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鎮[郯城縣]

李莊鎮[郯城縣]

李莊鎮位於山東省南部,屬魯南重鎮,轄區面積80餘平方公里,人口5萬。坐落風景秀麗的沂河武河之濱,水資源豐富,北部與臨沂經濟開發區緊緊相依,東與臨沭縣,西與羅莊區接壤。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文化,民風淳樸,物產豐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4萬餘畝,其中水果種植面積近萬畝。主要礦產有金剛石、重晶石、礦泉水、,優質黃沙等,其中金剛石的儲量達52375克拉,重晶石儲量為150萬噸。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前進中的魯南重鎮————李莊鎮前進中的魯南重鎮————李莊鎮

李莊鎮位於郯城縣最北部,鎮政府駐地李莊,距縣城32公里。轄42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共4.9萬人。面積74平方公里,耕地3954公頃,林地面積605公頃。東為丘陵,西為沂、武河沖積平原,205國道縱穿南北,曹李公路橫貫東西。全鎮村村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調頻廣播、戶戶通電,國際網際網路已進入農民家庭。礦產資源以金剛石、重晶石、礦泉水為主。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大豆、棉花、黃煙、桑柳為主。林果以蘋果、鮮桃、西瓜為主,示範推廣了大棚油桃、大棚櫻桃,建成千畝桃園風景區。畜牧業以雞、豬、牛、羊為主。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全鎮已初步形成鋼木家具、條柳紡織、建築印刷、夾芯板材、車木錘柄、果菜脫水、麵粉加工、絲織地毯、五金工具、精細化工等十大主導產業,西唐莊村被譽為“魯南鋼木家具第一村”。李莊鎮自古為商賈重鎮,農曆五、十逢集日,正月十五逢古會。鎮內現有中學2處,國小21處。縣第二人民醫院設在鎮駐地,其它衛生機構8處。有文化站、文明圖書館和新華書店等文化設施,其中文明圖書館藏書量近3萬冊,是全市最大的鄉鎮圖書館。199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4億元,農業總產值7500萬元,工業總產值1.1億元,財政收入26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1元。

李莊相傳建於春秋時代,時稱太平莊。孔子赴郯曾路經該村。據《沂州志》記載,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因李姓興旺,改名為李家莊,簡稱李莊。清康熙年間設有驛站。因靠沂河,明、清兩代,常有過往貨船停靠於此。1958年2月撤區並鄉時,為李莊鄉駐地,同年9月為公社駐地。1984年4月,為李莊鎮人民政府駐地。現有2143戶、7560口人。

歷史文化

古代有明朝萬曆年間的文學家、書法家周京,字野王,出生於李莊鎮李莊二村,當時有“家無野王字,不稱仕宦家”之說,現存於李莊二村的探花林和周探花墓就是紀念周探花而修建的,被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對象。現代有孔憲鐸朱振民等這樣的傑出代表。美籍華人孔憲鐸先生,祖籍李莊鎮李莊二村,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他從小背井離鄉,輾轉上海、香港等地求學,最後成為世界知名學者,曾先後擔任過美國馬里蘭大學副校長、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等職,現被聘為臨沂大學名譽校長、郯城四中名譽校長,並在郯四中設立了孔氏獎學金,建起了孔氏圖書館,為李莊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香港順龍高爾夫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朱振民先生身在異地,心繫桑梓,先後投資200多萬元,整修了家鄉道路,興建了幼稚園、敬老院,為李莊的公益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早在明末清初就是商賈重鎮,有“南碼頭北李莊”之說,是當時許多船隻經沂河至大運河的必經之地,到現在鎮駐地還能找到當時留下來的“商行”、“店鋪”的遺址。李莊鎮也是兵家必爭之要地,淮海戰役中的一個殲滅戰曾在李莊發生,毛澤東在淮海戰役的作戰電報中,對李莊鎮的戰略位置給予了重要批示。同時,李莊鎮也有重要的水利樞紐,分沂入沭閘、江風口分洪閘在農業生產和抗洪防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江風口分洪閘是50年代由蘇聯援建的,其題名是由時任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舒同題寫的。

