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風暴

在對災難的關注方面,中國是反應最迅速的國家之一。 在災難發生後,中國政府就宣布給予2000多萬元人民幣的救災。 印度洋大海嘯,在歐美國家引起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人道救援總動員。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當地時間早上7點,在距離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160公里的印度洋,發生了8.7級大地震。這是有歷史紀錄以來,排名第五的超強大地震。
地震所引起的海嘯造成斯里蘭卡有2000人死亡,印度Mardras死亡1800人,泰國死亡400人,其中PP島死亡200人,馬爾地夫死亡3人,印度尼西亞死亡500人。整個地震所涉及海岸共有100名潛水者被報告失蹤。
另一方面,據孟加拉地震監測機構稱,孟加拉東南部吉大港也發生芮氏7.36級大地震,居民慌忙走到街上躲避。地震持續42秒,吉大港附近地區也明顯震動,建築物搖晃,居民在恐慌中走出街外。這次地震在印尼強烈地震之後發生。暫時未有傷亡報告。
東南亞大地震使地球自轉加快
一場多年不遇的大地震和海嘯襲擊了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國家,造成數萬人死亡、數以百萬計的人無家可歸。美國科學家12月28日分析說,這場地震可能使地球發生了“搖擺”,自轉有極其微小的加快,而地球軸心也略微傾斜。
美國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地球物理學家理察·格羅斯說,在當地時間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地震的瞬間,印度洋底的一個地質板塊被另一個所擠壓而向下沉,地球的質量向地心集中,進而導致地球自轉周期縮短了3微秒,地球軸心也傾斜了大約2厘米。
但是科學家也認為,由於地球的自轉周期經常發生細微的變動,印度洋大地震對其影響可能是短期的,也不會太顯著。
在海嘯研究領域具有領先地位的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科學家還指出,如果東南亞和南亞受災國家有較好的災難預警機制,生命和財產損失可能會少得多。
俄勒岡州立大學地球物理學家理察·葉茨說,在美國有海嘯風險的地區,一般都有完善的預警機制。美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負責全國範圍的預警警報,居住在海邊的居民,最晚能在海嘯來臨之前15分鐘接到地方當局的警報並向高處逃避,一些地方還設有專門的海嘯逃生訓練學校。
他說,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州也發生過類似的地震和海嘯,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美國現行的預警機制就是在那之後建立的。因此,這次受災的國家應該吸取教訓。
科學家還認為,在印度洋已發生過芮氏9.0級的大地震之後,太平洋“騷動”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美國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區應提高警惕。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地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到2005年1月1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15.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右圖為各國在此次海嘯中死亡人數統計:
(2005年1月10日)
資料:何為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這種波浪運動引發的狂濤駭浪,洶湧澎湃,它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這種“水牆”內含極大的能量,衝上陸地後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摧殘。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移動了上萬公里仍不減雄風,足見它的巨大威力。
海嘯無情人有情。印度洋地震和海嘯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面對浩劫,中國人民感同身受,我們雖不富有,但我們真情無私。
