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施
東嘎寺坐東朝西,呈四合院形式。由兩座大經堂、靜修院、三所喇卜章及數百間僧舍組成。門前有台階4級,通過門樓進入寺內即為庭院。庭院後部中央為寺廟的主體建築措欽大殿,高二層:下層經堂,上為佛殿。大殿面積400平方米(長寬各20米)。殿門前有3級石階,門樓甚高,門廊內有大柱2根。經堂面闊4間進深5間,中立長柱4根、短柱8根,上有天窗。原經堂內供有高達3米的彌勒佛鍍金銅像和獅子吼佛王像,還供有宗喀巴及二弟子的等身泥塑像及其他銅質或泥塑的大小佛像、菩薩像、護法神像等四十餘尊。措欽大殿門樓及庭院兩側的廂房均為三層。門樓一方均為增舍。兩廂房第一層從南至北依次為護法神殿、伙房、儲藏室;二、三層分別為經室和跳神室。東廂房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僧舍;北部為活佛臥室及客房。佛事活動
三百多年來,寺院系統地講授大小五明和顯密教法,培育了眾多精通顯密經論的堪布和證悟大圓滿的殊勝成就者。寺院每年都舉行各種大小法會,尤其在三月初一至初十舉行的蓮師祈願大法會期間,僧眾誦經祈願世界和平、眾生安樂,並進行表演藏戲、跳金剛舞等佛事活動,慕名前來朝拜、觀光者成千上萬,盛況空前。寺院貢獻
1936年,第三世東嘎活佛住世時,朱德總司令所屬部隊在長征中,曾在該寺休整半月余,寺院為部隊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衣物、馬匹等。此舉,紅軍官兵甚為感動,為寺院贈送錦旗一面。1954年,由中央政府駐色達辦事處送寺院大洋伍仟元。歷代活佛
第一世至尊仁波切桑桑鄔金第一世至尊仁波切桑桑鄔金,生於1628年。其幼年即具超人慧力,對於梵藏文字稍學即通,令見聞者無不讚嘆。而後,依止持明根桑希饒祖師和班瑪倫珠嘉措等善知識,廣事修學了顯密明處,尤其於希崗巴帝仁波切座前圓滿聽受寧瑪派共同經論和伏藏,特別是勝者白玉派無垢的灌頂、傳承、竅決及備補法類。第二世桑智列敦·卻吉尼瑪
第二世桑智列敦·卻吉尼瑪或稱為班瑪才旺丹增,1733年降生於桑桑阿貢家中。六歲時被確認為桑桑鄔金的化身,取名為列敦·卻吉尼瑪。曾經依止多珠·晉美成列俄熱仁波切、喜剛·釋迦降村等八十多位善知識,學習顯密經綸,並全部通達。那時候,回憶起蓮花生大士的密囑,一切顯現都變成標相文字和經書,抉擇成《意藏·持明總集》、《大吉祥馬頭金剛》、《金剛亥母》、《一切護法之供贊》、《甚深斷摩法》、《般若釋論·不敗尊之言教》、《自傳金珠一部》、《自傳金珠下部》等八部甚深伏藏,並迎請出具有標相文字的黃紙,和一肘高的松贊乾布聖像等許多物質寶藏。當時,尼泊爾、不丹等許多國家也聽到了他的美名,所以派人專程前來迎請。在那裡普澍成熟和解脫的甘露法雨,成為舉國上下的無上供養處。呈獻了具有極大加持的無比釋迦能仁聖像,以及蛇心檀香木質的蓮師八大化身像、十六尊者、十一面觀音、八大菩薩像、紅檀香木的賢劫千佛像、龍王摩尼寶、吉祥右鏇法螺等許多稀有的珍品作為曼札供養。其教授的最勝弟子遍及雪域和不丹、尼泊爾,有住持法位的大士和宣說三藏的法師,棲身山岩的修士,捨棄今生一切的瑜珈行者,以及具備學識淵博、德行謹嚴、俱利他人等功德的無數弟子,使聖教之......常轉不息。
第三世桑智·列敦嘉措
