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目前全村處於摺疊過渡時期,新村規劃在舊村西側,新村建設工程正在收尾階段。截至2006年,東付村轄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03戶,人口820人,黨員15名,村民代表25人。自村原有土地被征後,村民在幾年時間內,由依靠農業生產為主的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轉化為完全失去土地的“市民”,由原來以種菜為生變成以房屋出租、運輸業及農產品為主要收入。2005年,全村年人均收入4000餘元,是典型近郊城中村。
基礎建設
新村建設正在收尾階段,已完成七棟一排的聯體式別墅,主街道寬10米,排間距8.5米的整齊村莊。農戶實現水、電、天然氣、有線電視四通,人均住房面積近100平方米,基本實現現代化。在規劃中,設計有村民活動室、健身場、老年活動室、警務室、村民代表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公共設施。
周邊環境
新村位於高新區內,南臨紫薇田園都市大型成熟社區,大型超市、餐飲業、服務業逐步進駐,北臨正在建設的銀橋等大型企業。村莊東側是貫穿南北的西萬公路,北側兩公里又有繞城高速的出入口,新村周遍新修道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
發展事業
1、村民培訓就業方面
大多數村民認為。政府應組織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各種農民培訓班,使低技能農民向智慧型型、創業型農民轉變,不斷提高農民科學生產技能、外出務工技能、經營管理技能。
2、社會事業發展方面
要在農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三項制度建設,同時,要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使農民大病有保障、小病不出門,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服務網路和體系。
3、基層民主建設方面
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積極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活動,鼓勵、引導和支持發展各種農村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民志願者協會。
4、精神文明建設方面
深入開展爭創“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科學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努力創造一個農民民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建設目標
1、生產發展:積極開發生活依託地,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在高新區劃定生活依託地具體位置後,著重引進大型商貿文化產業項目,確保村民利益。同時轉移全村50%以上富餘勞動力到民營企業就業或從事運輸、飲食等第三產業,提高農民收入,年人均收入達到10000元左右。
2、生活寬裕:做到“三個一”。完成:一戶一技工(培訓上崗);一戶一店面(第三產業);一戶一出租屋(新村建設)。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引導25歲以下農村勞動力參加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並掌握1-2門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占農業人口的比重的90%左右。村黨支部通過實施“四個一”工程,即每個黨員結一個幫扶對子,確定一個增富項目,制定一個帶富措施,提出一個致富目標,引導黨員以先進性要求為動力,做到帶頭致富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
3、鄉風文明:利用節假日,積極組織文藝演出、勞動技能比賽等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積極引導農民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參加養老保險占全村農業人口的85%以上。村衛生室設定達標,管理規範;衛生防疫措施落實,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建立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以村委會為中心,完善集文化宣傳、黨員幹部學習、圖書閱覽和人口與計畫生育一體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大力開展爭創文明戶、衛生之家、守法之家等活動,倡導文明新風、移風易俗,反對賭博、封建迷信、鋪張浪費和大操大辦等不良行為,培養文明、健康、節約、環保的生活習慣。
4、村容整潔:做好新村建設,加快綠化進程。建設布局合理,整齊劃一的新村,全村道路硬化100%;加快村莊綠化,村莊內綠化覆蓋率超過25%;村內垃圾集中堆放處理,實行垃圾袋裝,建立5-8個垃圾台,配備村級環衛保潔員。
5、管理民主:堅持“四個民主”,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選舉。完善“四個制度”,公開制度、聽證制度、公平制度、票決制度。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每年村務公開、財務公開不少於4次,大事實行民主聽證;每年在致富能手中培養1至2名入黨積極分子,爭取至2010年黨員人數25名。村兩委班子團結,達到“五個好”(領導班子好、黨員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民眾反映好)的基本要求,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