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鹿鳴

杜鹿鳴 (1841—1916年)字燕侯,密縣米村鄉宋村人

杜鹿鳴(1841—1916年)字燕侯,密縣米村鄉宋村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殿考拔貢,出任廣東廉江知縣。在任六年,除害興利,使社會安定,百姓稱頌。繼調北京軍機大臣參贊,貢獻良策,建樹頗多。

光緒十一年(1885)二月晉升廣東雷州府知府,到任後嚴懲罪大惡極的“地頭蛇”、通匪擾民的貪官污吏,清剿盜匪;不到一年便使雷州半島呈現一派太平景象。他秉公執法,勤於政事、體恤百姓,重視扶弱濟貧、抑制豪強專橫,鼓勵生產,親自督導文教,清理積案冤獄,使吏民視其如父母。在任八年,因父喪告歸。離別雷州時老百性扶老攜幼傾城而出,夾道送別。

杜鹿鳴出任天南海北,志在恤民,恥於聚斂。所以官游20多年仍兩袖清風,體現出封建時代一位廉法官吏的坦誠胸懷。杜鹿鳴是位開明人士,在廣東為官時,即有民族意識的覺醒,他目睹現實,審時度勢,順應歷史潮流,後來又投身革命。辭官回鄉後,假借保護地方的名義,組織紅槍會,暗裡聯絡革命志士,常與黃興接洽,和同盟會取得密切聯繫。提出“剷除君主專制,實行五旗共和”的口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一聲炮響,杜鹿鳴率各地紅槍會立即回響,公開活動,擊潰了清廷正籃旗兩營、毅軍一行,使密縣附近各縣的清朝統治迅速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勝利後,杜鹿鳴已年逾古稀,他仍參政、議政、督政,清正廉明。提倡職業教育、改良谷桑品種、提倡養蠶織綢、重視果木栽培、督促修築道路、建設各地橋樑、救濟貧苦病弱、賑恤災民饑荒,一意獻身桑梓,事事成績卓著。1916年3月5日,因病仙逝,終年76歲。

遺著有:《百粵遊記》、《陸海一家》、《為政之道》三本書,各約10餘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