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開國少將]

李震[開國少將]

李震(1914—1973),1914年12月生,河北藁城人。1937年8月入黨。1936年參加革命工作,國中文化。1936年12月加入犧盟會辦的山西太原民訓團,為學員。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任山西平定教導5團指導員。1938年7月任冀西遊擊大隊2大隊政治處主任。小說及其改編電視劇《亮劍》中“趙剛”一角的原型。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李震李震
曾就讀於清華大學新聞系,抗日戰爭爆發後投身疆場。

1937年入山西省國民軍官學校,同年加入中共。

1936年參加革命工作。

1936年12月加入犧盟會辦的山西太原民訓團,為學員。

1937年任山西平定教導5團指導員。

1938年7月任冀西遊擊大隊2大隊政治處主任。

1939年10月任太行軍區直屬游擊大隊政委。

1940年6月任八路軍第129師新編11旅32團政委。

1941年11月任太行軍區第4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

1943年1月任129師385旅13團政委。

1944年1月任太行軍區第6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1945年任晉冀魯豫軍區6縱18旅政委。

解放戰爭時期

任太行軍區第6軍分區臨時大隊政委。11月任晉冀魯豫軍區第6縱隊18旅政委。

1947年12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政治部副主任。

1948年5月任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49年2月任2野第12軍副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陸軍第12軍副政委兼重慶警備司令部第1副政委、重慶市總工會主席。

1951年3月,曾紹山、肖永銀、李震率12軍入朝作戰,李震先後任12軍副政委、政委,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4年5月任陸軍兵團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56年8月任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2主任。

1958年4月兼軍區黨委常委。1964年3月兼軍區監委書記。

1964年8月任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黨委常委兼軍區監委書記。

1965年5月-1966年12月任任瀋陽軍區副政委、黨委常委兼軍區監委書記。

1966年9月任公安部常務副部長。

1968年2月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公安部領導小組,成員:謝富治、汪東興、李震、於桑、曾威、施義之、趙登程

1970年6月-1973年10月任公安部革委會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兼管中央專案審查小組第3辦公室。

1972年3月26日謝富治病死,4月李震出任公安部長。

1973年10月在北京身亡。

個人事跡

(圖)李震[開國少將]李震

李震升遷較快。6縱16、17、18三個旅的政委,16旅的張國傳、17旅的何柱成均是參加長征的紅軍幹部,而資歷較淺的李震在12軍一直青雲直上,張、何倆人後來都離開12軍,一個當了濟南軍區副政委,一個任工程兵副參謀長,遠不如李震的知名度。

李震有膽。1947年3月六營集之役,為了不干擾旅長肖永銀的決心,他扣下6縱政委杜義德責令按原計畫進軍獨山集的命令。這個行動非同小可,萬一貽誤戰機,李震將罪加一等。這次打了一個大勝仗,18旅發了“洋財”,俘敵五千,繳獲大量汽車、大炮。

1954年3月李震調任三兵團政治部副主任。臨別前肖永銀道:“我們一起幹了八年,你是個大才,將來可能當大官。”“你很能幹,但有一個缺點,別人誰也不會說,只能我講。你看風向,將來當了大幹部,就危險了!我進一言:政治鬥爭不能看風向。”

背景資料

1968年2月7日,經中央批准,成立公安部領導小組成員中:謝富治、汪東興、李震、於桑、曾威、施義之、趙登程。其中,汪東興是以新的身份進入領導小組,李震、曾威、施義之、趙登程均為1966年至1967年間調入的軍隊幹部。

1969年4月,中央召開“九大”,公安部領導小組7名成員中,謝富治、汪東興、李震3人當選中央委員。此後,公安部的工作,由李震主持。到翌年的6月22日,中央同意國務院當月7日《關於國務院各部門建立黨的核心小組和革命委員會的請示報告》,其中,公安部核心小組由於桑、劉復之、李震、張其瑞、施義之、趙登程、曾威七人組成,李震任組長,於桑、曾威任副組長,公安部革委會由27人組成,李震任主任。

