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隆,P.-L.

杜隆,P.-L.

法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1785年2月12日生於魯昂,1838年7月18日卒於巴黎。曾做C.-L.貝托萊的助手。1820年任巴黎綜合工科學校的物理學教授。1830年任校長。1823年選入法國科學院。182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杜隆1811年發現氮的氯化物,1813年製得爆炸性的三氯化氮。1815年提出酸的“氫理論”,指出:酸是特殊的氫化合物,其中的氫可被金屬取代。1819年與A.T.珀替發表固態單質的比熱容定律(後稱杜隆-珀替定律):大部分固態單質的比熱容與各自的原子量的乘積,幾乎都相等。此定律被用於修正J.J.貝采利烏斯測定的原子量值。1820年珀替死後,杜隆繼續研究比熱容,1829年發表以下的研究結果:在相同的溫度、壓力、體積條件下,各種氣體當突然受到壓縮和膨脹時,如果它們的體積變化相同,則其吸收和放出的能量相同。

杜隆,P.-L.

正文

杜隆,P.-L.法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1785年 2月12日生於魯昂,1838年7月18日卒於巴黎。曾做C.-L.貝托萊的助手。1820年任巴黎綜合工科學校的物理學教授。1830年任校長。1823年選入法國科學院。182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杜隆1811年發現氮的氯化物,1813年製得爆炸性的三氯化氮。1815年提出酸的“氫理論”,指出:酸是特殊的氫化合物,其中的氫可被金屬取代。1819年與A.T.珀替發表固態單質的比熱容定律(後稱杜隆-珀替定律):大部分固態單質的比熱容與各自的原子量的乘積,幾乎都相等。此定律被用於修正J.J.貝采利烏斯測定的原子量值。1820年珀替死後,杜隆繼續研究比熱容,1829年發表以下的研究結果:在相同的溫度、壓力、體積條件下,各種氣體當突然受到壓縮和膨脹時,如果它們的體積變化相同,則其吸收和放出的能量相同。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