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經歷
1996年,李龍偉被任命為紅河縣垤瑪鄉司法所所長,之後又兼任鄉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法律援助站站長、信訪辦主任等一系列職務。看上去“官銜”很多,但他手下幾乎一個“兵”都沒有。紅河縣司法局局長薛江華說:“紅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許多司法所都是‘一人所’。相應的具體工作,其實都是老李一個人在乾。”
生活經歷
李龍偉的家庭是個清貧的家庭,全家4口,妻子沒有工作,在家務農,常年生病,不能下地幹活,長子在校讀大學。次子讀高中,一家人的生活僅靠他每月1000餘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過得緊巴巴的,經常入不敷出。現住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土坯平房,是幾千元買的房改房,下大雨還漏,家裡留下的財產,僅僅是6年前買的17英寸舊彩電及38元的生活費。為此,妻子沒少埋怨他,死守窮。可龍偉每想到民眾找他調解時一雙雙期盼的眼睛,想到調解矛盾後百姓那感激的神態,想到自己從事了13年的司法工作,雖清貧,但精神非常富有,他為自己的行為感到驕傲。
當人們問他的妻子,對李龍偉一心撲在事業上幾乎不顧家的行為有什麼想法時,這個淳樸善良的農村婦女是這樣回答的:“家裡的農活都是他乾,他要比別人晚睡1小時,早起1小時,因為我不能幹活,在上班前他把家裡活乾好才去上班,有時領導或民眾打來電話,不管家裡的事多忙,該走就立即走了,不讓他走,他的心也不放在家務上,反正家裡有我。我了解他的工作性質,也知道他的性格為人,當我聽到他的工作受到組織的表揚和民眾的評論時,我知道他出去是辦正事。他走了,好多村里村民和縣鄉領導都來看望他,我真正理解了他。”
事件介紹
2009年4月10日19時許,紅河州紅河縣垤瑪鄉夕陽斜照,李龍偉像往常一樣,從鄉政府大樓里的辦公室出發,徒步向家裡走去。這段將近4公里的路,李龍偉走了13年。
回到家中,妻子朱約衣已經做好了飯,就著一碗苦菜湯和一點肉皮,夫妻倆對付了一頓。之後,李龍偉吃了感冒藥,就去洗碗、餵豬。然後看了幾份村民上訪的材料,他覺得頭有些暈,便放下材料,陪妻子看了會電視。這台彩電是去年底才買的,花了700多元,是家裡最貴重的“大件”了。
李龍偉已經高燒三天了,前一天才到鄉衛生院打過點滴。“有點痛。”他皺著眉頭對妻子說:“我得先去睡了。”朱約衣覺得丈夫的身體很棒,沒太在意。繼續看自己的電視。但很快,朱約衣察覺到丈夫的呼吸有點不對。她趕緊用丈夫的手機,給鄉人大主任朱雅松打電話。朱雅松接到電話後,立即叫上鄉衛生院一名醫生。兩人約半小時後趕到,發現李龍偉四肢冰涼,呼吸微弱。醫生採取了一些急救措施。次日零時5分,醫生宣布:李龍偉的呼吸和心跳已經完全停止。醫生的結論是: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
朱約衣後來從一些村民口中聽說:丈夫當日下午在村里對幾處占道的豬圈進行強拆,有人很不配合。他站在烈日下給對方做了兩個多小時的思想工作,累得暈倒在地。
朱約衣眼淚哭幹了,但臉上沒有更多表情,因為她已面癱多年,就連閉嘴都需要用手幫忙。1984年,李龍偉和朱約衣結為夫妻。1987年,生下大兒子李皮陸後的第22天,朱約衣突然感覺左邊身體沒有任何感覺,醫生診斷說是“神經癱瘓”。為了給朱約衣治病,家裡平添了上萬元債務,朱約衣從此四肢無力,幹不了重活。家裡的農活,全部落到了李龍偉的肩膀上。
先進事跡
李龍偉同志自1996年擔任垤瑪司法所所長就知道身上擔子不輕,因該鄉是省委高度關注的黑樹林地區之一,由於歷史、自然等原因,黑樹林地區發展基礎薄弱,貧困落後問題還很突出;科技發展滯後,教育投入不足,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人口素質不高;因土地、山林、水源等利益關係引發的矛盾糾紛、自然災害等時有發生,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治安狀況較為複雜,但李龍偉同志理清思路,自加壓力,牢牢築起第一道防線,克服種種困難,肩負起維護社會安寧的重擔。
