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歷史
杜甫曾在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八月和廣德二年兩次來到閬中,並舉家在此居住半年之久,其間寫下了60多首詩歌,其中的《閬山歌》、《閬水歌》最為著名。“鬆浮欲盡不盡雲,江動將崩未崩石”,充分表現了錦屏諸山險而不惡、因險成奇的神韻;“嘉陵江水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寫盡嘉陵江的無比秀色,成為千古傳唱的佳句。
詩歌
閬山歌閬州城東靈山白,閬州城北玉台碧。
鬆浮欲盡不盡雲,江動將崩未崩石。
中原格鬥且未歸,應結茅齋著青壁。閬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更復春從沙際歸。
巴童盪槳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
祠貌
杜少陵祠堂依山而築,保持了唐宋時代肅穆典雅的風格,祠堂前廳懸掛的70多幅詩詞木刻和字畫,寄託了對詩人的懷念,兩旁廂房陳列有古文物、古木漆家具等,增添了祠堂的古意。正殿是漢白玉的杜甫立像,正在揮筆凝神,推敲詞句,構思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