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宋代後屬永福鄉永貴里。明嘉靖年間,這裡屢受倭寇侵掠,崇禎五年(1632年)建造銃城。清初北茭巡檢司移設東岱,鄭成功水軍兩度攻取東岱堡,清派總督以熱炮轟城,民眾傷亡慘烈,屍橫遍野,邑生員王治觀變賣家產收殮死難者,彪炳史冊,美名遠播。雍正八年(1730年),在東岱設總汛,建守備署,成為縣城重要門戶。清末設有海關分卡。民國初屬第三區。1956年4月併到敖江區。
1958年屬浦口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從浦口劃出9個村成立東岱鄉。
1988年3月後改為鎮建制。
1995年東岱鎮土地總面積24.34平方公里,設9個村民委員會、190個村民小組,計9519戶、36648人,分布21個自然村。
交通狀況
該鎮水陸交通便捷,沿江水泥路直達縣城,與104國道接軌,距離瀋海高速公路10公里,敖江航運直達全國各港口,浦東大橋的建成使東岱鎮的交通更加便利。
基礎設施
該鎮水力資源豐富,現有獅山水庫、觀音亭等小一型水庫兩個,小二型水庫有王瑄坑和上沙水庫。電力供應保障穩定。郵電通迅設施完善,全鎮九個村已實現移動、電信通迅信號全面覆蓋,富饒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經濟狀況
東岱歷來以商賈雲集、經貿發達而著稱。特別是縣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占據了我鎮社會經濟的大半壁江山,現已形成水產冷凍、保健食品、塑膠塑膠、造船、海洋捕撈、禽畜養殖、建築建材等為主的支柱產業。201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65072萬元,其中農業產值53570萬元,工業產值11502萬元,規模企業達16060萬元,財稅收入完成1020萬元,內資完成6000萬元,固投完成4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31元,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任務。
氣候物產
東岱瀕臨大海,海洋性季風氣候明顯,光熱條件最佳,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6-20度,年降水量在1350—1540mm之間。全鎮森林面積7149畝,覆蓋率85%。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東岱鎮的水果主要有巨峰葡萄、日本香瓜、龍眼等,其中世峰葡萄的種植面積超過2500多畝。
建築景觀
東岱鎮歷史悠久。境內的雲居山上至今仍保存著始建於唐、乾隆年間古老的千年古剎“上庵寺”,建於明代的下庵寺、放生池、元代普光塔,山堂村出土的戰國時期古獨木舟(現存省博物館)等名勝古蹟,有著名的指動石、海上飛來石、尼姑洗臉、流米岩、金貓戲鼠等自然景觀,有“天上雲居,人間仙鏡”等摩崖刻石。
福建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