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身世
根據墓誌和有關文獻得知,李靜訓家世顯赫,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將,年輕時隨周武帝平齊,以後又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國,開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戰爭中,以身殉國,終年才48歲,追贈豫、(息阝)、申、永、澮、亳六州諸軍事、豫州刺史。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靜訓的父親。隋文帝楊堅念李崇為國捐軀的赫赫戰功,對李敏也倍加恩寵,自幼養於宮中,李敏多才多藝,《隋書》中說他“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開皇初,周宣帝宇文贇、皇后楊麗華(即隋文帝楊堅的長女)的獨女宇文娥英親自選婿,數百人中就選中了李敏,並封為上柱國,後官至光祿大夫。
據墓誌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然而“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澤蘭之天”。大業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靜訓歿於宮中,年方九歲。皇太后楊麗華十分悲痛,厚禮葬之。
相關史料
《隋書列傳第二》
敏字樹生。高祖以其父死王事,養宮中者久之。及長,襲爵廣宗公,起家左千牛。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開皇初,周宣帝後封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擇婚對,敕貴公子弟集弘聖宮者,日以百數。公主親在帷中,並令自序,並試技藝。選不中者,輒引出之。至敏而合意,竟為姻媾。敏假一品羽儀,禮如尚帝之女。後將侍宴,公主謂敏曰:「我以四海與至尊,唯一女夫,當為汝求柱國。若授餘官,汝慎無謝。」及進見上,上親御琵琶,遣敏歌舞。既而大悅,謂公主曰:「李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上因謂敏曰:「今授汝儀同。」敏不答。上曰:「不滿爾意邪?今授汝開府。」敏又不謝。上曰:「公主有大功於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國。」敏乃拜而蹈舞。遂於坐發詔授柱國,以本官宿衛。後避諱,改封經城縣公,邑一千戶。歷蒲、豳、金、華、敷州刺史,多不蒞職,常留京師,往來宮內,侍從游宴,賞賜超於功臣。後幸仁壽宮,以為岐州刺史。
大業初,轉衛尉卿。樂平公主之將薨也,遺言於煬帝曰:「妾無子息,唯有一女。不自憂死,但深憐之。今湯沐邑,乞回與敏。」帝從之。竟食五千戶,攝屯衛將軍。楊玄感反後城大興,敏之策也。轉將作監,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將,加光祿大夫。十年,帝復征遼東,遣敏於黎陽督運。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渾同誅,年三十九。其妻宇文氏,後數月亦賜鴆而終。
墓葬介紹
微縮的人間繁華
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李靜訓墓位於今西安市玉祥門外西大街南約50米處。該墓墓室為長方形豎井坑,就是從地面向下挖一個平面為長方形的土坑作為墓室,墓室深度可達2.9米。在墓室的南邊有一斜坡型墓道,長6.85米。盛放墓主人的石棺就在此墓室中。石棺之上便是墓葬的填土,夯土的夯層緻密。