評價影響

李震李震
旅組織科長劉贊平講,他沒有燕趙慷慨悲歌之士的那種豪俠風度,而眉宇間英氣絕倫,穩重如山,喜怒不形於色,對上、下、左、右都十分誠懇周全。蕭永銀旅長對他很敬重,全旅軍政大事以李政委的意志為準。

李政委平時不多說話,話一出口,字字重千斤!他曾講,做人,要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件事也好,一句話也好。宣傳科長楊照臨講,這個政委很出色,文武全才,頭腦清晰,進步快。政治部副主任沈欽堯講,這個政委,恐怕將來能當個大人物。

政治部主任劉昌講:精明過人,是個棟樑之材。他記憶力強,《孫子》十三篇背得很熟。可是他對西方歷史上的著名將帥和戰例則比較陌生。他曾把《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稱為拿破崙的一位元帥。在戰場上,他則容易激動,與平素判若兩人。這位平時文明高雅風度灑脫的政委,也不免大發雷霆,娘的×媽的×,罵得十分激情而熟練。

李震也滑頭。1950年12軍住重慶,軍內颳起一股“改組風”,別人還罷了,這當中就有三兵團副司令員兼十二軍長、政委的王近山。上級派人處理,時任軍副政委的李震頗感棘手,於此案前“金蟬脫殼”,主動向市長陳錫聯申請做重慶市工會主席,副軍長肖永銀只得坐了“陪審人”的交椅。僅管整個事件中肖永銀有心保護“主帥”,無奈兵團政委謝富治親自過問,處理結果讓王近山丟盡了面子。

據1981年的審判資料,謝富治、李震、趙登程製造了“中國(馬列)共產黨”假案,誣陷朱德、陳毅、李富春、董必武、葉劍英、李先念、賀龍、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譚震林、王震等;李震、趙登程製造了“石、聞、宋反革命集團謀害蘇枚” 假案,蘇枚是康生的妻妹,石磊是中央政法幹校副校長,聞伯俊、宋公田是中央政法幹校醫生;李震還秉承謝富治的旨意,準予聶元梓的“揪叛徒兵團”到全國各地查閱檔案。

李震之死

李震李震
1977年3月,根據新任部長趙蒼壁為首的公安部黨組向中央的報告,中央批准了破案組關於李震自殺的結論。在同年12月召開的第十七次全國公安會議期間,公安部向到會的各省、市、自治區黨委負責人和公安局長以及公安部全體幹部,傳達了中央批准的公安部黨組的報告,向會議宣布:李震系“畏罪自殺”。

1973年10月22日,星期一早晨,李震被發現死於公安部機關大院的地下熱力管道溝內,死亡時間初步判定為21日夜間,死亡原因不明。 一位公安部長,竟在文革階級鬥爭觀念繃得最緊的時候死於非命。

經專家技術分析,認定李震系服用大量安眠藥後上吊身亡。由於地下管道低矮,死者雙膝跪地,身體向後仰著,上衣口袋裡還有剩下的一些安眠藥。

熊向暉給對李震的死因,有兩種意見。公安部門勘察認定是自殺,王洪文以及公安部另一負責人卻認為是謀殺。華國鋒主持國務院工作後,這個事情還沒有結論。熊向暉參加了華主持討論這個問題的會議。他發現,華不是坐在那裡聽,而是誰發言,他就站在發言人的後邊聽,既不插話,也不問話。有人說自殺,有人說他殺,就這么說了一夜。之後,他問,還有人要說嗎?沒有,散會。第二次再開會時,他把兩邊的意見歸納幾點,說他殺的有幾點什麼理由,說自殺的有幾點什麼理由。然後,他讓主張是他殺的人再講講他們的理由,接著讓主張是自殺的人反駁這些理由。結果,他殺的理由都被駁倒。最後,華國鋒說:這樣看來,是自殺吧。還有什麼意見?誰也說不出什麼意見來了。

1977年根據公安部黨組向中央的報告,中共中央批准了破案組關於李震自殺的結論。在同年12月召開的第十七次全國公安會議期間,公安部向到會的各省、市、自治區黨委負責人和公安局長以及公安安部全體幹部,傳達了中共中央批准的公安部黨組的報告,向會議宣布:李震系畏罪自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