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阿拉人
正文
西非喀麥隆民族之一。亦稱“迪瓦拉人”、“德維拉人”。有120萬人(1978),占全國人口14%,為國內第三大族。主要居住在喀麥隆南部杜阿拉等城市以及武里河口地區。屬尼格羅人種班圖類型。使用杜阿拉語,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西北班圖語群。1955年創製拼音文字。多信萬物有靈(見原始宗教),崇拜祖先和水神;少數信奉基督教。居民屋後有一塊稱之為“迪巴拉”的地方,用於慶祝農業節和祭祀祖靈。杜阿拉人原生活於迪班巴河畔的皮蒂,18世紀初遷徙到今居住地,分為馬斯和恩傑兩個支系。19世紀末起遭受德國殖民統治。20世紀初,曾為收回被德國人奪去的土地而鬥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被英、法帝國主義分割。在法國統治時期,酋長們一度被解除傳統權力。杜阿拉人很早便成立了綱領廣泛、 人數眾多的政治團體。 許多人受過較高教育,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均有較大影響。社會以父系氏族(見父系氏族制)為基礎,以家庭為基層單位,農村設有村社會議或顯貴會議。社會分為 3個等級:自由人、奴隸後裔和奴隸。酋長和富人實行一夫多妻制(見一夫多妻制家庭)。普遍存在舞蹈組織。經濟以漁業和熱帶農業為主,種植油棕、木薯、巴蕉和玉米等,部分人從事畜牧業。杜阿拉人是喀麥隆最早與歐洲人發生貿易關係的居民,1800年後他們壟斷了國內與歐洲人的貿易。另有少數杜阿拉人分布在奈及利亞 (3萬)和赤道幾內亞(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