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鎮

東南鎮

東南鎮位於隴縣千河以南,距縣城僅一河之隔,東、南、西分別與本縣東風鎮、八渡鎮、天成鎮接壤,因地處縣城東南而得名,是隴縣最早的第一大鎮。寶中鐵路、寶平高速和寶平南線公路橫貫全境。隴縣火車站位於鎮域內,與鎮政府相鄰。截至2013年年底,全鎮轄22個村,138個村民小組,10453戶,40417人,勞動力31283人,為隴縣第二人口大鎮;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8383元。轄區面積115.1平方公里,耕地54132畝,其中水澆地20580畝。

基本信息

東南鎮區劃調整

2011年,撤銷牙科鄉併入東南鎮。1962年建牙科公社,1966年更名光芒公社,1979年復改牙科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牙科、梁甫、申家咀、楊家坡、磨兒源、馬家河、李家堎、丁家溝、山西營、預村、馬家山、閻家庵、焦家山、雞家莊、蟠艾、宋家嶺16個行政村,全鄉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1.36萬人。轄11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牙科村,距縣城11千米。2011年牙科鄉撤鄉並於東南鎮。

東南鎮概況

東南鎮位於隴縣千河以南,距縣城僅一河之隔,因處於縣城東南方向故得名。面積115.1平方千米,共10453戶40417人(2013年)。轄22個行政村,138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梁家村,距縣城3千米。寶中鐵路和寶平南線公路過境。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邊家莊村古遺址,共發掘出春秋墓葬30座,出土文物3000餘件。位於隴縣東南部,渭河支流千河南岸。寶中鐵路和千(陽)隴(縣)公路過境。申家咀村有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村落遺址,梁甫村出土有西周青銅器和窯遺址3處。

歷史沿革

1955年設東南區,1961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54.4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梁家村、邊家莊村、苟家溝村、張家莊村、高廟村、菜園村、板橋溝村、鄭家溝村、楊家莊村(已劃入城關鎮)、紙溝村、黃花峪村、東興村、河溝村、高坡村、南後溝村、演峪山村、田家莊村、党家莊村18個行政村。1997年撤鄉設鎮,東、南、西分別與杜陽鎮、牙科鄉、凌底下鎮接壤。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610327104:

~200 121梁家村

~201 220邊家莊村

~203 220張家莊村(苟家溝村)

~204 112高廟村

~206 112菜園村(板橋溝村)

~207 111鄭家溝村

~208 220紙溝村

~209 220黃花峪村(党家莊村)

~211 220東興村(田家莊村)

~212 220後溝村

~214 220河溝村(高坡村、演峪山村)

經濟發展

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54億元,其中農業產值4794萬元,糧食總產88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130元。199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鎮”,1998年被省政府評為渭北旱塬綜合開發先進單位,鎮黨委兩次被市委評為“小康鎮先進黨委”、“先進基層黨組織”,1997年被中共陝西省委評為“小康鎮先進黨委”。

近年來,全鎮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形成奶畜、蔬菜、勞務輸出、林果等具有明顯優勢的主導產業。畜牧業創出了集體化發展的新路子,奶牛存欄5698頭,年產鮮奶1.14萬噸,統一規劃建設奶牛規模養殖小區12個,標準化圈舍400餘間,2003年、2005年新建占地20畝,可入住奶牛250頭的多功能現代化奶牛園區3處,建立林果基地4010畝,為全縣林果管理“五佳鄉鎮”之一,年產水果2650噸。每年栽植烤菸1000畝,種植各種蔬菜11078畝,其中辣椒6000多畝,勞務輸出長年在4000人以上。農民增收和財政收入有了比較可靠的項目。

基礎建設

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加強了公路建設力度,全鎮鎮級公路均實現了柏油或砂石硬化,村莊主幹道路基本實現了水泥或砂石硬化。2005年開始在全鎮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新修U型渠40多公里,U型渠達到了100多公里。同時大力改善民眾生活條件,在邊家莊、高廟、菜園等5個村新建沼氣池900座,配套入戶900座;在黃花峪、紙溝等5個村實施了人畜飲水工程,在梁家村、演峪山等4個村建起了集中供水站,方便了民眾。

鎮村企業和民營經濟穩步發展。全鎮逐步建起經濟小區2個,小區內基本實施了臨街門店樓房化。現有建築公司等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15個,個體私營企業130餘戶。其中由鎮辦企業改制的民營企業東南造紙廠,年產值達到1400萬元,是全縣效益較好的企業之一。

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民間工藝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以社伙、自樂班為主的民間文藝活動,經常利用節日或豐收之機,開展活動,吸引他鄉民眾前來觀看。演峪山陳美娥的豬枕曾被國家郵電部確定為生肖郵票。民間芋席、木籠等工藝品備受外來客商青睞。

前景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時期,鎮黨委鎮政府立足鎮情,以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經濟強鎮為目標,著力構建山、塬、川三級梯形經濟結構,按照“一壯大(壯大畜牧產業)二強化(強化勞務輸出產業和蔬菜產業)三提高(在穩定面積的基礎上提高糧食、林果、烤菸三個傳統產業的單產和效益)”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計發展壯大骨幹產業,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力爭人均增收320元,規劃用3-5年時間建成萬頭奶畜大鎮,儘快步入全縣全市經濟強鎮行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