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區素有"天南銅都''之稱。面積1674平方千米。人口29.3萬(1997),其中彝、回、苗等少數民族占6.95%。轄新村、碧谷、湯丹、因民4鎮及10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新村鎮。漢時屑堂琅縣,隸朱提郡。宋大理國置東川郡,因地處金沙江之東的高山深川中而得名。元代為東川路地。
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東川府,初屬雲南布政司,次年改屑四川布政司。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土歸流,仍置東川府,轄境相當於今東川市和會澤、巧家兩縣。雍正四年(1726)改屑雲南,府治會澤。
1913年廢府,改會澤縣為東川縣。
1926年恢復會澤縣名,東川分屑會澤、巧家2縣。
1954年由會澤縣劃出場丹、因民等地,成立東川礦區,由省直轄。
1958年撤東川礦區,其地與會澤縣合併,成立東川市,為省轄市。
1964年會澤劃出仍為縣,隸曲靖專區;東川市仍為省l市。
1999年2月,撤銷地級東川市,設立昆明市川。地處川滇東西向構造帶與華夏東北向構造帶結合部。小江河谷將全境分為東西兩部,形成以河谷盆地為中心、小江縱貫南北、東西高山對峙的格局。東為枯牛寨山,西為拱王山。主要河流有小江及其支流塊河、烏龍河、小清河,屑金沙江水系。地處小江斷裂帶北部,從1733年至今已發生破壞性地震13次,其中1966年發生6級地震2次。由於地層年代古老,受構造運動影響,岩層破碎,侵蝕強烈,極易剝落,山體;V"字形深陷的山谷割切和雨襲割切,使小江流城成為有名的雨洪型土石流地區,是全國土石流爆發頻繁、規模較大的地區之一。全區處小江谷地,氣候較乾熱,年平均氣溫20.2度。植被以常綠闊葉林、雲南松林為主,森林覆蓋串20.6%。設轎子山自然保護區,轄境面積1666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亞高山針葉林及山地濕性常綠闊葉林。有耕地1.4萬公頃,產玉米、水稻、馬鈴薯、紅薯、小麥、油菜、花生、甘蔗。冬春早熟蔬菜大蒜、洋蔥銷往東北和國外。還產石榴、葡萄等水果。
東川銅礦為歷代京都鑄幣的原料供給地。據文物考證,遠在漢代前這裡就製造青銅器,至4世紀已能生產銅和鎳等金屑的合金--白銅。東晉常瑰<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堂琅縣出銀、鉛、白銅"。清代是東川產銅的極盛時期,當時雲南產銅量占全國的81%,而東川占全省的72%。東川銅每年運往京城鑄錢或造器皿的達158萬千克。從清雍正四年(1726)至鹹豐八年(1858)的132年間,東川銅礦年產粗鋼5488。6650噸。乾隆末年,雲南銅業開始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國家把東川銅礦列為"一五"期間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組織大規模的"萬人探礦"和基本建設。1956年8月10日,周恩來總理批准<東J5t銅礦建設設計任務書),開始大規模的礦山現代化建設。東川為中國6大產銅基地之一,已探明的銅礦點143個(其中大型礦床2個,中型礦床5個)銅金屑儲量達355萬噸。銅礦石中還伴生有金、銀、鈷、鍺、鎘等多種稀有金屑。除銅礦外,東川還有鉛、鋅、鐵、磷、石膏、大理石、石英石等礦藏。東川礦務局是中央直屑的大型採選聯合企業,也是雲南省100家重點骨幹工業企業之一,擁有固定資產4億元,機撤設備5600台套,年處理銅礦石240萬噸,產精礦含銅1.7萬噸。30多年來,已向國家提供精礦含銅30多萬噸,同時也提供了銅化工產品和火工產品。在致力礦業的同時,該市從80年代開始發展地方工業,已形成多種經濟類型、不同產品結構,包括冶金、化工、機械、建材、食品、釀造、制德、電子、皮革、造紙、藥品、陶瓷、印刷、服裝等在內的企業群,機械、醫藥、釀酒、食品等產品多次獲得部優、省優和國際金獎。
東川依銅建礦,依礦建立城區。從1954年以來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電信、交通便捷。距昆明176千米,有公路、鐵路相通。為消除土石流的危害,人民政府多年來開展治理工程,已修溝5條,排導槽8266米,攔擋壩9座,造林1214公頃,溝旁植樹20萬株,裁劍麻39.9萬棵。城區新村鎮已建成縱橫交錯的街道12條,面積5平方千米。古蹟有茂麓廠礦治遺址。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此,曾於樹桔搶渡金沙江。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5.6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0元。
相關詞條
-
直筒子市
“直筒子市”是對未設市轄區的地級市的俗稱。 至2017年2月,“直筒子市”共有5個:廣東省東莞市和中山市,海南省的三沙市和儋州市、甘肅省的嘉峪關市 ,直...
相關概念 名單及介紹 曾屬名單 -
瀘水[金沙江別名]
,然後介於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兩地之間奔流,經西藏江達縣轄鄧柯鄉、川藏要塞崗托...的最大障礙。 金沙江納小江處的東川市格勒渡口 距老君灘灘尾1.6公里處,右岸有普渡河匯入,過東川市因民,金沙江折轉北流,右岸有以土石流聞名的小江...
名稱演變 幹流概況 主要支流 水文特徵 流域概況 -
金沙[長江上游]
與西藏自治區兩地之間奔流,經西藏江達縣轄鄧柯鄉、川藏要塞崗托鎮,過贈曲...公里處,右岸有普渡河匯入,過東川市因民,金沙江折轉北流,右岸有以土石流聞名...
名稱演變 幹流概況 主要支流 水文特徵 流域概況 -
雲南省曲靖市
駐霑益鎮,曲靖專區轄10縣。 1964年,原由 東川市領導的會澤縣劃入...曲靖縣城。 1950年,設 曲靖專區,專署駐曲靖縣。轄曲靖、霑益、宣威...榕城鎮);平彝縣改稱富源縣(駐中安鎮)。曲靖專區轄13縣。 1957年...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交通運輸 自然資源 -
地級市
通過了《關於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可以領導縣、自治縣的決定》,對市管縣體製作出了法律上的規定,直接推動了市管縣體制的發展。1960年,全國已有52個市...和專員公署。至1966年全國管轄縣的市降至25個,管轄的縣數量不到...
歷史沿革 設立類型 設立標準 情況分類 各省、自治區地級市名單列表 -
提姓
明太祖定都金陵,以功封武德將軍,授河間(現為河北滄州轄內縣級市)、大同...遵化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北海市、鎮南關市,雲南省的昭通市,台灣省,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廣寧市、老街市、諒山市、歸仁市等地,均有提氏族人分布。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 各支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
東川區
地級東川市,轄東川、會澤。1964年會澤由東川劃出歸曲靖專區。1998年12月撤銷東川市,設東川區劃歸昆明市。2000年,東川區轄4個鎮、10個...中葉設東川郡,轄今天的巧家、會澤、東川、祿勸和四川省會東縣、寧南縣...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赤[姓氏]
安新縣、定興縣,北京市,河南省的泌陽市、西峽縣、南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
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
赤姓
,北京市,河南省的泌陽市、西峽縣、南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五寨縣、大同市...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
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