澳大利亞政府1月5日宣布,該國將向地震和海嘯受災國提供價值8.1億美元的援助,超過德國的6.74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捐助國。到目前為止,全球援助總額增至30億美元。
香港為災區捐款7億 創下單一城市及人口捐款之冠
中新網1月9日電 印度洋海嘯災情前所未有地觸動了香港市民,他們踴躍為災民捐款。港人這次賑災捐款,除了打破香港有史以來的捐款紀錄外,也創造了以單一城市及人均捐款計算的全球之冠。據了解,香港各界已籌得近7億港元的賑災款項,平均每位香港市民捐款達100港元。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香港各大賑災機構中,香港紅十字會籌得賑災款項達 2.89億元,宣明會籌得1.05億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款7300萬元,樂施會籌款逾3800多萬港元,“無國界醫生”籌款為1700萬港元,救世軍籌款1300萬港元。再加上香港特區政府及其它民間賑災團體的籌款數字,以及來自海峽兩岸和香港等地200多位演藝人士參與的“愛心無國界演藝界大匯演”已籌得的3641萬港元善款,賑災捐款總數已接近7億港元。
百年以來死亡人數過千的七次大海嘯:
1、1908年12月28日義大利墨西拿地震引發海嘯。震級7.5級。在近海掀浪高達12米的巨大海嘯,地震發生在當天凌晨5點,海嘯中死難82,000人,這是歐洲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地震,也是20世紀迄今為止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嘯。
2、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陸近海地震引發海嘯,震級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29米,死亡人數3,000人。
3、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嘯引發山體滑坡,死亡人數5,000人。
4、1960年5月21號到27號,智利沿海地區發生二十世紀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級8.4級,引起的海嘯最大波高為25米。海嘯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5.5億美元,造成10,000人喪生。此外,海浪還以每小時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掃過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沖走,2萬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
5、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8,000人死亡。
6、1998年7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2,200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到2005年1月1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15.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增援受災國家5億元突顯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歲末,一個揪心訊息籠罩著國人的心。印度洋地震和海嘯造成巨大人員傷亡。與此同時,一個暖心的聲音也從北京傳出:在繼國家主席胡錦濤等領導人向發生災難的有關國家致電慰問後,12月31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會見印度洋地震海嘯受災十國駐華使節和部分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時鄭重表示:中國將在以往援助基礎上,再對印度洋地震海嘯受災國家增加5億元人民幣的援助,
並根據各國的需要,隨時派出救援隊(見新華社2004年12月31日電)。這是一個有力的聲音,也是一個負責任的聲音。
災難是人們所不願見到的。印度洋的海嘯特大災難更是罕見的災難。同一切災難發生後人們的心情一樣,都祈盼著救援之手;也同一切災難發生一樣,人們都在檢驗著真假朋友。印度洋海嘯災難雖是短短數天,人們看到了什麼?
