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與展望
位於楊浦區南部濱江的東外灘依傍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地處秦皇島路、大連路以東,平涼路以南或東南,黎平路以西的範圍內,因區域內穿越的楊樹浦港而得名。而東側的黃浦江再次呈U形大轉彎,形成了楊浦區三面環水的濱江地脈特徵,這條東向的江岸線在楊浦區內長達15.5公里,是上海中心城區中最長的江岸線,而其中的南段則被稱為東外灘。東外灘相比其他外灘板塊,發展較為滯後,主要原因在於板塊內擁有大量棚戶聚集區,私房較多,不易拆除,各類工廠也較多,從而制約了區域的發展。隨著楊浦近幾年產業結構的調整,許多工廠已陸續搬遷,還有一些擁有百年文明的老廠房仍然保留著。這些都將成為楊浦濱江區“東外灘”開發建設的最大資源,這裡不久將產生下一批知識性豪宅與高檔濱江旅遊帶。
雖然上海也有大大小小的散落狀綠地,最大的甚至超過了一個平方公里,可惜上海卻沒有像溫哥華斯坦利森林,為溫哥華贏得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冠起到了關鍵作用。在浦江江岸線最長的楊浦濱江地帶,創建獨具上海特色的生態江岸線(“楊浦森林”),將足以同斯坦利森林相媲美,甚至有超過過前者的可能。
歷史與未來
黃浦江流經“東外灘”北上,直達長江吳淞口,歷史上長江航運進出上海首先停靠“東外灘”,因而這裡可比作上海的濱水“東大門”。就“長三角”地域未來發展格局而言,“東外灘”的戰略位置可謂舉足輕重,其發展態勢直接影響到上海的濱水城市形象,以及浦西東部的城市改造進程。百年工業,百年市政,使“東外灘”擁有了眾多的中國工業文明之最:中國最早的機器造紙廠、中國最早的自來水廠、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遠東最大的肥皂廠。然而時過境遷,“東外灘”今已風光不再。衰落的產業,凋敝的江岸,凌亂的景觀,成為上海水上都市形象的一大缺憾,與外灘、北外灘河小陸家嘴構成的“兩岸三角”及世博園址的優美環境形成了巨大反差。提到上海,相信在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外灘,而東外灘很長時間內被人們所忽視。
如今楊浦區的濱江岸線依舊比較冷清,站在海岸大橋上,復興島運河兩邊都是密密的樹林,河上停泊著幾條船,兩岸不見燈火。據透露,這一段的東外灘未來也將形成濱江的親水平台。楊浦區方面表示,東外灘大約有5.5公里長,南接虹口,一直到復興島的南口。“東外灘這段有46處值得保護下來的歷史性建築,我們會把這樣的文脈保留下來。同時,還注重江邊的開放空間,不會把濱江全都造房子,特別是濱江岸線有一些集中的開放綠地和公園,比如會在楊浦大橋周邊建一些大片的綠地,使得整個濱江地區成為市民的樂園,同時也是商業商務的高地。兩者融合,相信未來楊浦濱江的南段會成為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樂土。”楊浦區相關人士介紹。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黃浦江的“納涼岸線”,將一直延伸到復興島。
三大開發區
規劃中的東外灘是指楊浦大橋兩側區域和復興島地區,是上海市重點開發黃浦江“4+1”地區中的一部分。未來的東外灘主要分三大開發區域:復興島將打造本市中心城區獨一無二的環島生態生活區,江浦路規劃建成集休閒、娛樂、知識為一體的“漁人碼頭”,與虹口北外灘相連線的地區將構建“上海國際商貿綜合服務區”。從整個東外灘商業配套角度來說,他不像五角場或者是徐家匯他形成了一個點裡輻射周邊。除了五角場有一個副中心的全市網點之外,其他的區域也都有區域輻射面、比如說有鞍山路區域,由鞍山路休閒區形成的商業區域。而未來東外灘的商業根據楊浦區區政府的規劃將覆蓋於整條江浦路,從漁人碼頭開始,正條線形成商業的軸線。沿線將形成漁人為主的配套的商業休閒區域,同時涵蓋生活綜合配置來形成一條沿江浦路的商業街。今後東外灘江浦路的商業區域,在配套的質量和數量上會遠遠高於鞍山板塊。
商貿區
