邱家⒀
⒚黃塘村民委:老村、底料、上料、穀倉、大畲、茅棚、山廠、瓦廠、石甲、四角、大山、凌家、大木背⒀
⒛東泉居民委:東泉社區(含飛鼠岩)、西安社區⑵
經濟建設
2012年上半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24600萬元,增長14%;工業總產值2490萬元,增長3.2%;農業生產總值33997萬元,增長13%;農民人均現金純收入3763元,增長1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950元,年均增長12%。
全鎮有耕地面積93843畝,其中水田41530畝,畲地52313畝。全鎮有森林面積7762.8畝,森林覆蓋率為31.5%。全鎮以農業生產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種植為主,年均種植面積達40000畝;經濟作物以甘蔗、水果業為主要經濟支柱,其中甘蔗種植面積達55611畝、水果種植面積達25350畝,聞名遐邇的東泉果蔗(共有2900畝)遠銷區內外,水果主要有沙田柚、椪柑、臍橙、蜜桔、柿子等名優水果,現已建成盤家、對河旗嶺、尖石長嶺、前屯六眼沖水果基地,面積均在千畝以上。養殖以豬、禽、魚為主,全鎮共養殖二元雜母豬達3000頭,果地雞達20萬羽,全鎮有8座中小型水庫。東泉民眾有經商的傳統,有近1萬人常年在廣東、福建等地務工經商。
東泉果蔗是東泉傳統的名牌產品,栽培歷史悠久。據柳城縣農業資料綜合分析工作總結記載:民國二十七年,東泉被列為廣西三個果蔗名產地之一。民國三十八年二月,東泉果蔗參加廣西農業展覽賽獲優勝第一名。東泉果蔗的特點是皮薄、肉脆、節稀、味蜜,水分足,糖分高,品質優良。2003年,全縣種植東泉果蔗250公頃,年產量1.5萬噸。產品遠銷上海、吉林、河北等省市。
柳城縣東泉鎮雷塘村200畝連片種桑養蠶示範基地建設項目是由柳州市政府支持,由東泉鎮政府負責實施的種植示範項目。該項目區內擬建設小蠶共育室80平方米,大蠶室3000平方米,蠶糞發酵池50個,以及桑蠶、蠶具的購置,約需獎金40萬元,其中,農民自籌25萬元,上級扶持15萬元。預計項目建成後,總產值可達1122000元,純利780000元,基地的建設將對該鎮桑蠶產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自7月份項目啟動以來,已完成了宣傳發動、人員培訓等前期工作,落實參與農戶和種桑面積、桑種調配及播種育苗工作。目前,參與的43戶農戶已全部播下桑種。
東泉鎮集市貿易活躍,市場繁榮,是周邊鄉鎮農副產品集散地,目前有貿易市場面積(含開發區)21525平方米,圩日客流量達2萬多人次。自2001年9月被自治區確定為重點建設鄉鎮,集鎮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2006年人均純收入3140元。
基礎設施
交通
引東泉交通十分便利,往東南16.8公里進入桂柳高速公路(雒容互通路口),往西13公里接柳長路209國道,每十分鐘有一趟班車發往柳城、柳州。全鎮村級公路已逐步完善,部分村委環村路正在建設。 每十分鐘就有一趟班車發往柳州、柳城。通往西安的柏油路於2003年12月竣工通車。
郵電
該鎮有程控電話1848戶,實現村村通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已落戶該鎮,建成20頻道的閉路電視網路。
社會事業
98年6月13日,柳城縣東泉鎮遭受了近年來最大的一次洪澇災害,暴戾恣睢的洪水,瞬間把整個鄉鎮變成了水鄉澤國。在這場遽然而至的天災面前,一支支以共產黨員為核心的隊伍戰鬥在波峰浪谷間,用自己堅強筆挺的脊樑,捍衛了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充分發揮了抗洪搶險的戰鬥堡壘作用。一個黨委,就是一盞航標燈。13日晚,滔滔洪水淹沒了東泉鎮的大街小巷、田野村莊。險情就是命令,東泉鎮黨委當即啟動了抗洪搶險應急預案,成立了防汛工作指揮辦公室,周密安排,精心部署,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在鎮黨委的部署下,該鎮黨員幹部身先士卒,紛紛趕赴受災街道、村委組織和指導黨員幹部開展抗洪救災,力爭把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損失減到最低點。