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李錦全,1926年生,中國廣東省東莞市人。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廣東儒學研究會會長,嶺南理學研究會會長,廣東朱熹學術思想研究會會長等職。
李錦全,1926年生,中國廣東省東莞市人。195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1954年回到中山大學,先後在歷史、哲學兩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歷任中山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哲學系主任,中國哲學史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廣東省哲學學會第三屆副會長。1960年,中山大學哲學系復辦,楊榮國、劉嶸、李錦全、胡景釗、林銘鈞、章海山、黎紅雷、鞠實兒先後擔任系主任。從1978年起,在哲學系開始招收中國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批准設立中國哲學專業博士點並開始招生,他擔任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廣東儒學研究會會長,嶺南理學研究會會長,廣東朱熹學術思想研究會會長等職。
多年來從事中國哲學思想史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個人專著有《人文精神的承傳與重建》、《海瑞評傳》、《陶潛評傳》、《思空齋詩草》、《華嚴原人論》釋譯、《李錦全自選集》、《李錦全自選二集》、《李錦全自選三集》、《李錦全自選四集》。合著《簡明中國思想史》、《簡明中國哲學史》、《嶺南思想史》、《嶺南歷代思想家評傳》、《嶺南文化志》、《春秋戰國時期的儒法鬥爭》、《莊子與中國文化》。參加主編《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綱要》、《中國哲學初步》、《現代新儒家學囊》、《現代新儒學研究論集》、《現代新儒學叢書》。
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從先秦孔、孟、老、莊,漢、唐時期儒家董仲舒、柳宗元、道教葛洪、佛教惠能,宋、明、清時期程朱理學、陳白沙心學、帶有早期啟蒙思想的李贄、黃宗羲、王夫之、戴震,以至近代林則徐、康、梁、孫中山等人的思想均有所論述。195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歷任中山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哲學系主任,中國哲學史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廣東省哲學學會第三屆副會長。專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的研究。主編《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疑難問題探討》,合著《簡明中國思想史》、《簡明中國哲學史》。
職務與兼職
曾先後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和會常務委員;廣東哲學學會副會長;廣東中國哲學史研究會負責人;中山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廣東歷史學會副會長等。
學術理念
“以文史證哲學”
在父親的影響下,李錦全幼年便熟讀唐詩宋詞,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功底。1938年,日寇攻陷廣州、東莞,一直到1942年,李錦全一直閉門在家,“挑燈作伴惟書卷”。這四年,他閱讀了大量古典小說和文史類書籍,“寒燈獨對,孤影相親”的讀書時光,深刻地影響了他後來的中國哲學史研究。
帶著問題意識做學問
李錦全一直注重帶著鮮明的問題意識從事學術研究。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期里,在多種複雜因素影響下,人們往往認為封建專制主義來源於孔孟之道,甚至將兩者等同起來,因此批判封建專制主義就是批判孔孟之道。對此,李錦全撰文寫道:“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形成,固然是以儒學為主體的綱常名教、倫理道德不斷豐富、完善、發展的歷史,但在這一過程中,儒家思想不可能完全實行自我封閉,它不得不接受各家思想的衝擊,在矛盾中融合,在互補中前進;其中,法家在秦漢以後並未因為‘儒、道傳,而墨、法廢’而泯滅,相反仍是封建統治思想的一手,而且根據不同的需要在不同人物的思想上表現出儒法互補的歷史痕跡。”在他看來,“儒法互補”的實質是“儒表法里”、“儒主法輔”,這一整體把握,顯然有助於人們理性地認識傳統中國的文化結構。
“博而後約,雜中求專”
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史學家杜國庠在與青年們談治學經驗時,特別主張“博而後約”。李錦全在此基礎上補充了“雜中求專”。他告訴記者,“雜中求專”可能是自己杜撰出來的一個辭彙,不過這是他自己的實情,“因為說到學問,我確實有點‘雜’,談不上專。”
主要著作
1《現代思想史家楊榮國》,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海瑞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07年版。
3《陶潛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2007年版。
4《李錦全自選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嶺海千年第一相——張九齡》,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人文精神的承傳與重建》,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莊子與中國文化》(合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海瑞集》(上下)(合點校),海南出版社2003、2006年版。
