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李敖評傳
圖書信息
作者:陳才生 著
出 版 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版次:1
頁數:全2冊
字數:700000
印刷時間:2011-1-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511502780
包裝:平裝
推薦語
在當代中國,在中國的台灣,的的確確堂堂正正地走過這樣一位血肉之軀。
他是午夜長考的思想者,是文不檢束的”狂叛品”,是鐵面無情的“介錯人”。他那風捲殘雲般的氣勢,“說大人以藐之”的氣魄, “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節,舌戰群“小”的氣度,都一一為歷史留下了雄證。在舉世滔滔、眾神默默的時代,他以其特立獨行的人格、縱橫捭闔的文風、高瞻遠矚的思想、經世致用的理念,為新時代文人立下了難以逾越的高標。
內容簡介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李敖是一座孤峰。
作者簡介
李敖 1935年生於哈爾濱,1949年赴台。1960年代因”中西文化論戰”馳名台灣文壇,1980年代辦報、辦刊,每月一書十年不斷,揭批當時的國民黨統治,左右島內政治選情,被西方傳媒稱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1990年代步入大學、現身銀屏,成為海內外知名的現代思想傳播者。2000年獲新黨提名參與台灣地區領導人競選,回響“一國兩制”,極力推動兩岸的溝通與融合。2004年當選台灣地區“立法委員”,全力抗阻台灣軍購,呼籲維護兩岸和平。一生兩次因政治系獄達六年兩個月、被軟禁十四個月,出版著作百餘種,雜文《傳統下的獨白》、 《獨白下的傳統》、散文《李敖自傳與回憶》、傳記《胡適評傳》、《蔣介石研究集》、小說《北京法源寺》、《上山·上山·愛》、劇本《紅色11》皆為其代表作。
目錄
上冊
李文序
作者序
第一章 童年,少年
一 “流民”後裔
二 他嚮往“偉大驚人”
三 顧維鈞的故事
四 行為“古典”
第二章 迷亂中的憧憬
一 困學中的成績
二 神交梁啓超
三 拜訪錢穆
四 結識嚴僑
五 走近胡適
六 暗戀羅君若
第三章 台大:沉淪與嬗變
一 喪禮改革:“平生最得意的一次經驗”
二 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
三 自省,痛苦中的嬗變
四 姚本師,“不拒曲木”
五 殷海光,“他沒有多少好吸收?”
六 胡適:“你簡直比我胡適之還了解胡適之”
第四章 軍隊:“生命里摻進了新的酵素”
一 “想過一段新生活”
二 “看到你,什麼痛苦都飛了”
三 “偏要驚人過一生”
四 “人間總被思量誤”
五 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
第五章 驚鴻一筆震江湖
一 從“四席小屋”到新店山居
二 嚴僑沒有死
三 兼職“開國文獻會”
四 情系花蓮
五 入主《文星》
第六章 文星風雲(一)
一 誰是文化的播種者
二 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
三 從“全盤西化”到“充分世界化”
四 炮轟高等教育
五 為文學開窗
第七章 文?風雲(二)
一 論戰胡秋原
二 《胡適文選》案
三 狀告徐復觀
四 要人約見
五 拉孫陵“下水”
六 《文星》被封
第八章 星沉海底
一 退出《文星》,朝野雙殺
二 商海謀生,義助殷海光
三 主辦《文風》,涉足演藝圈
四 “大力水手”事件,義助柏楊
五 情場多變幻,紙上羅曼斯
六 跟監十四月,與警總鬥智
第九章 漫漫長夜
一 從保全處到仁愛莊
二 匪諜·偷·流氓
三 難友情深
四 智者的微笑
五 給女兒的信
後記
本書初稿完成於2003年。當時,在新華出版社賈允河博士促成下,以《李敖這個人》為書名問世,該書記錄傳主的時間止於2000年。
