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烏毛蕨

東方烏毛蕨是熱帶植物種,適應的生態幅不寬,只能在暖熱、濕潤的中亞熱帶以南的氣候條件下正常生長。 東方烏毛蕨幼嫩期,可以放牧牛、羊,亦可刈割後切碎餵豬和家禽,還可作為青貯的原料。 在孢子成熟前,可刈割曬制青乾草,製成草粉,作為配合飼料的原料。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2cm。根狀莖粗短,直立。葉簇生,葉柄堅硬,長達60cm以上,基部密被氈狀披針形的褐色鱗片,葉片長寬披針形,草質,長40—120cm,寬25—40cm,羽狀複葉,羽片多數,斜展,互生,條狀披針形,長15—23cm,寬l一2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楔形,無柄,全緣,側脈細密,通常分叉。孢子囊群線形,沿中肋兩旁著生,囊群蓋同形,向中肋開口(圖86)。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江西、浙江、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海南、福建和台灣等省區;亞洲熱帶其他地區也有。

生物生態特徵

一般於2—3月萌發返青,3—4月新葉展開,並形成孢子囊群,老葉逐漸枯死。9—10月孢手成熟後自行散落,至降霜地上部分枯死。凡是冬季無霜、氣溫≥5℃的地區,能以綠色體越冬,翌年春季生出新葉。生育期約250—270天,生長期達270—300天。東方烏毛蕨的根莖富含營養,具有大量的潛休芽,根莖斷離.旨可自成新株。在刈割或畜群啃食的情況下,能促使芽點萌發,具有較強的再生力。但生長在居民點附近的東方烏毛蕨群落,由於每年強度刈割或放牧利用,使其生活力逐漸下降,甚至在草群中消失。東方烏毛蕨是熱帶植物種,適應的生態幅不寬,只能在暖熱、濕潤的中亞熱帶以南的氣候條件下正常生長。耐寒性遠不如廣布於我國南方山區的芒箕骨(Dicranopterisdichotoma),在中亞熱帶以北地區不能生存,當冬季氣溫下降至0℃左右時,地上部分即趨乾枯,在絕對最低溫度達–5℃以下的地區,其地下器官也難以越冬。東方烏毛蕨分布的垂直高度,海拔300—1300m;適應的降水範圍1400—2000mm,土壤pH範圍4.5—5.5,在pH值為4的土壤上也能生長,為丘陵山地酸性土的指示植物。喜生於從黃壤至紅壤的各類土壤類型中,尤其在紅壤土上分布最為普遍。多生長於丘陵山地陰坡的雜木林和松林下以及濕潤、肥沃的路旁、溝邊,比較耐蔭蔽,在郁蔽度達0.5的林下能生長良好。不耐水漬,喜生於排水條件良好的坡地。耐高溫而不耐乾旱,在35℃以上的持續高溫下,只要土壤

飼用價值

東方烏毛蕨的葉片柔嫩多汁、無毒、無異味,是一種良好的青綠飼草。幼嫩時,豬喜食,牛、羊採食。但在孢子成熱後,葉柄纖維化,飼用價值明顯下降。其化學成分見表86—1。東方烏毛蕨含有17種畜禽所必需胺基酸,總胺基酸的含量比較高,達7.91%,已達到良等牧草的水平,比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的胺基酸含量還高(表86—2)。東方烏毛蕨的總能,對牛,羊、豬、雞的消化能、代謝能、各種淨能及可消化粗蛋白質的含量均相當高,已達優等牧草的水平,尤其適於牛、羊、豬的利用(表86—3)。東方烏毛蕨是一種大型蕨類植物,產草量相當高,一般每叢可產鮮葉1.5—2.5kg,最高可達3.5kg左右,具有一定的開發利用價值。東方烏毛蕨幼嫩期,可以放牧牛、羊,亦可刈割後切碎餵豬和家禽,還可作為青貯的原料。在孢子成熟前,可刈割曬制青乾草,製成草粉,作為配合飼料的原料。根莖富含澱粉,加工後可作精飼料。除飼用外,可作薪柴;其葉叢造型美麗,可用作綠化、美化環境,水土保持和觀賞植物,也是造紙原料;葉可入藥,搗碎外敷瘡腫,可消腫、拔毒、生肌,根莖入藥,打清熱解毒化瘀之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