築牢第一道防線,垤瑪司法所成績顯著,體現出李龍偉同志時刻以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模範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按司法所九項工作職能為準則,強化人民調解工作,構建三級調解網路,注重調解員培訓,健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獎懲制度,有效促進了一般矛盾糾紛不出村,疑難糾紛不出鄉的格局,及時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牢牢築起第一道防線。
肩負社會安寧重擔。13年來,李龍偉風裡來,雨里去,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00餘件,接待信訪、代訪、陪訪300餘件,解答法律諮詢上萬人次。2007年7月,該鄉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許多農田被沖毀,洪水退後,田埂界線都分不清,農戶因為界線問題出現很多矛盾糾紛,為了做好抗災工作,李龍偉白天黑夜的走訪災民和化解災民之間的各類矛盾糾紛,召開村兩委、村民代表會議,將洪災的情況和調查情況與全體代表作了分析,考慮到如何構建和諧上做實文章,李所長把矛盾糾紛與代表們探討,田埂沖毀有可能出現你占一些,他占一點,大家應該有個高姿態,不該占的就不要占,現在要做的是全身心投入到災後恢復重建中,要支持政府的工作。確實近幾年來,該鄉就是因有李所長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工作能力,以暢通信訪渠道為切入口,能及時高效地解決信訪問題,確保了中央、省、州、縣重大活動和重大會議時間零上訪的好成績。
13年來,李龍偉一直把回歸社會的刑釋解教人員繼續給予教育,他以真誠的愛心來關注每個幫教對象,但對報到、談話記錄、請銷假、季度座談會等工作顯得很嚴格,他常說要關心,就要用制度來約束人,要用實際行動幫助人,使幫教的人能認識到回歸社會不會被人歧視。由於他的工作方法充分發揮了效力,13年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本人被評為縣級幫教先進個人。 李龍偉把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稱為“愛心工程”,他把司法所作為專門的“愛心工程”辦公室,作為刑釋解教人員回歸後的第一站,生活的起點站,煩惱的傾訴站,困難的救濟站,學習的空間站。他和同事帶著對刑釋解教人員的愛心開展工作,絕不帶一絲一毫的歧視,努力使自己成為刑釋解教人員的貼心人,積極幫他們減輕思想負擔,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
個人榮譽
綜述
李龍偉同志自1989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紮根基層,愛崗敬業,埋頭苦幹,默默奉獻,自1996年從事司法行政工作以來,認真負責,精益求精,自加壓力,把保穩定,構和諧為標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把黑樹林地區的社會安寧、民眾疾苦、黨的形象看得高於一切,用自己的實際行為踐行了“平常時刻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的共產黨員先進性。他的工作得到了省廳、州、縣司法局的肯定,司法所(1人所)先後被省司法廳評為“全省人民調解工作優秀集體”、州、縣司法局評為“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及“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被紅河縣委、縣政府先後評為“四五普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他的事跡在全鄉上下流傳,他腳踏實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本職無私的默默奉獻;為百姓,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他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勤於總結;他用辛勤汗水澆灌著黑樹林地區(紅河片區)的大地,築牢構建和諧社會的“第一道防線”, 維護著一方社會的安寧。
