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賡芸

李賡芸

李賡芸(1754—1817),字生甫,又字許齋,號書田。江南嘉定(今屬上海市郊縣)人。系著名學者錢大昕入門弟子。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通六書,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二甲第二名進士出身。官浙江孝豐等縣知縣,所至有惠政。嘉慶二十年(1815)擢福建按察使,署布政使,逾年實授。生甫操守清廉,坐事被誣,慮為獄吏所辱,遂自盡。“方治獄使者至閩,士民上書為賡芸訟冤,感泣祭奠,踵接於門,為建遺愛祠。”《清史稿》卷478《循吏》(三)有傳。著有《稻香吟館詩稿》七卷傳世。

人物生平

李賡芸像 李賡芸像

乾隆庚戌成進士。用知縣,分發浙江,歷補孝平、德清、平湖諸縣。所至悉心撫字,訓士除奸,邑人稱神明。會膺密薦,詔問,巡撫際元復奏,稱為浙中良吏第一。升處州同知,尋擢嘉興府知府。丁憂起復,補福建汀州府,調漳州府。漳州故多械鬥,召里保廉其情,諭以禍福;偶犯之,立為平亭曲直,民大悅,終任遂無斗者。不三年,由觀察而陳臬開藩,駸駸向用矣。性嚴正,敝衣蔬食,率以為常。洊歷監司,自奉乃不異寒儒。所在多惠澤,民感其誠,久而益篤。

初,閩中兩大府與公皆從令長起躋高位,公顧名出其右,且骨鯁,嘗廷諍,以是數與之忤。會甄別,龍溪令朱履中改教職,朱反揭督臣汪志伊誣公婪索,汪不察,遽登白簡,解任質訊。久之,獄不具;志伊必欲實其事,吏迎風指,數加摧辱;公故儒者,素剛,重名節,位尊而見凌,憤激,乃自經死。事聞於朝,命侍郎熙昌、副都御史王引之,馳往復按得雪,抵履中罪,志伊及巡撫王紹蘭皆免職。閩人憐其冤,且酬其惠,迄今祠祀焉。

所著書十餘種,潘文勤得遺稿,彙編為四卷:-,經說;二、三,論國小;四,考證子史金石疑訛。以之附刊。別有《唐五代宋學士年表》,則代竹汀所撰,故收入《潛研堂全書》雲。

詩選

同年張船山吉士(問陶)贈詩奉答

琴鶴風清乏宦囊(尊甫太守公,由邑令起家,累官滇中,家貧甚),人間難覓點金方。《四愁》漫欲追平子,一石偏能守贊皇(相國文端公之封,公曾受先朝賜硯,久而失之,近復歸於君)。不詣貴人非獨懶,肯交吾輩便為狂。禪房揮麈天晴煖,且喜時光近小陽(時寓松筠禪院)。

欲把交情定韓柳,每從詩酒接餘歡。三秋人比黃花瘦,萬里家憐蜀道難。荷插劉伶相伯仲,揮毫宋玉可衙官?出山詩好挑燈讀(君入都近什),離緒纏綿仔細看。

秋日過張船山庶常(問陶)寓

日日尋君繡佛齋,每聽譚往重徘徊。家貧不惜為秦贅,詩好端因號蜀才。五十達官清節在(君自高祖相國而下,曾祖通政使,祖、父皆太守),數枝老圃晚香開。只憐秋漏初添永,鄉夢寒衾夜幾回?

十一月十九日(12月24日)出都,阮編修(元)、張吉士(問陶)、陳戶部(登泰)張大令(時霖)、朱公子(錫經)、洪明經(坤烜)、王明經(澤)相送廣寧門外

再留留不得,相送國門西。杯酒更番餞,詩章次第攜。

百年存縞紵,千里判雲泥。腸斷《河梁》詠,遙山日漸低。

(《船山詩草》卷5《贈同年李許齋(賡芸)》,當作於此時)。

舟中讀張亥白孝廉(問安)船山太守(問陶)昆弟詩集感賦

西蜀古多才,於今不數見。二張生相門(遂寧文端公玄孫),詩名起弱冠。仲子我齊年(同年進士),雲龍金利斷。伯也蹤跡疏,鴛湖才一面。二君交不同。臭味實無間。伯子困公車,其罪不在戰。匹如魯之縞,能拒綦衛箭。多年奉母歸,馬卿久游倦。仲子早通籍,疏狂成拙宦。改官非遷官,但見衙門換(君以檢討為御史,又以迴避改吏部郎中,出為郡守。換衙,都中俗語)。拂衣去東萊,貧守資人爨。兩君少年時,足跡天下半。伯也更南征,朱崖游汗漫。歸僑浣花溪,萱草種庭院。仲子飲大戶,被人稱醉漢。斗酒詩百篇,世人白眼看。仕隱雖相殊,軒輊未可判。吳蜀數千里,緘書論雲雁。望遠不聞聲,奮飛乏舊翰。人生無百年,泡影石火電。驚心徹琴瑟,兄後而弟先。無子尚有母,春暉迫日旰。仲今攢虎阜,秋墳鼪鼯竄。歸殯未有期,何人澆麥飯?浮名數卷詩,魂兮心戀戀。幸得登梨棗,天壤好布散。大山與小山,花鄂而錦段。有此身後名,長夜可旦旦。所欠無行狀,丐人作合傳。季子識余言,了此一公案。

題《船山詩集》後

一別不相見,浮雲十五年。酒無賢聖別,詩尚性靈偏。

好色難成佛,多才定謫仙。剖符吹劍首,蛇足劇堪憐!

張萊州(問陶)僑蘇州,而居停查郎中(有圻)遘難,作此詢之

不獨詩仙又酒仙,韋房未敢傲時賢。錦帆弦管三更月,繡甸鶯花二月天。渲染王維工粉本(謂王孝廉椒畦),推敲張籍和吟箋(謂張明府蒔塘)。後阝成分宅情真厚,短簿祠邊寄一廛(謂查郎中小山)。

莫問彈冠與掛冠,衰年宦興定闌珊。詩同渴驥奔泉水,官似鮎魚上竹竿。鶴唳風前真可駭,燕巢幕上那能安!袖中東海知存否?袖破留將一勺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