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篤之

杜篤之

杜篤之(TU Duun Chih),生於1955年,祖籍安徽蕪湖,台灣台北人,電影錄音師、剪輯師、配樂師。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幾乎所有主將的電影錄過音,是具有世界級水準的電影錄音師;親歷並見證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的起起落落,對台灣電影聲音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017年11月,榮獲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杜篤之 杜篤之

1973年18歲的杜篤之參加中影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這是其職業生涯的開端。1981年,參加電影《1905年的冬天》的錄音工作,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開始騎車收集各種聲音。同年擔任了《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杜篤之關於錄音技術的觀念受到了楊德昌的影響,他在楊德昌的介紹下觀看了塔可夫斯基的電影,為塔氏電影精湛的後期錄音技術所折服。在1983年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海灘的一天》中,杜篤之的後期錄音技術達到很高的水準,表現出極高的擬真度,令楊德昌十分滿意,也得到了同期香港導演徐克的稱讚。在這個時期,杜篤之還為楊德昌的其他兩部作品《青梅竹馬》、《恐怖分子》錄音,並為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等電影錄音。

1955年出生於台北。1973年參加中影的電影技術訓練班,學習錄音工程技術。1978年進入中影擔任助理。1981年第一次為電影《1905年的冬天》錄音。1982年正式升任錄音師,擔任《光陰的故事》的錄音工作。其後多次與台灣新電影導演合作,許多重要的台灣新電影作品如《恐怖份子》(1986)、《悲情城市》(1989)、《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等片的錄音工作皆出自其手。杜篤之對台灣錄音工作之發展有顯著且重要的貢獻,

例如1988年他在《悲情城市》一片中首度採用同步錄音,立下良好的典範;2001更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兩片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最佳技術獎。

杜篤之 杜篤之

杜篤之從早期接觸錄音工作開始即對當時電影配音的模式感到懷疑,時常有些新的想法卻苦無實現的機會,直到後來與重視寫實的新電影導演合作,才逐漸讓他得以發揮對聲音的想法。「沒有被察覺的聲音就是最好的聲音」,這是杜篤之時常告訴自己的一句話,他認為做再多的東西,如果無法讓人相信,也是徒勞。

杜篤之以錄音工作上的傑出表現及豐富的經驗,至今已贏得了七座金馬獎最佳錄音獎,2001年並以《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得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2004年獲頒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錄音作品包含1983《風櫃來的人》、1983《油麻菜籽》、1992《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7《春光乍洩》、1997《藍月》、2000《花樣年華》、2000《一一》、2002《藍色大門》、2003《不散》、2004《月光下,我記得》、2004《天邊一朵雲》、2004《翻滾吧!男孩》、2004《2046》、2006《黑眼圈》、2006《詭絲》、2006《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練習曲》、2007《刺青》、2007《最遙遠的距離》等上百部作品。

得獎紀錄

◎1984 《小逃犯》獲得第二十九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1985 《超級市民獲得》第2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

◎1988 《怨女》獲得第一屆中時晚報電影獎商業映演類特別獎。

◎1992 《少年,安啦!》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3 《戲夢人生》獲得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

◎1994 《戲夢人生》獲得第一屆珠海電影節最佳錄音。

◎1995 《好男好女》獲得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2001 《千禧曼波》及《你那邊幾點》獲第五十四屆坎城影展「高等技術大獎」。

《千禧曼波》獲得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

◎2004 獲得第八屆國家文藝獎。

◎2005 《微笑的魚》獲得第二十八屆金穗獎最佳錄音獎。

◎2006 《松鼠自殺事件》獲得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與郭禮杞、柯宜均共同獲得)。

◎2007 《最遙遠的距離》獲得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與湯湘竹、郭禮杞共同獲得)。

◎2010《艋舺》獲得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2011年《賽德克·巴萊》獲得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2015年《太平輪(上)》獲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效獎