9《現代新儒學研究叢書》(合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出版中。
10《中國哲學史綱要》(合編),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11《中國哲學初步》(合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1996年版。
12《現代新儒家學案》(上中下)(合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13《嶺南思想史》(合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現代新儒學研究論集》(一)(合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15《現代新儒學研究論集》(二)(合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16《中國哲學史》(合編),人民出版社1982、1983年版。
17《春秋戰國時期的儒法鬥爭》(合編),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延邊人民出版社1975年朝文版。
18《簡明中國哲學史》(合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主要研究論文
1、《傳統儒學對公平正義治國理念的雙重效應》,《孔子研究》2010年第6期。
2、《孔子的發展理念與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從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現代轉化》,《孔子研究》2006年第4期。
3、《游酢對佛學的研究會成為程門的罪人嗎》,《中州學刊》2006年第3期。
4、《嶺南愛國主義傳統中的幾個問題》,《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5、《“審判官”情緒的宣洩》,《粵海風》2005年第6期。
6、《從矛盾到與時俱進的丘逢甲思想——愛國與民主思想的雙重變奏》,《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7、《從批判與承傳中走向民主政治——評徐復觀的儒學發展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8、《冼夫人與中國古代民本思想》,《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9、《對洪秀全太平天國歷史定位的商討》,《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10、《從理欲觀的演進看徽州文化與時俱進的一個側面——以朱熹與戴震理欲觀比較作剖析》,《黃山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11、《中國古代“孝”文化的兩重性》,《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12、《徜徉在入世與出世之間——葛洪儒道兼綜思想剖析》,《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2期。
13、《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問題思考》,《嶺南學刊》2003年第6期。
14、《“三綱”與孔孟之道無關嗎——兼論“三綱”如何定位及產生的社會根源》,《學術研究》2003年第10期。
15、《從宗教社會功能的演變看社會主義社會如何發揮其積極性》,《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16、《柳宗元在永州的家國情懷與愛民思想》,《船山學刊》2003年第2期。
17、《如何正確理解“層累造史”理論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廣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
18、《“全球化”與老子思想的當今價值》,《現代哲學》2002年第2期。
19、《太平天國宗教思想剖析——兼論與中西文化的關係》,《東方論壇》2002年第2期。
20、《洪秀全的宗教思想與中西文化的關係》,《學術研究》2001年第11期。
21、《全球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走向》,《現代哲學》2001年第3期。
22、《自由、人權、民族主義的歷史與現實》,《高校理論戰線》2001年第9期。
23、《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學術研究工作》,《學術研究》2001年第8期。
24、《“一國兩制”構想與中華民族凝聚力》,《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
25、《白沙與甘泉在認識方法上的異同——兼對“靜坐”問題的評述》,《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26、《伍庸伯和他的<禮記·大學篇解說>》,《嶺南文史》2001年第1期。
27、《儒家文化與商業文明關係的探索》,《東方論壇》2000年第4期。
28、《也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學術研究》2000年第12期。
29、《矛盾調合 揚棄承傳——朱、陸思想對海瑞影響的個案研究》,《船山學刊》2000年第3期。
30、《對近代中國“愛國主義”問題的剖析——兼論丘逢甲愛國思想的定位問題》,《廣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31、《<太平雜說>的雜說》,《學術研究》2000年第6期。
32、《也談林則徐的“污點”》,《粵海風》2000年第2期。