自然地理

郯城縣李莊鎮郯城縣李莊鎮

李莊鎮位於河東羅莊、臨沭三縣區交界處,是郯城縣的“北大門”,距臨沂市政府30公里,面積74平方公里,下轄31個村,人口5.1萬人,耕地4.9萬畝,北緯36°6′,東經118°52′,地質構造簡單,地貌皆平原。
李莊鎮地理位置優越,205國道貫穿越全境,村村通工程使各村間形成南北貫通的公路網。東臨膠新鐵路,臨沂飛機場位於北部20公里,是東啟東海,南連江蘇的交通樞紐。蜿蜒流淌的沂、武河水在這裡交匯,而沂、武河上的國家治淮重點工程——江風口分洪閘、國家大型分沂入沭河水利工程——劉道口樞紐工程、國家重點水利工程——李莊攔河閘都座落於該鎮,已成為著名的水利景點。
李莊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具有氣溫適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均降水量為950毫米左右。
李莊鎮經濟發展迅速,以鋼木家具、柳編、織布、板材、麵粉、化工、五金錘柄等為主的支柱產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初步建成鎮東民營經濟項目區、西唐莊鋼木家具項目區、諸葛店柳編製品項目區三處民營經濟特色優勢產業聚集區。西唐莊鋼木家具項目區已成為魯南蘇北最大的鋼木家具生產基地。
李莊鎮,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經濟發達,人口密度高,是戰爭時期敵空襲重要目標,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當年毛澤東主席在指揮孟良崮戰役的電報里曾專門圈注過。

鄉鎮發展

李莊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長作文章,依託臨沂經濟開發區,農業生產按照“北菜、南柳、西林果、東糧油”發展規劃,全力打造臨沂市民生活服務基地,實現了“萬畝瓜菜、萬畝杞柳、萬畝林果、萬畝糧油”生產規模。在發展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上,按照膨脹民企規模,培植支柱產業的“興工強鎮”戰略,全鎮培植髮展起鋼木家具、五金化工、車木柳編、麵粉加工、果菜脫水、輕紡地毯等10大支柱產業。小城鎮建設圍繞“東部抓開發,西部抓改建,一街貫南北,兩翼齊發展”總體規劃,建設起新市街、中心街、205國道商業街三條商業街,其中205國道商業一條街成為臨郯中間地段的現代物流配送中心。

精神文明建設、計畫生育、社會治安、黨建等項工作均取得了可喜成績。被中宣部、國家人口計畫生育委員會授予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鄉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鄉鎮、平安創建工作先進鄉鎮和社會文化工作先進鄉鎮,被市委命名為“五個好”鄉鎮黨委,連續八年保持市級文明鄉鎮榮譽稱號、連續兩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平安創建先進鄉鎮、招商引資先進鄉鎮、連續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鄉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城鎮建設重點規劃先進鄉鎮,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鄉鎮、招商引資工作先進鄉鎮、平安創建工作先進鄉鎮、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鄉鎮等。

名優特產

李莊鎮沃土李莊鎮沃土

歷史悠久,吃的自然豐富。特色吃的:稀飯有糝,加雞、牛、羊肉的稀飯,很有西域特色;麵食有馬頭朝牌,朝牌分有芝麻和無芝麻兩種,各有風味。據說,這朝牌是由新疆囊轉來的,我吃朝牌好多時候是不用菜的;郯城煎餅雖然名聲不如沂蒙煎餅,但是由於郯城煎餅的做法不同於沂蒙山里,所以口味獨特,北邊山里烙煎餅用板或是用麵團在熬子上滾,烙出的煎餅乾脆,郯城本地的煎餅是用竹劍烙的,就是象劍一樣的竹片在熬子上攤,烙出的煎餅軟、韌好咬香甜,郯城境內以楊集煎餅最為有名;在鄉下逢集時還有地方小吃菜丸子,肉丸子,還有油煎包;全國獨一份的特色食品是蜜汁銀杏,雖然外地有做的,但色香味與郯城做的相差太遠了,正宗蜜汁銀杏要數郯城縣招待所作的,果脆汁甜,汁甜而不膩,外地做的大都果綿,汁膩,主要原因是外地用的銀杏果大都是罐頭果,不新鮮,做蜜汁時用澱粉的量把握不好,火候也沒把握好。另個郯城早餐油條、豆汁很好;郯城崔家燒雞是近百年的老店。菜有臭豆子、黑鹹菜,特別是黑鹹菜那是醃、曬、烀多少工序,特別是烀,要幾天幾夜的工夫直到烀出特殊的香味才算成。衍生出豆子炒雞蛋、黑鹹菜炒雞蛋;還有李莊醋溜沂河魚、南邊鄉的小魚炒辣椒、辣椒炒小蝦、辣椒炒雞蛋,用這些小菜卷上煎餅,別提那多美味,吃起來不會覺的飽;李莊鍋餅,大如磨盤,外硬內軟,越咬嚼越香甜;還有一種千層餅,鬆軟可口,可能是由花捲工藝轉過來的;其他面、餃、米飯不算特色了,只是郯城大米我吃起來,不比泰國米差,可能還要好,有獨到的香味;當然隨著改革開放,縣裡也有西洋餐館,只是我沒去過。我到外地對一些特色小吃,有條件就愛償償,這樣對一個地方會有更深的了解,希望朋友也多多償償郯城特色食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