◎2015年《華麗上班族》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提名

◎2018年《大佛普拉斯》獲得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音響獎

悲情城市

不過隨著台灣新電影運動的發展,後期錄音還是逐漸顯示出其弊端,原因固然包括這種錄音技術先天的缺陷,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新電影運動的導演喜歡用民眾演員,這大大提高了對現場聲音還原性的要求,如果使用配音員,那么配音員格式化的聲音與語氣同民眾演員的口語化的言說方式會存在較大差異,這會導致片中人物情感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真實,杜篤之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1986年,在 侯孝賢的《戀戀風塵》中,杜篤之開始了現場錄音的嘗試,按照他本人的回憶,台灣電影史上的同期錄音,就是從侯孝賢拍阿公李天祿的聲音時開始的。

在侯孝賢的另一部拍攝於1989年的電影《悲情城市》中,杜篤之將錄音室搬到現場,開創了台灣電影同期錄音的時代。《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完全採用同期錄音方式進行的台灣電影,它的巨大成功與杜篤之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在《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之後,侯孝賢一擲千金,購買價值100多萬台幣的全套錄音設備贈與杜篤之,鼓勵他繼續進行錄音工作。侯孝賢給杜篤之帶來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為了同一個事業而奮鬥的精神,一種對功利心的鄙夷,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信任、扶持,使杜篤之深受感動,它們逐漸內化為其日後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準則。

國際聲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台灣電影逐漸衰落,電影市場萎靡不振,杜篤之的錄音功力卻是日益見長,他在1992年徐小明的《少年,安啦!》首度採用杜比立體聲系統,這部電影連同侯孝賢導演於1993年的傑作《戲夢人生》和1995年的《好男好女》一起,為杜篤之在四年之內贏得三個金馬獎最佳錄音獎項。2001年,杜篤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憑藉《千禧曼波:薔薇的名字》和《你那邊幾點》兩部影片獲得第54屆坎城電影節最佳技術獎,獲得世界範圍的肯定。2004年,南特三大洲國際影展以“向杜篤之致敬”為口號,舉辦“杜篤之回顧展”,以表彰他對世界電影錄音技術的貢獻。同年,他還獲得台灣“國家”文藝獎的肯定,成為第一個獲得文藝獎的台灣電影工作者。這一年,杜篤之還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聲色盒子有限公司”,這標誌著他的電影錄音生涯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相關言論

杜篤之說

電影是這樣的東西,所以你說,我是什麼角色?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但大部份時間是配角。而且台灣電影又不是專門真正玩聲音的一個設計,但是聲音你沒弄好,就會扣分;你弄得好,它會加分,不是加在聲音上,而是加在電影上,這是重點,你幫這個電影加分,而不是幫你自己加分,要努力的是這方面,不要強出頭,我是比較這樣看。

看電影時,我經常不看字幕,我的反應是去聽聲音、看動作、看嘴型。

我們運氣很好,遇到台灣新電影崛起,導演們都支持這些觀念及做法,因為他們也想要這個。

包括台灣新電影多是非職業演員,拍攝的氛圍與氣氛都是很自然的,要配音很不容易,同步錄音就此發展出來。

我們是走交情的,走朋友的相處,這種方式比較中國,我們是用這套中國人的方式和人工作,這是侯導告訴我的。

為什麼電影一定要看得懂,或一定要發揮市場效果?

說杜篤之

侯孝賢:他是半夜聽到好聲音也會拿個錄音機去錄的音痴。

楊德昌:杜篤之是個典型的浪漫的例子:喜愛一件事物,於是變得理想主義,花費許多時間投入,專注克服困難,從失敗經驗當中汲取有用的經驗。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在喜愛的專業上已達世界頂尖。

朱天文:因為小杜,我才知道有所謂“空聲”,我以為那是無聲,但小杜叫它空聲,空間的聲音。譬如《悲情城市》,拍完之後補錄音的部分如牢房難友們唱《幌馬車之歌》,要有空聲故不在錄音室錄,開撥到金瓜石礦區廢置的福利站空屋去唱,四個人,侯孝賢、唐諾、朱天心,跟唯一會日文的我母親,日文歌詞用注音符號標識發音而錄成。

