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作於“甲申秋八月”,即1944年9月,正是抱石先生居金剛坡的繪畫創作的旺盛時期。也就是在這個月,先生的這幅畫參加了在昆明舉辦的《郭沫若書法、傅抱石國畫聯展》,此展的目的是為於立群主持的“七七幼稚園”募集基金。該圖為大條幅,縱208厘米,橫59.5厘米。這樣大的作品,在金剛坡時期是很少見的。那裡的條件太艱難了,抱石先生這樣描述著:“我住在成渝古道旁,金剛坡麓的一個極小的舊院子裡,原來是做門房的,用稀疏竹籬隔作兩間,每間不過方丈大,高約丈三四尺。全靠幾塊亮瓦透點光線進來,寫一封信,已夠不便,哪裡還能作畫?不得已,只有當吃完早飯之後,把僅有的一張方木桌,抬靠大廳放著,利用門外來的光作畫,畫後,又抬回原處吃飯,或做別的用。這樣,我必須天天收拾殘局兩次,拾廢紙、洗筆硯、掃地抹桌子都得一一辦到。”艱難的環境卻產生了一批為數可觀的藝術佳作,這是我們不能不對先生表示敬意的。
展開圖畫,映入眼帘的是:叢松聳翠,峻岭雄峙,清澗飛瀉,參差錯落,山間屋舍,半隱煙雲……文人、高士且談且行其間,松風拂著衣襟,泉聲伴著話音……這是何等幽雅的畫境?何等幽雅的詩境!圖畫左上邊緣,作篆書款一行:“甲申秋八月,寫杜工部九日藍耕會飲詩意。抱石。”下鈐“傅”(朱文)、“抱石之印”(白文)二印,還有“代山川而言也”(朱文)、“蹤跡大化”(朱文)、“抱石得心之作”(朱文)等印。這些印文,既反映了抱石先生的藝術志向和追求,又說明了他對於該圖的滿意程度。
“工部”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官稱。他避“安史之亂”在四川住了多年,留下了許多重要詩篇。“九日藍耕會飲”全詩八句:“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九日即是九月九日重陽節,古有此日登高習俗,“藍耕會飲”便是一次登高雅集。一面是流離的悲寂,一面是大好的河山,心頭多少事,聊付杯酒中!“醉把茱萸仔細看”,寫盡了詩人的複雜心境。
畫家的處境與詩人的處境,相距十個世紀又何其相似?所以他們的心境,必將穿越千載而相通著。詩畫的相互輝映,便是證明。
先生大約是酒後揮毫,橫塗豎抹,多么痛快淋漓!他用的是土皮紙,毛且有韌性,格外增加了滄桑感和野莽的趣味。他選擇了傳統皴法中最不規律,最自由,也是最灑脫的兩種-亂柴皴和亂麻皴。又取了他頂禮膜拜的石濤上人的拖泥帶水皴,並加倍地用水暈染。他的這種選擇,不是出於技法上的取巧,而是因為性格、性情方面的一致,所以能夠很快地自然結合在一起,溶化在一起,成為了先生自己的藝術風貌和藝術標誌。雄壯磅礴的氣象,淋漓蒼茫的韻致,強烈迅疾的律,是這幅作品給予閱者的大感覺、大印象。
抱石先生有句名言:“大膽落筆,細心收拾。”這是他長期藝術實踐的總結,他的成熟期的作品大都按照這樣的程式完成,所以我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除了體會它的大氣磅礴的大氣勢、大氣象之外,還要仔細品味它的細部收拾的微妙,如泉口的處理、雲煙的的烘染,尤其是點景人物的安排,真是恰到好處,更移不得。
斯圖下端,山坡樹林間,作高士七、小童一。分兩組,前行者二:一策杖回首,一仰面似有所思。後隨者六人,或舉目遠望,或回顧來程,或相視低語,或冥思索句……其中誰是工部?或為後隨第二人,白衣策杖低語者;或為最後之白衣袖手覓句者。六十年代抱石先生作過數幅杜甫像,當可用以比較。
圖中人物,皆用灑脫的細線疾寫而出,神采奕奕,錯落有致,與前後景致渾然一體。顧愷之的古韻,石濤的逸興,傅抱石的激情,融合在一起,難分難解。
物換星移,復地翻天,而畫圖依然完好如初,不能不讓人感慨系之。
詩情畫意
作品賞析
本作尺幅長208cm,寬59.5cm,作於1944年,設色紙本,使用紙質地粗糙,色赭黃的貴州皮質。篆書款記:“甲申秋八月,寫杜工部九日藍耕會飲詩意。抱石。”下鈐“傅”、“抱石之印”二印,另有“代山川而言也”、“蹤跡大化”、“抱石得心之作”三方印。鑑藏印兩方為“雙桐書屋”、“敬之齋主”。將“傅”“蹤跡大化”印與傅抱石夫人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的《杜甫詩意圖》——先於《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一年創作——印鑑相對比,印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