33、《中國傳統文化對知識分子人生道路選擇的影響》,《南京化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34、《中國近代社會往何處去──對中國社會現代化途徑和方法問題的商討》,《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35、《儒學對文明社會的適應性》,《樂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4期。
36、《歷史的軌跡 時代的展望─—從儒學發展進程看儒學的前景》,《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4期。
37、《從歷史進程看儒學發展前景(論文提要)》,《黃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4期。
38、《鴉片戰爭時期嶺南人士的愛國情懷》,《嶺南文史》1999年第3期。
39、《從開放性與兼容性看嶺南文化的發展歷程》,《嶺南學刊》1999年第2期。
40、《嶺南文化的生成、發展與評價》,《粵海風》1999年第1期。
41、《學術研究的拓寬與深入》,《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42、《論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999年第1期。
43、《從孔、孟到程、朱——兼論儒學發展歷程中的雙重價值效應》,《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44、《中國傳統道德能合理繼承嗎?──兼論傳統道德民族性與時代性的關係》,《東方論壇》1998年第1期。
45、《對慧能改革南宗教義的一點探索》,《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1期。
46、《世紀之交中華文化的前景問題》,《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1期。
47、《朱熹理學的歷史命運與陳獻章的思想關係》,《齊魯學刊》1998年第1期。
48、《愛國主義的時代性與民族性》,《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第3期。
49、《關於“愛國主義”問題的再思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50、《近代愛國主義的歷史進程》,《學術研究》1996年第1期。
51、《孫中山的國情觀》,《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5年第5期。
52、《中國近代史幾個問題評價的再評價》,《哲學研究》1995年第10期。
53、《李贄思想非“離經叛道”說》,《河北學刊》1995年第2期。
54、《對近代中國愛國主義思想的一點認識》,《現代哲學》1995年第1期。
55、《對外開放問題的歷史反思─—學習鄧小平對外開放思想的一點體會》,《廣東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
56、《嶺南江門學派在宋明理學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地位》,《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
57、《為學與做人》,《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第3期。
58、《論周敦頤對儒學哲理化的歷史貢獻》,《中國哲學史》1994年第2期。
59、《論周敦頤對儒學哲理化的歷史貢獻》,《齊魯學刊》1994年第1期。
60、《試論王船山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地位與作用》,《船山學刊》1993年第1期。
61、《試論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哲學動態》1993年第3期。
62、《“為自覺國民性鼓與吹”——評<從自在到自覺>》,《現代哲學》1992年第4期。
63、《儒家文化與現代化關係問題的探索與思考》,《人文雜誌》1992年第5期。
64、《如何理解戴震啟蒙思想的近代意義》,《天津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
65、《湛甘泉哲學思想縱橫談》,《學術研究》1992年第5期。
66、《簡評<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論>》,《哲學動態》1992年第5期。
67、《論我國傳統人生的價值取向及其社會效應》,《中國哲學史》1992年第1期。
68、《關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問題的反思與探索》,《廣東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
69、《洪秀全學習西方思想的歷史評價》,《學術月刊》1992年第1期。
70、《論儒家思想的適應性》,《蘭州學刊》1991年第3期。
71、《從社會向近現代轉型中看儒家思想的適應性》,《河北學刊》1991年第2期。
72、《“兼愛互利”思想與中華民族凝聚力》,《學術研究》1991年第3期。
73、《現代新儒學思潮的歷史評價》,《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
74、《李退溪的人生哲學及其對建設現代精神文明的現實意義》,《浙江學刊》1991年第1期。
75、《中國近代社會往何處去?——對某些青年學生模糊認識的一點澄清》,《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
76、《柳宗元與“統合儒釋”思潮》,《晉陽學刊》1990年第6期。
77、《讀<東坡新論>》,《哲學動態》1990年第9期。
78、《現代新儒學思潮的歷史反思》,《現代哲學》1990年第2期。
79、《儒家思想哲理化的歷史進程》,《學術研究》1990年第6期。
80、《道家思想在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地位》,《哲學研究》1990年第4期。