小杜的聲音資料庫里什麼都有。捷運的環境聲在東京、巴黎、上海、台北,完全不同。到任何地方,他跟他訓練出來的子弟們已是本能反應的必先收錄當地的環境聲,他讚嘆這些聲音是買不到的珍稀物。

作品介紹

錄音

1981《1905年的冬天》(導演:余為彥)

1982《光陰的故事》(導演: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

1983《海灘的一天》(導演:楊德昌)

1983《兒子的玩偶》(導演:侯孝賢/曾壯祥/萬仁)

1983《風櫃來的人》(導演:侯孝賢)

1983《小畢的故事》(導演:陳坤厚)

1983《油麻萊籽》(導演:萬仁)

1984《冬冬的假期》(導演:侯孝賢)

1985《青梅竹馬》(導演:楊德昌)

1985《超級市民》(導演:萬仁)

1985《我這樣過了一生》(導演:張毅)

1985《童年往事》(導演:侯孝賢)

1986《恐怖分子》(導演:楊德昌)

1986《戀戀風塵》(導演:侯孝賢)

1988《黃色故事》(導演:張艾嘉)

1988《尼羅河女兒》(導演:侯孝賢)

1989《悲情城市》(導演:侯孝賢)

1992《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導演:楊德昌)

1992《少年,安啦!》(導演:徐小明)

1992《暗戀桃花源》(導演:賴聲川)

1992《無言的山丘》(導演:王童)

1993《戲夢人生》(導演:侯孝賢)

1993《只要為你活一天》(導演:陳國富)

1994《獨立時代》(導演:楊德昌)

1994《飛俠阿達》(導演:賴聲川)

1994《我的美麗與哀愁》(導演:陳國富)

1994《多桑》(導演:吳念真)

1995《太平天國》(導演:吳念真)

1995《好男好女》(導演:侯孝賢)

1995《超級大國民》(導演:萬仁)

1996《麻將》(導演:楊德昌)

1996《春花夢露》(導演:林正盛)

1996《南國再見,南國》(導演:侯孝賢)

1996《今天不回家》(導演:張艾嘉)

1997《春光乍泄》(導演:王家衛)

1997《放浪》(導演:林正盛)

1997《侯孝賢畫像》(導演:奧利佛?阿爾薩斯)

1998《三條人》(導演:杜可風)

1998《美麗在歌唱》(導演:林正盛)

1998《海上花》(導演:侯孝賢)

1998《果醬》(導演:陳以文)

1998《徵婚啟事》(導演:陳國富)

1998《超級公民》(導演:萬仁)

1998《愈快樂愈墮落》(導演:關錦鵬)

1999《千言萬語》(導演:許鞍華)

1999《有時跳舞》(導演:關錦鵬)

2000《花樣年華》(導演:王家衛)

2000《小百無禁忌》(導演:章蕙蘭)

2000《一一》(導演:楊德昌)

2000《運轉手之戀》(導演:陳以文)

2000《夜奔》(導演:徐立功)

2001《千禧曼波:薔薇的名字》(導演:侯孝賢)

2001《你那邊幾點》(導演:蔡明亮)

2002《男人四十》(導演:許鞍華)

2003《不見》(導演:蔡明亮)

2003《咖啡時光》 (導演:侯孝賢)

2004《2046》(導演:王家衛)

2004《天邊一朵雲》(導演:蔡明亮)

2005《最好的時光》(導演:侯孝賢)

2006《黑眼圈》(導演:蔡明亮)

2006《盛夏光年》(導演:陳正道)

2006《一年之初》 (導演:鄭有傑)

2007《刺青》(導演:周美玲)

2007《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導演:許鞍華)

2008《畫皮》 (導演:陳嘉上)

2008《海角七號》(導演:魏德勝)

2008《練習曲》(導演:陳懷恩)

2009 《聽說》(導演:鄭芬芬)

2010《維多利亞一號》(導演:彭浩翔)

2013《愛的季節》(導演:林孝謙)

2013《天台愛情》(導演:周杰倫)

剪輯

1996《春花夢露》(導演:林正盛)

1982《我的爺爺》(導演:柯俊雄)

1981《背國旗的人》(導演:劉家昌)

