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1823~1864)
正文
太平軍後期統帥。原名以文。廣西藤縣人。出身貧苦農民家庭。早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鹹豐元年)參加太平軍。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今江蘇南京)後,歷任軍帥監軍、檢點、地官副丞相等職。1856年春,隨燕王秦日綱解鎮江之圍,大破清軍江北、江南大營。天京事變後,駐守桐城,晉升地官正丞相。1857年春,與陳玉成等擊敗圍城清軍秦定三部,北上六安、霍丘,會合捻軍,力固皖省。1857年夏秋,石達開與洪秀全決裂,李秀成雖屬其部,仍跟隨洪秀全。他與陳玉成在安慶會商整頓太平天國朝政。會間,被洪秀全任為副掌率,與陳玉成等同主軍政。不久,因犯顏進言洪秀全"定製恤民,申嚴法令","擇才而用","仍重用石達開,不用安、福二王"(洪秀全長、次兄),被革職削爵,後經朝臣力諫得復。1858年,為後軍主將。8月,與陳玉成等會議於安徽樅陽鎮(桐城縣東南),訂約會戰,以解天京之圍。9月,與陳玉成合力,在江北烏衣、浦口等地大敗清軍, 再破江北大營。11月,在安徽三河鎮(桐城縣東北),配合陳玉成部全殲清布政使李續賓部湘軍。次年冬,封忠王。時江南大營重圍天京,遂與洪仁玕制定"圍魏救趙"之策,於1860年春領軍連下安徽廣德,浙江安吉、長興等地,一舉攻下杭州;當江南大營分兵往救,即間道馳還,在安徽建平大會諸將。發數路軍分進合擊,5月再破江南大營。鏇乘勝東下,攻占常州、蘇州、嘉興、松江等府的絕大部分州縣,建立蘇福省(蘇州為首府),為太平天國開闢了新的重要基地。8月,進軍上海,但由於對外國勢力存在幻想,遭到英、法侵略軍突然攻擊,被迫退兵。之後整頓鞏固蘇南地區,致力恢復生產和社會秩序。
1860年9月,太平天國部署二次西征,打擊湘軍、會攻武漢,以陳玉成、李秀成軍為江北、江南兩支主力。然李秀成銳意經營蘇南,進兵遲緩,至次年6月才入湖北武昌縣(今湖北鄂城),致使會師陳部失期。後引軍東返,與侍王李世賢合力進軍浙江,年底攻占包括杭州在內的浙江大部分府縣,使蘇浙太平軍占領區聯成一片。1862年1月,分兵由蘇、杭再攻上海。經與外國侵略軍反覆激戰,一度進抵上海城下。6月(同治元年五月),洪秀全嚴令其回援天京。遂於10月會師二十萬,進攻天京城下湘軍,大戰四十多天,不能得手。12月,奉命北渡長江,發起"進北攻南"戰役,但屢戰失利,損折大半,於次年5月從皖北六安州(今安徽六安)折返。時曾國荃部湘軍攻占天京城外要塞,李鴻章淮軍和左宗棠部湘軍相繼攻入蘇南、浙江腹地,李秀成受任真忠軍師,往來天京、蘇州之間,圖挽危局,但已無能為力。年底蘇州失守,天京形勢日岌,提出讓城別走,即放棄天京,轉移江西,再入湖北,與扶王陳得才部匯合。但被洪秀全拒絕。後雖率軍民奮力固守天京,終因援絕糧盡, 於1864年7月19日失城。城破時,保護幼天王(洪秀全長子洪天貴福)突圍,混亂中失散被俘。8月7日(七月初六)被曾國藩殺害。
李秀成被俘後曾親書供狀數萬言,述及太平天國歷史及其得失,提出"收齊章程",為敵出策招降太平軍。史學界據此而對其晚節有不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