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庵村簡介
東庵村位於山東省海陽市盤石店鎮西北部,地處東經121°10′,北緯36°54′。東鄰北魯家村,西接仙人盆村,南連大薛家村,北與垛崮村接壤。隸屬盤石店鎮。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蔣姓先祖蔣世官從大桃口村搬遷至此落戶。因村位於仙人盆村東面,故命名東仙人盆村。1939年,國民黨軍隊路過本村,為安排吃飯事宜與仙人盆村民發生糾紛。國民黨軍隊走後,為避報復,經村會首協商,便將村名改為東安村。後演變為東庵村。另一說為,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因幾戶人家在此看庵,後繁衍成村,遂稱東庵村。東庵村發展
全村轄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櫻桃、蔬菜等。2002年,全村總戶數80戶,240人。有蔣、馬2姓,均為漢族。其中蔣姓人口居多。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72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5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1萬元,人均純收入2800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1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53%、27%、20%,人均純收入2940元。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60公斤,總產2.4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400公斤,總產16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500公斤,比1978年增長100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650公斤,總產16.5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86公斤,總產8.8萬公斤。
1984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栽植蘋果。1996年,對果樹進行嫁接換頭。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1萬元,其中經濟作物收入141萬元,畜牧養殖業收入70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149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9萬元,畜牧業收入120萬元,林業收入10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有條編、石匠等手工業,從業人員14人,產值0.11萬元。建國初期,村內設有油坊。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了粉坊、條編、木工組、紅爐、草制藝品、花網加工,常年從業人員20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90人,收入76萬元,其中工業收入41萬元,建築業收入35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黨支部帶領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3人,收入56萬元,其中服務業收入6萬元,商飲業收入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