音響設計

1999《千言萬語》(導演:許鞍華)

混音

1995《太平天國》(導演:吳念真)

音樂剪接

1997《春光乍泄》(導演:王家衛)

配樂

1984《冬冬的假期》(導演:侯孝賢)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2001 第5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獲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2018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明月幾時有 (提名)
  • ▪ 2015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太平輪:亂世浮生 (獲獎)
  • ▪ 2011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維多利亞一號 (提名)
  • ▪ 2008 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戰·鼓 (提名)
  • ▪ 2005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2046 (提名)
  • ▪ 2002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 幽靈人間 (提名)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獲獎)
  • ▪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大佛普拉斯 (提名)
  • ▪ 2015 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刺客聶隱娘 (獲獎)
  • ▪ 2014 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軍中樂園 (提名)
  • ▪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郊遊 (提名)
  • ▪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失魂 (獲獎)
  • ▪ 2011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賽德克·巴萊 (獲獎)
  • ▪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艋舺 (獲獎)
  • ▪ 2009 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陽陽 (提名)
  • ▪ 2009 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如夢 (提名)
  • ▪ 2008 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海角七號 (提名)
  • ▪ 2007 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最遙遠的距離 (提名)
  • ▪ 2006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松鼠自殺事件 (獲獎)
  • ▪ 2004 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2046 (提名)
  • ▪ 2004 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大選民 (提名)
  • ▪ 2003 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不散 (提名)
  • ▪ 2001 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 (獲獎)
  • ▪ 2001 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你那邊幾點 (提名)
  • ▪ 2000 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夜奔 (提名)
  • ▪ 1999 第3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千言萬語 (提名)
  • ▪ 1995 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超級大國民 (提名)
  • ▪ 1995 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好男好女 (獲獎)
  • ▪ 1994 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獨立時代 (提名)
  • ▪ 1994 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多桑 (提名)
  • ▪ 1993 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青春無悔 (提名)
  • ▪ 1993 第3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戲夢人生 (獲獎)
  • ▪ 1992 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暗戀桃花源 (提名)
  • ▪ 1992 第2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少年吔,安啦! (獲獎)
  • ▪ 1991 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提名)
  • ▪ 1989 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悲情城市 (提名)
  • ▪ 1986 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我的愛 (提名)
  • ▪ 1985 第2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超級市民 (獲獎)
  • ▪ 1984 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 竹劍少年 (提名)
中國珠海電影節
  • ▪ 1994 第1屆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戲夢人生 (獲獎)
亞太影展
  • ▪ 2013 第56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郊遊 (獲獎)
  • ▪ 2010 第54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軌道 (獲獎)
  • ▪ 1984 第29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效獎 小逃犯 (獲獎)
其他獎項
  • ▪ 1990 第2屆電影記者獎技術創新獎 (獲獎)
亞洲電影大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音響獎 大佛普拉斯 (獲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音響獎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提名)

第47屆金馬獎獲獎名單

11月20日,第47屆台灣金馬獎在台北桃園縣展演中心舉行頒獎典禮。張作驥執導的《當愛來的時候》獲得了包括最佳劇情片在內的四項大獎,與獲得最佳導演獎的鐘孟宏作品《第四張畫》並列成為最大贏家。阮經天和呂麗萍分別憑藉在《艋舺》和《玩酷青春》中的表演分獲最佳影帝、影后稱號,爆出了最大冷門。
作品獲獎人
《第36個故事》[電影]雷光夏
《當愛來的時候》張展| 彭維民
《艋舺》

阮經天 | 杜篤之 | 李烈[演員]

《透析》
《台北星期天》[電影]何蔚庭
《馬嘎巴海》
《玩酷青春》呂麗萍
《街舞狂潮》蘇哲賢
《茱麗葉》李千娜
《第四張畫》郝蕾
春風沉醉的夜晚佩曼·雅茲達尼爾
《父後七日》劉梓潔| 吳朋奉
《狄仁傑》南相宇| 李庸基
《十月圍城》吳里璐
特別貢獻獎孫越[演員]
終身成就獎徐立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