輕輕打開棺板,眼前出現一塊早已殘朽的絲麻織品,長約70厘米寬26厘米~35厘米,厚約3厘米。這件絲麻織品應當是蓋在墓主人身上的被子。輕輕揭去絲麻織品,散亂的人骨和隨葬品便出現了。數量繁多的陶俑,鑲嵌玉石的項鍊,結構精巧的手鐲,形式多樣的日用器具,潔白晶瑩的刑窯瓷器,來自波斯的金銀器皿……琳琅滿目,宛如微縮的人間繁華。清理夯土後,除棺前的墓志銘外,墓室正中放置著一個造型逼真的殿堂式的石棺。
石槨中的宮殿
墓中葬具是一具石棺和一具石槨,兩件石質葬具皆為青石製成。槨長2.63米,高1.61米,寬1.1米,由17塊青石板拼接而成。揭開石槨,一具雕刻精美,堪稱石雕藝術品的仿殿堂石棺躍入眼帘。石棺平面呈長方形,石棺長1.92米,寬0.89米,高1.22米。就是這樣一座看起來僅能容身的石棺,竟被技藝高超的石匠雕刻成了殿堂的模樣。
這座石質的小殿堂為“面闊三間”的九脊形式,棺底基石恰恰就是殿堂的基座。仿殿堂石棺正面間隔3間殿堂的是4根方形門柱。石棺的西壁是這三間面闊殿堂的正面,中心一間被雕成門的形象,門板,門框,門額,門檻一應俱全。在這精緻的石門上甚至還有排列整齊的門釘,五橫五縱分布。兩扇門板中間部雕刻出了門環。門的兩側相對陰刻了兩名身材清瘦,姿態萬方的侍女,右邊侍女手中捧一件長條形的物品;左邊侍女略將臉偏向門側,一手扶著下垂的裙帶。石棺正面的兩間面闊上同樣採用陰刻方式雕刻出有九根直欞的窗戶。
石棺的棺蓋被雕刻成殿堂的屋頂,整個屋頂被精巧地以浮雕的方式雕刻出瓦片,板瓦,筒瓦,甚至檐頭的瓦當上也陰刻出當時最流行的蓮花紋。
出土文物
1957年在陝西省西安市郊一個9歲女童墓室中出土了一件精美華麗的嵌寶石金項鍊。項鍊長43厘米,由28個金質球形鏈珠組成,整條項鍊鮮紅的雞血石、寶藍的青金石交相輝映,再配以潔白的珍珠,在純金的烘托下,顯得格外鮮艷奪目,雍容華貴。同所有未被盜掘的高級墓葬一樣,李靜訓墓出土了大量使人為之驚嘆的隨葬品。
傭是魏晉以來墓葬中常見的隨葬品。該墓中共出土俑84件,分人物俑,獸俑兩大類,它們或置於棺上,或置於棺槨之間。人物俑主要有鳳帽俑,執箕俑,武士俑,文官俑,男侍俑,女侍俑等,俑上或多或少塗有白粉,也施了一些顏色,這樣看起來就更加生動了。獸俑主要有有白瓷螭首雙把雙身壺等。馬,羊,牛,狗,雞,豬等,造型相對於人物俑而言較小,一般長度在10厘米左右。
墓中最著名的隨葬品是一件通體華光閃爍,異彩紛呈的。這條價值不菲的項鍊戴在小女孩頸上,可見是她生前常佩戴的一件心愛飾物。大概由於墓主人是女性的緣故,該墓中出土了大量貴重精美的首飾,如金手鐲,金戒指,衣飾上的金花,銀指甲套,玉釵,水晶頭釵,以及琥珀,瑪瑙,水晶,玉石等不同質地的飾品。除此之外,隨葬品中還有波斯風格的金銀杯和波斯薩珊王朝的銀幣等來自西方的物品。墓中出土瓷器17件,製作精良,白瓷潔如雪,青瓷瑩如玉,皆是隋代瓷器中的上上之品。
墓志銘
隋左光祿大夫歧周刺史李國公第四女石志銘並序女郎諱靜訓,字小孩,隴西成紀人。上柱國幽州總管壯公之孫,左光祿大夫敏之第四女也。族纂厲鄉,得神仙之妙;家榮戚立,被日月之輝。況復淑慧生知,芝蘭天挺,譽華鬢髮,芳流肇悅。幼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既而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澤蘭之天。大業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終於汾陽源之宮,時年九歲。皇情軫悼,撤縣輟膳,頻蒙詔旨,禮送還京,賵賻有加。以其年龍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二庚申,於京兆長安縣休祥裡面萬善道場之內。即與墳上構造重閣。遙追寶塔,欲髣髴與花童;永藏金地,庶留連於法子。乃銘曰:光分婺女,慶合天孫,榮苕比秀,采璧同溫。先標陵淑,早習工言,生長宮闈,恩勤撫育。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窺,銀函霄讀。往從輿蹕,言屆河汾,珠涓潤岸,鏡掩輕雲。魂歸秪閣,跡異吳墳,月殿迴風,霜鍾候曉。砌凝陰雪,檐悲春鳥,共知泡幻,和嗟壽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