占地面積約80公頃1200畝。據悉,此項規劃將依託楊浦區內國際大型採購中心的建設,並與虹口區“北外灘”開發相聯動,其功能初步定位為以國際採購、商貿、辦公、物流服務、各類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為主導,同時在周邊地區規劃建設一批高檔住宅,為之提供配套服務。”上海國際商貿綜合服務區”的規劃設計國際方案共有5家設計公司入選,分別為:澳大利亞ANS公司、德國DHP公司、丹麥美格公司、台灣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和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被譽為財富金三角的大連路CBD、上海東方漁人碼頭以及秦皇島路大型候船樓將陸續建成,其中核心項目東方漁人碼頭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最重要的配套設施之—,是專為上海航運中心開展配套服務的國際休閒娛樂中心;秦皇島路候船樓則是為世博會賓客提供浦江水上觀光巴士的綜合性旅遊項目之一,擁有700米黃浦江岸線,僅一個候船樓大廳建築面積就超過5200平方米。未來這裡集濱江商務、酒店、休閒、娛樂、旅遊、居住於一體的特色,在浦江沿岸是獨一無二的。
代表上海濱江創意產業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現在是本地最醒目的設計師交流區。園區內原來的上海電站輔機廠,被設計師登錕艷重新定位,而登錕艷本人也為次獲得當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年度文化遺產保護獎。作為遺產,可以再羅嗦一句,1921年,這片廠房曾經被美國通用電器用來生產老電風扇,如今,那些當年生產的打著GE標誌的電風扇,已經成了上海老別墅里最別致的擺設之一。電站輔機廠整體改造為現代設計博覽中心。充分利用原楊樹浦煤氣廠及煤廠的工業遺存物作為能源科技公園的主題景觀,儲油罐可作為新的展示、聚會空間;保留的運輸帶穿行於或疏朗或濃密的森林中,成為新的到達江岸的方式。
煤氣儲氣罐改造設計,使用鋼結構將外壁頂升,恢復原有外觀及原高度,內部通過新建的玻璃穹隆頂採光。圓形中庭突出了煤氣罐這一工業構築物獨特的空間形式,圍繞中庭的是一系列展覽、娛樂、餐飲空間,這一歷史紀念物將再生為青年人喜愛的時尚之地。
“外灘源”五大功能重新整合日前,《外灘源地區詳細規劃》獲得了上海市規劃局的批覆同意。外灘源地區位於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屬外灘歷史風貌保護區控制範圍。該區的規劃以“重現風貌,重塑功能”為重點,根據黃浦江、蘇州河濱江濱河整體規劃和外灘歷史風貌保護區規劃要求,統籌考慮外灘源地區的保護與發展。充分考慮外灘源地區的區位優勢、歷史文脈和風貌特色,妥善處理好歷史建築的保護、改造和改建的關係。通過環境整治和建築功能置換,挖掘地區發展潛力,使外灘源地區發展成為集文化、旅遊、商業和休閒娛樂、公園綠化五大功能為一體的重要都市功能區。
漁人碼頭
東外灘將由“交通運輸、漁船碼頭、工廠倉儲”向“旅遊文化、商業辦公、海洋經濟”轉型。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而楊浦區則是上海近代工業的搖籃。黃浦江沿岸的楊浦老工業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稱為“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現代感十足的水上巴士和古樸的“蓑舟”同時停泊在碼頭,兩條巨大的“臥魚”和“躍魚”相映成趣。“漁人碼頭”濱江楊浦段開建,標誌著楊浦老工業區進入形態、功能轉型的關鍵時期。上海東方漁人碼頭”建成後效果格外引人注目,兩幢主體建築的外觀仿佛兩條魚躍上黃浦江畔。根據整體設計,兩幢主體建築中的商業綜合體以“臥魚”的形象出現,而另一幢主體建築商業辦公綜合體則以“躍魚”的姿態體現。兩條不同姿態的“魚”將與一旁的黃浦江相互映襯。
2010年世博會期間,東方漁人碼頭地區將是一個體現上海從“小漁村發展到國際都市”歷程的觀光區。楊浦區政府介紹,建成後的“漁人碼頭”將保持一般碼頭的功能,水上巴士等船隻都可以停靠。此外,“漁人碼頭”的周邊還將會打造“漁文化圈”,包括“漁碼頭”博物館,各種水產標本都將在博物館展出。為突出漁文化,昔日穿梭於黃浦江上的“蓑舟”也有可能重現“漁人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