在對災難的關注方面,中國是反應最迅速的國家之一。當印度洋地震海嘯災難一傳出,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等領導人就相繼向相關國家領導人致電慰問,深表同情。與此同時,中國紅十字會、全國婦聯等團體發起了救災募捐動員。香港同胞也興起捐獻救災熱潮,僅李嘉誠基金會就捐獻2400萬港元。
在對災難的救援效率方面,中國是響雷下雨國家之一。早在12月26日,國家商務部就宣布:為體現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受災地區國家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誼,中國政府決定根據災情向印度、印尼、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和泰國五國提供人道主義緊急救災援助。29日晚上,又根據災難的最新情況,外交部長李肇星緊急召開財政部、商務部、衛生部、地震局和軍隊有關部門負責人聯席會議,決定大幅增加中國政府對受災國的物資和現金援助。人們看到,12月30日,中國第一批價值為500萬元的食品、藥品和帳篷等救援物資就在印尼救災指揮中心卸貨;12月31日,由中國地震局副局長率領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伍35人也抵達印尼北蘇門答臘省棉蘭機場進行救災,成為第一個赴印尼的國際救援隊;12月31日,第一批100人的10支衛生救援隊第一隊從上海出發;接著,31日下午,廣東衛生廳派出第二救援隊奔赴泰國。在對救災的財物方面,中國是迄今數額最大的國家之一。
在災難發生後,中國政府就宣布給予2000多萬元人民幣的救災。才過幾天,就決定增加救援資金5億元人民幣。此舉,令世人眼前為之一亮,更令中國人為之自豪。毋庸諱言,這是一個真正朋友的體現,也是一個責任大國的表現。
捐款5億,對於像美國、日本這樣的已開發國家算不了什麼,但對人口巨多的開發中國家———中國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中國政府毅然解囊,義無反顧捐獻,這證明,經歷過改革開放和平崛起的中國,已是東南亞人民的好朋友,也是世界人民信得過的好朋友。這是繼幾年前亞洲金融風暴時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之後對東南亞國家又一負責任的重要舉動。
當海嘯災難降臨東南亞人民中間時,中國政府想災國人民所想,幫災國人民所需,迅速應對,全力相助,箇中之情之義世人共見,意義深遠。
一個責任大國令人陡添敬意。
評論:救助印度洋海嘯受災國 各國都是“同事”
2005年1月6日,溫家寶總理在印尼雅加達的救災峰會上作題為《同舟共濟重建美好家園》的講話時,是以這樣的言詞開場的:“尊敬的蘇西洛總統,各位同事……”
在中國,“同事”是指同一個單位、公司的人。溫總理之所以把與會的各國、各國際組織的領導人或代表也稱為“同事”,是因為印度洋海嘯已經發展成為一場牽涉多方利益的人類災難,因
而其救援工作可以看作是一個“大家庭”內的“家事”,各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也就成了目標一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的同事。
溫總理的這一句“同事”,不經意間顯示了中國對於人類共同利益、人類共同事務,已經具備了與時代潮流相一致的認知。這一句“同事”,表明了儘管國家間仍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但國家間仍然可以在某些層面或具體課題上同屬一個“單位”,同屬一個“家庭”或“社區”,可以合作共事。
這些層面或具體問題,就是指牽涉到人類共同利益的“全球性問題”,或牽涉到一批國家或一個地區的“跨國-多邊問題”或“區域性問題”。前者如全球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如果再上升的話,一些國家努力爭奪的島礁也將消失,沒什麼可爭的了;後者如這次印度洋海嘯災難。
在全球化時代,災難和風險成為推動人類參與跨國合作、全球治理、區域治理的重要動力。此次印度洋沿岸地區的救災工作,就是一個典型的區域治理課題。溫總理在會上建議啟動多項區域治理機制,就海嘯聯合預警體系來說,不僅印度洋沿岸地區要建立一個,中國也建議與東南亞國家共建一個(須知南中國海比印度洋要小得多,同樣震級引發的海嘯的破壞力更大)。