由於應急措施得力,該鎮無一民眾因災傷亡。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堤壩。險情發生後,東泉社區黨支部的30餘名青壯年黨員也立即組成了一支搶險突擊隊伍開展搶險自救,黨員們冒著傾盆大雨,站在齊腰深的洪水中,搶運物資,轉移民眾,儘管電閃雷鳴、洪水奔騰,他們全然不顧。經過一天一夜的緊急搶救,該黨員突擊隊共救出老人12人,婦女21人,兒童18人,糧食2000公斤,生豬8頭,為民眾挽回經濟損失達20餘萬元。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再大的洪水,也沖不垮用血肉之軀鑄就的堤壩。因為這裡凝結著一種“特殊的材料”,那就是一個個“平常時期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險時刻豁得出來”的共產黨員。莫新是一位年近50歲的老黨員,在搶險過程中,他左腳被重木撞腫,右腳被玻璃劃得鮮血直流,他渾然不覺,用小船一趟一趟地救出幾十名受困民眾,搶出了500多公斤穀子,7台電視機。民眾的財產得救了,他卻由於過度勞累,被送進了鎮衛生院。該鎮對河村黨支部書記謝喜林,在洪水暴漲前,為動員本村觀望的民眾轉移,連續奔走了6個自然屯,挨家挨戶拍門敲窗組織各屯民眾安全撤離後,卻發現自家的房屋已被洪水淹沒,家裡的剛買的5噸化肥也全部泡湯,損失了2萬多元,但他卻說:“為了民眾,值!”。
1998年,東泉鎮戰勝了“6·19”特大洪災,較好地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工農業總產值1.1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為6757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641萬元,增長11%,甘蔗產量15萬噸,糧食總產量1593.2噸,增長2.5%,財政總收入6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45元,增長5.6%。完成鵝侶水庫壩首除險加固工程和東乾渠10公里渠道硬化工程,完成東泉至上雷公路7公里路段的維修。東泉的經濟開發區、農貿市場投入運營,農貿市場面積達16000平方米,貿易成交額5300餘萬元。
東泉果蔗暢銷區內外,年產果蔗14307噸。東泉建成面積均在千畝以上的螺田盤家、對河其嶺、尖石長嶺、前屯六眼沖水果基地,種植的水果主要有沙田柚、臍橙、蜜柑等。
該鎮交通十分便利,每十分鐘就有一趟班車發往柳州、柳城。通往西安的柏油路於2003年12月竣工通車。
該鎮有程控電話1848戶,實現村村通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4G網路已全面覆蓋該鎮,建成20頻道的閉路電視網路。
鎮轄思江、雷塘、前屯、碑塘、大樟、永安、對河、高田、尖石、莫道、新龍、青山、洲村、螺田、走馬、中段、西安、涼亭、黃塘19個村民委員會和東泉社區、西安社區民委員會。全鎮有中學3所,國小22所、衛生院2所,中醫院1所。
旅遊資源
東泉鎮的旅遊景點有:建於清朝嘉慶十四年的文岩寺、1995年重建的飛鵝寺。古遺蹟有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螺田湯家古民宅、祠堂,何氏宗祠,對河村謝氏宗祠,永安村黃氏宗祠等。更有別具特色的對河禮堂碼頭和謝家碼頭兩岸的山歌圩場,如今已是遠近聞名,每逢圩日,都會有一兩千山歌愛好者從各地自發趕來斗歌和聽歌。
湯家屯古代民宅建築於清代,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位於東泉鎮西南面,距離東泉鎮2公里,由湯氏祠堂、川形民宅、和敦樓、古城牆、古樟等組成,祠堂內雕樑畫棟,楹聯牌匾保存完好,民俗文化內涵豐富,具有相當高的旅遊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