工作成績
“李龍偉為什麼能做好調解工作?一是因為他有威信,二是因為他的工作技高一籌。”
作為鄉司法所長和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李龍偉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民眾之間的各種矛盾衝突化解。紅河縣以哈尼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到全縣人口的94%,由於與紅河州的石屏縣、普洱的墨江縣及玉溪的元江縣交界,歷史上曾是社會治安最混亂的地區,被稱為“黑樹林地區”。
2007年7月,垤瑪鄉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許多農田被毀,洪水退後,田埂界線都分不清,村民之間因為界線問題出現了矛盾。好幾次,為著巴掌大的土地,雙方聚集上百名親友,持鋤頭、扁擔等農具,大規模的械鬥一觸即發。為了化解矛盾,近兩個月,李龍偉平均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沒日沒夜地走訪。
垤瑪鄉與相鄰的兩個鄉之間,村民的土地糾紛持續了很多年。2008年,三方的矛盾再次激化,村民在交界處擺開陣勢,準備械鬥。趕到現場的第一個“撲火隊員”就是李龍偉,儘管村民中有不少人認識他,但大家還是不願罷手。
李龍偉慢慢地走近本鄉帶頭的村民,硬是軟磨硬泡地搶過了此人手中的一把鋼叉,經過勸說,局勢終於緩和了下來。
“基層工作最難做,李龍偉為什麼能做好調解工作?一是因為他有威信,二是因為他的工作技高一籌。”紅河縣司法局長薛江華回憶起自己的這位下屬時,這樣分析。
數據顯示,出任鄉司法所長和調解委員會主任13年來,李龍偉共化解了各類矛盾糾紛500餘件,接待信訪、代訪、陪訪300餘件。其一人獨自撐起來的垤瑪鄉司法所和調解委員會年年都被評為“全省人民調解工作優秀集體”。
善 後
當地發起愛心捐款
據紅河縣司法局副局長劉偉江介紹:李龍偉的行政級別本為副科級,由於副科的年限超長,已自動升為正科級,他每月工資有1800多元。“在貧困山區,這個收入並不算低,但老李的兩個兒子一個在昆明上大學,一個在縣裡上中學,而妻子又喪失勞動力。莊稼收成,只夠一家人吃兩個月。這筆工資,等同於全家人的全部經濟來源。”
4月11日,李龍偉去世的訊息傳出後,縣鄉兩級相關領導和上百名民眾,自發趕到李龍偉家中,有不少人哭了起來。相關領導隨後清理了李龍偉家中的工作檔案和其留下的財物:李龍偉家裡找不到一分錢現金和任何存摺,他的工資卡上,還剩36.76元。而家裡除了那台彩電,沒有任何一件像樣的家具。
“這就是我們的一個基層幹部,還是一個科級幹部呢,竟窮到這樣的程度,太沒法想像了,太令人震撼了。”紅河縣司法局薛江華局長說。
11日午後,在昆明上大學的大兒子李皮陸接到堂哥電話,“你爸爸生病了,可能比較嚴重,你最好儘快回家一趟。”李皮陸有種不祥的預感,立即告訴堂哥,最好把爸爸送進條件好些的縣醫院。之後,他買票往老家趕,昆明到縣城9個小時,縣城再到村里又是近5個小時,天快亮時,他終於見到了已經冰冷的爸爸。
“爸爸,你身體一向很好,怎么會這樣倒下呢?”拉著爸爸冰冷的手,22歲的李皮陸放聲大哭。
次日,為裝殮遺體,朱約衣賒回一副棺材,在兩個兒子的幫助下,把丈夫抱了進去。“你現在總算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夜間,萬籟俱寂之時,守在棺材旁的朱約衣總是不停地念叨著。
三天之內,垤瑪鄉和紅河縣政法系統發起了兩輪愛心捐助,共捐到一萬三千元愛心款。由於當地氣溫很高,為了儘快讓逝者下葬,財政部門又從撫恤金中預支了一萬交給遺孀。
“以後、以後怎么辦?我四肢無力,就像個廢人一樣?”45歲的朱約衣沒有什麼文化,加上面癱,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表情上,都很難完整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痛苦,只知道不停地叨念:“我應該怎么辦?我們母子三人應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