雖然這是一場區域性災難,救援工作卻具有十足的全球性,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跨國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就單個國家的捐款額度而言,世界第一的位置誰都坐不了多久,先是5億美元的日本,接著是6.7億美元的德國,現在是7.6億美元的澳大利亞,但顯然澳大利亞也不會是最終的第一。當然這種競賽有一點比拼影響力和比拼國家形象的性質,過火了就不太好。所以,應當有一個超國家權威來協調這種全球人道主義救援資源過於集中的現象,畢竟世界上還有許多災難深重的地區也亟待援助。
全球治理與區域治理現象的出現,必然有共同價值觀念作為基礎。此次在全球範圍內湧現的對印度洋沿岸災區的援助熱潮,就是基於人道主義精神高於一切的精神,基於人道援助、人道責任沒有國界的時代觀念。
一般來說,一個人身上可以有兩種屬性,一種是某國國民,另一種是人類共同體中的一個成員。一個人同時擁有某國公民和世界公民這兩種身份其實並不矛盾,反而是一種先進的時代潮流。“無國界醫生”就是在默默實踐上述時代精神的一些“世界公民”,他們總是出沒於世界上的戰亂地區和災難現場(“無國界醫生”也是海嘯發生後第一個進入印尼災區進行救援的外國機構),一視同仁地救死扶傷,包括自己國家的敵對國的國民。以年輕人居多的“無國界醫生”可以說也是世界上最憤怒的一群憤青,他們在目睹災難現場的反人道罪行時,並沒有像紅十字會那樣保持中立,而是超越醫生職業勇敢地予以披露和譴責。他們應當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世界公民和最優秀的憤青。
對於全球治理與區域治理,在各國爭相做“負責任國家”的同時,我們也寄希望於今後有更多的跨國公民運動、跨國非政府公益組織,來補足國家在全球治理領域中的不足——畢竟國家考慮的問題要複雜一些,而非政府公益組織考慮的只是單純的道義原則。例如對於減少全球廢氣排放,非政府公益組織要比各國政府態度要積極得多,因為國家還要考慮到國家利益、GDP增長率等等。因此,非政府公益組織可以在國家之外起到積極的補充作用。不同膚色、不同民族、不同國籍的地球公民們聚集一堂討論地球公共事務治理時,其實也是這樣開始發言的:“各位同事……”
我們期待著世界各國政府領袖有更多的場合和機會以“同事”互稱,並且期待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公民通過各種機制、針對各種公共課題也成為“同事”。
美歐海嘯救災中比高低 競相展示賑災外交
印度洋大海嘯,在歐美國家引起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人道救援總動員。5日中午,所有歐盟國家都為海嘯罹難者舉行了3分鐘的默哀。美國總統布希也宣布,本周美國將降半旗,“為一場慘痛悲劇的死難者誌哀”。災難發生後,各種各樣的賑災計畫陸續出台,如火如荼的募捐活動在歐美全面展開。
美歐有不同表現
歐洲人如此積極參與救災,最直接的原因是,在罹難的外國人中,歐洲人最多。海嘯發生時,數萬正在度假的歐洲觀光客,與當地人一起經歷了一個世紀以來“人類記憶中最悲慘、最具毀滅性”的天災。另外,歐洲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也激起了民眾對受災國的普遍同情。有報導說,這場海嘯以同樣的殘酷,使西方富裕國家同貧窮的亞洲國家遭遇了同一災難。歐洲有媒體還發出了“大家都是亞洲人”這一頗有哲理的呼籲。法國總統席哈克就說,這場災難也是“我們的”。
歐洲人還反思:這些年,東南亞國家儘管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和非典的衝擊,旅遊業卻發展很快,低廉的價格吸引了大批西方旅遊消費者。但是,無序的開發,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海嘯發生後,歐洲有媒體提出,“為何我們在享受廉價旅遊時沒有提供必要的技術援助呢?”文章批評美國不負責任地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認為“沒有財富和進步的傳播,就沒有一個被理解和容忍的全球化”。這次浩劫過後,西方國家應“更理智地對待南北對話與援助問題”,“建立更平等的南北關係”。
災難發生初期,美國反應緩慢,最初只表示援助1500萬美元。歐洲報刊紛紛批評美國援外表現“小氣”,“過於吝嗇”,只把占GDP極小的一部分用於外援,這次賑災款項與它扔在伊拉克戰場的2250億美元比,只是九牛一毛。
海嘯發生時,正趕上歐洲人度假高峰期,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大多都在外國度假。輿論批評歐洲國家的政府遲遲拿不出危機處理辦法。歐盟也同樣遭到批評。有輿論認為,面對危機,歐盟缺乏快速反應和協調能力,顯示出攤子大、應急慢的問題。
雙方投入都非常大
遭到外界廣泛批評後,美國趕緊行動起來,宣布將捐款增加到3.5億美元。