81、《論退溪人生哲學在儒學中的歷史地位》,《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
82、《正確對待傳統文化道德遺產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係》,《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83、《論陳白沙哲學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中州學刊》1989年第6期。
84、《論儒家人文思想的歷史地位》,《哲學研究》1989年第11期。
85、《論孔子思想的包容性與中國儒學的發展》,《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86、《張九齡思想探微》,《廣東社會科學》1989年第1期。
87、《墨者·學者·革命者——談杜老的為人與治學》,《學術研究》1989年第2期。
88、《從洛學與關學的比較看二程思想的地位》,《哲學研究》1988年第12期。
89、《儒法互補》,《哲學動態》1988年第7期。
90、《論李贄入世與出世思想的矛盾統一》,《江漢論壇》1988年第3期。
91、《試論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政權”的經濟基礎問題》,《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92、《論黃宗羲民主啟蒙思想的歷史地位》,《求索》1987年第5期。
93、《儒家論人際關係的矛盾兩重性思想》,《中州學刊》1987年第5期。
94、《中國儒學與退溪學論人際關係的思想特點》,《哲學研究》1987年第9期。
95、《中國傳統文化與近代解放潮流——讀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與<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學術研究》1987年第1期。
96、《儒家思想的演變及其歷史評價》,《孔子研究》1986年第4期。
97、《老子政治哲學的矛盾兩重性與道家思想的歷史作用》,《學術月刊》1986年第11期。
98、《試論龔自珍思想的兩重性矛盾——讀定庵詩詞》,《浙江學刊》1986年第Z1期。
99、《試論近代中國資產階級哲學矛盾的兩重性》,《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
100、《儒家思想與現代化關係的探討》,《現代哲學》1986年第1期。
101、《李退溪的“天人合一”思想——兼論退溪學對中國儒家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中州學刊》1986年第1期。
102、《從政治實踐中看林則徐的哲學思想——讀<林文忠公政書>》,《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3期。
103、《也談如何認識儒法兩家的思想——再向羅世烈同志請教》,《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
104、《評“以復古為解放”說——讀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求索》1984年第3期。
105、《海瑞哲學思想述評》,《學術研究》1984年第6期。
106、《試論思想史與哲學史的聯繫和區別》,《哲學研究》1984年第4期。
107、《評梁啓超關於教育思想和人才學觀點的重要遺稿》,《學術研究》1983年第6期。
108、《論王夫之歷史觀的內在矛盾》,《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
109、《試論中國封建社會上升時期地主階級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史學月刊》1983年第4期。
110、《楊榮國同志的治史方法及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成就》,《學術研究》1982年第6期。
111、《實事求是評價先秦儒法兩家的思想》,《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1期。
112、《關於莊子的哲學性質及其評價》,《哲學研究》1981年第12期。
113、《當前批判封建主義思想流毒中的幾個問題》,《晉陽學刊》1981年第3期。
114、《論漢代正宗神學奠基者董仲舒的哲學思想》,《學術研究》1981年第6期。
115、《劉節先生的治史態度和方法》,《學術研究》1981年第2期。
116、《對封建社會中有關農民革命幾個理論問題的再商榷——答黃彥同志》,《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
117、《太平天國革命農民思想的再探索——答黃彥同志兼評當前哲學史研究中的一種思想傾向》,《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3期。
118、《鄧析、惠施、公孫龍思想初探——試論名法兩家的思想關係,兼評羅思鼎戰國末期名歸於法的觀點》,《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2期。
119、《提倡照辯證法辦事——批判“四人幫”在史學中的一些形上學觀點》,《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3期。
120、《試論李自成思想——兼與姚雪垠同志商榷封建社會中有關農民革命的幾個理論問題》,《學術研究》1978年第3期。
121、《“盜跖”思想初探——兼論如何看待古文獻中勞動人民的思想資料問題》,《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7年第6期。
122、《試論張居正在哲學上的尊法反儒思想》,《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年第1期。
123、《論法家在中國歷史上的進步作用》,《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