第三世桑智·列敦嘉措,父名賈哲·噶瑪旺修,母名洛薩·麗措,生於1899年。仁小波切幼年跟隨父親學習文字,稍學即通。八歲時,由瓦須索南洛吾仁波切認定為列敦·卻吉尼瑪的轉世,並迎請至東方勝者東噶寺坐床。依止法王卻吉達瓦等眾多善知識後,漸臻於大智成就的頂巔,並解開了喉間受用輪的脈結,能以最勝語密六變音在八天內將大藏經圓滿傳授。當因緣成熟,覺醒鄔金第二佛陀蓮花生大師的密囑時,抉擇出《上師修法·寂靜蓮師》、《本尊修法·大悲觀世音》、《怙主瑪哈嘎拉修法》、《各種甚深引導文》等五種函伏藏法卷。在色達雜熱扎吉祥聖地——增福湖畔,由雅西堪布洛珠等數百有緣弟子陪同開取伏藏時,活佛手持一盞油燈,從湖面上行走到湖心,降入湖底,迎請出一尊稀有的綠度母寶像,油燈依然明亮如初,並且周身毫無水跡,令眾弟子驚嘆不已。桑智·列敦嘉措與班瑪德欽仁波切,修建了由八十根長短不同的柱子所組成的大經堂,裡面供有四十二寂靜本尊、五十忿怒本尊等眾多的雕像及各種供品,成為一切眾生的福田。在衛藏的拉薩到東方的賈絨(今馬爾康一帶)等地區,共傳授了二十五遍大藏經的傳承,以及《虛空法藏》、《珍法寶藏》、《彩虹法藏》、《捷道極樂修法》等許多成熟和解脫的甘露教言,並將桑桑溫波·戈登嘉措和秋卓化身班瑪多吉、多喜活佛·晉美旺波等安置於法座。他對聖教和眾生的事業等同虛空,於1959年將色身融歸法界。
第四世列敦·卻吉嘉措
第四世列敦·卻吉嘉措,生於1965年。出生之時,出現了眾多瑞相,如密咒護法漾吉傑姆,化為神鳥右繞帳篷,為作守護等。七歲時,由根登嘉措仁波切確認為三世東嘎活佛列敦嘉措之轉世,因當時環境未作公開,其後漸由法王敦珠·吉札益希多傑、喜剛·瑪珠、法尊貢曲洛珠等仁波切先後認定。與雪域福德再現、聖教麗日重輝的同時,住昔所修之善根成熟,他觀察到於輪迴中,不論生在何處,皆是無盡痛苦之根源,心中生起堅定的誓願,於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由具足戒臘、精通律藏等功德的堪布宗尊札巴剃度出家,聽聞修學了《摩訶律海》等律藏經論,並先後依止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及瑪珠·卻吉尼瑪、堪布秋恰、堪布晉美旺波等眾多大善知識,於其座前廣泛修學顯密教理及多種成熟之灌頂和解脫之講義,聞思光明大圓滿的本淨立斷、任運超越之究竟講義及甚深竅決,並如理修持。二十歲時,由大堪布次成嘉措任傳戒阿舍黎,阿旺仁卓嘉措任羯磨阿舍黎,於足數之清淨僧眾前受具足戒,並被迎請至勝者東嘎寺,坐無畏獅子寶座,接受切教法主者之權。二十五歲時,赴北京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深造,依止眾多薩迦格魯、噶舉、寧瑪的大善知識,聽聞各大教派的無偏教理,並且接受了部分成熟解脫的法訣。
寺院文物
法器:有金質酥油燈1盞、銀質淨水碗幾十個和銀制大鵑數對,鍍金銅寶瓶、玉幢等。佛經:有《甘珠爾》3部、《丹珠爾》2部、《十萬頌》1部;還有阿底峽、仲敦巴、俄勒貝菩薩、宗喀巴等大師的傳著全集以及薩迦、格魯、噶舉、寧瑪等教派的大小五明等。
釋迦佛銅像: 通高60厘米,其中像高47厘米,蓮台高13厘米。釋迦佛像螺髻,面頰豐滿,額中有白毫,眉細長,眼斂下垂,眼睛微張,鼻樑挺直,鼻溝較深,嘴唇微閉,長耳重肩,頸下三首蠶紋;著右袒式大衣,衣薄透體具有印度雕像風格;左手掌心向平置膝上,右手下垂撫膝,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
銅鈴: 通高15厘米,鈴身直徑8厘米。出自阿旺格桑·白桑布活佛的靈塔中。銅鈴把頭為4個銀雕龍頭,龍嘴中各吐也一條長舌結花瓣;把身四面為戴冠菩薩雙手合十像。鈴身有3周花紋;上為覆蓮花瓣,中為獅頭瓔珞,下為金剛杵。
明代銅鈸: 為普通樣式,略似笠帽,頂部正中有一小孔,供穿系。銅鈸外徑50厘米,內徑25厘米,圓頂一側陰刻雙龍戲珠,另一側陰刻雙勾楷書“大明宣德年造”6字。
曬佛唐卡: 長10米、寬8米。中繪釋迦佛結跏趺坐像,屬清末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