隨後,布希迅速派他的弟弟、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和國務卿鮑威爾一道前往災區,察看災情,慰問災民。與此同時,美國派遣大量官兵與飛機前往災區,空投各種物資。3日,五角大樓決定派以聖迭戈為母港的“慈善”號大型醫療艦前往印度洋參加救援行動。“慈善”號擁有上千張病床,並且可供救援直升機起降。除派出“慈善”號外,美國計畫動用12艘運輸艦,其中包括6艘滿載可支持1.5萬名海軍陸戰隊員行動30天的大型物資補給船。這些補給船有海水淡化設備,可以在距離海岸兩英里水域透過浮動軟管向岸上直接輸送飲用水。此外,以“好人理察”號為核心的美軍艦隊3日穿過馬六甲海峽抵達印度洋災區。日前,“林肯”號航母也趕到蘇門答臘島北部的亞齊地區海域,出動數十架直升機向偏遠災區運送食品等救援物資。
到目前為止,美軍為救援行動投入了1.3萬多名軍人和14艘艦船,還將派更多的艦艇參加救援行動,包括從關島調遣艦艇前往災區。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法戈4日表示,參與救援的直升機將達到約90架。美國還提出,在亞洲實施類似於二戰後對歐洲進行援助的“馬歇爾計畫”,在一個較長時期內積極參與災後重建。
面對美國的“強勢”,歐洲國家也不示弱。歐盟明確表示,“在這次賑災中要發揮主導作用”。近日,歐盟代表訪美,協商災後重建問題。1月6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表示,歐盟將向海嘯受災國提供1億歐元(約合1.32億美元)緊急賑災款,並計畫為受災國提供10億歐元的貸款。巴羅佐參加了當天舉行的東協地震和海嘯災後問題領導人特別會議。他指出,除了上述援助外,他還將要求歐盟議會同意向受災國提供3.5億歐元,用於災區長期重建工作。
法國是歐盟國家中反應最快和最早參與救助的國家,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向災區調派軍艦的歐洲國家之一。它不斷提出新建議,竭力發揮大國作用。先是席哈克提議建立人道主義快速反應部隊,能夠在全球多個地區執行任務。後又有人具體化,主張建立“歐洲緊急救援部隊”。
歐洲國家中,德國的官方救援款從2000萬歐元增加到5億,居世界之首。德國總理施洛德率先提議延緩甚至減免受災國的債務,得到法英意的支持。德國還主張歐盟成員國同受災國建立持久的夥伴關係,幫助它們重建。施洛德在中斷聖誕休假趕回國後,號召民眾把過新年的錢省下來捐給災區。他說,即使小額捐款也同樣重要和彌足珍貴。
與受災國最利益相關的要數英國。在印度洋的7個大英國協成員中,多數都在受災國名單上。此外,英國本土還有上百萬印度人和斯里蘭卡人。海嘯發生時,有1萬英國人在現場,其中6000人是私人旅遊。因此,英國努力抓住機會發揮榜樣作用,而且注意同歐盟保持一致。
英國還是今年八國集團的主席國。為了讓美國聽到它的聲音,英利用這一身份,竭力主張“立即延緩”受災國的債務,力圖推動西方國家加大援助力度。
它們為何如此積極
在這次海嘯救援行動中,美歐以其突出表現,顯示它們的大國實力,競相展示各自的“賑災外交”。
美國剛開始時反應慢,捐得少,主要是對災難沒有足夠重視。後來受到媒體及外界的批評,同時看到世界其他大國都在積極行動,大量捐款,便馬上行動起來。美國意識到,這是改變自己國際形象和改善與有關國家關係的一個契機。《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國對於印度洋災難的處理,是一項抉擇,也是個機會。美國一些學者指出,由於美國進攻伊拉克,造成一些亞洲國家反美情緒高漲,尤其是在印尼,布希在2003年首次短暫訪問該國時已嘗到滋味。美國可借救災改善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洛杉磯時報》的一篇評論指出:“憑藉對這場大災難的慷慨解囊,布希可以向國際社會展示,美國不是只會用槍桿子來達到外交目的。”美國媒體一再報導說,現在救災的關鍵是運輸問題,美軍在這方面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國家無法比的。也有分析認為,美國派那么多軍隊,既是為了救災,也有其戰略考慮。
當然,美國還有與歐洲一比高低的意思。美國譏諷法國捐款少,法國則回敬說,它的救援款比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42%,美國卻只有0.15%。席哈克曾主張設立“世界發展稅”,得到英國、西班牙和巴西的贊同,但激怒了美國。有報導說,美國和歐洲似乎從救災行動一開始就較勁,美國提出和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組成“人道主義联盟”,充當國際救災的“領頭羊”,令歐洲國家十分反感。法國則呼籲整合國際賑災行動,搞多邊協作。有分析說,美國建立所謂的人道主義联盟,“有政治打算”,是想繞開聯合國,排擠歐盟國家,主導救災乃至今後的重建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