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夏村

東夏村

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新市鎮,新314一級省道必經之地。距離南京市區40里,馬鞍山30公里,距離南京祿口國際場25公里,緊鄰南京軍區政治部農場。東至三家塘,西至陳家宕。是當時新市水上交通要道,也是浙北,皖南部分地區到南京城必經之路。後經戰事尤其太平天國戰亂,幾經被毀,村莊面積大幅減少,人口下降。

基本信息

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新市鎮新314一級省道必經之地。距離南京市區40里,馬鞍山30公里,距離南京祿口國際場25公里,緊鄰南京軍區政治部農場。現該村全面開發,現有人口600餘人,可耕地500多畝,種植水稻、小麥,油菜。。馬鞍山市實施“1255”城市發展戰略,將博望、丹陽和新市三鎮組團發展,全力打造與主城聯繫密切的獨立副城區——博望新區,這是該村發展史上最為難得的重大機遇。現在該村全面大招商,招大商。該村村民自發集資10多萬元硬化村中所有大小巷道路,同時修起路燈,為該鎮硬化道路
第一村。1997年也集資開通了自來水隨後也架設了有線電視;新農村合作醫療和治安保險全面普及。該村農業結構合理,村民安定團結,大多村民在外經商、有部分為種植大戶。
在明清時期,有東下24姓氏,可見該村在當時的規模,現該村基本全姓陶,只存陶、李、王、唐、孝、張。東下村莊在明清時期是個漁莊,靠打漁而生,村面積南至夏家塘,北至清明塘。東至三家塘,西至陳家宕。是當時新市水上交通要道,也是浙北,皖南部分地區到南京城必經之路。後經戰事尤其太平天國戰亂,幾經被毀,村莊面積大幅減少,人口下降。在1966年圍湖造田運動下,石臼湖被大幅減少,現在該村為基本都是種植業。2011年被馬鞍山市列為重點保護遺址。民俗活動有觀音廟會,舞獅。現存觀音廟一座、祠山菩薩廟一座、秋娘廟(殘存)、船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