由於當時的諸多局限,李敖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後的活動資料十分有限,造成了《李敖這個人》一書在內容上的諸多遺憾。尤其是到2004年,李敖當選台灣“立法委員”之後,其政治、文化活動愈加頻繁。他除了在台灣多家電視台進行思想傳播活動,還多次在大陸中央電視台主持節目,宣傳其政治理念和文化思想,並與鳳凰衛視簽約,主持了長達735集的“李敖有話說”節目。產生巨大影響。2005年,他走訪北京、上海等地,進行了為期12天的“神州文化之旅”,在大陸掀起一場“李敖鏇風”。2000年以來,他的文學創作也有了很大進展,繼《北京法源寺》之後,又相繼出版了長篇小說《上山·上山·愛》、《紅色11》、《虛擬的十七歲》及紀實作品《李敖議壇哀思錄》。這一系列活動和創作,如果不能體現在他的評傳當中,實在是一個重大的遺憾。
2009年暑期,人民日報出版社的朋友陳志明來電錶示希望能將《李敖這個人》再版,我提出還是進行修訂和增補之後出版更好,他欣然同意,於是我對原書多處進行了刪改和增補,充實了大量新的資料和論據,並續寫了第14章到第19章約20多萬字的篇幅,將傳主的活動時間延續到了2009年8月。這也許是現今的“李敖傳記”中涵蓋歷史最長的一部了吧。
在本書的資料蒐集與撰寫過程中。有許多學術前輩和朋友給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幫助。恩師曾祥芹教授赴香港講學期間亦不忘為我購買資料,山東記者劉鐵飛在濰坊發現《李氏族譜》之後,特邀我到濰坊一同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文化考察,並將他收集到的李敖資料贈送於我,其情殷殷難以忘懷。我的學生侯軍義在深圳電視台“直播港澳台”欄目做記者,為我提供了大量有關李敖的信息和書刊。另一位學生葛瑞華在北京師大工作,亦將《李敖大全集》(大陸版)刪略部分複印寄來。還有在杭州讀書的香港學子許驥,他不僅多次來信與我探討李敖的思想,還從香港購買了李敖最新著作贈我。如此幫助,甚是感念。許多學生和朋友,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信念和理想,毫無保留地為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沒有這些見過面和沒見過面的朋友們的幫助,許多第一手資料都很’難得到,這也是我永遠不會忘卻的人間深情厚誼。
2009年10月,李文博士熱情地審閱了本書書稿,並向她的父親“匯報”了本書的情況。素有“資料大王”之稱的李敖先生立即說:“我知道這本書(按:指初版《李敖這個人》一書),作者的寫作態度還算嚴肅。”於是,李文博士欣然命筆,為本書作序。過去只知李文以打官司聞名,沒想到她的文筆也出手不凡。讀著那疏朗雋永遒勁有力的文字,有一種秋水文章不染塵之感,“乃父之風”,於斯見矣。尤其令人感佩的是,她對本書作者表達了充分的尊重,“怎么寫是他的事,我不能參與意見左右他的寫作”。(李文與本書責編的談話)這種大度和包容、信任和期勉,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
自從1995年我發表第一篇研究李敖的文章至今,已有15個春秋。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對李敖現象的研究上,在發表了20餘篇學術論文的同時,出版專著兩部,編輯內部教材一部,完成廳級和校級課題三項,並堅持不輟地在供職高校開設了“李敖研究”、“李敖與台灣文化思想”等專題課,進行過多次關於李敖研究的學術報告,將李敖思想引入大學講堂,在學生中產生一定影響。本書的完成就是筆者長期積累的一個成果。但儘管如此,仍然會有許多第一手資料未能得到,加上本人才疏學淺,書中謬誤之處自當不少。還望讀者同仁及大方之家不吝賜教為盼。
是為記。
陳才生
2010年3月6日於殷都
序言
愛因斯坦讚美聖雄甘地說:“後代的子孫,很難想像,在我們這個時代,曾經走過這么一位血肉之軀。”本書的寫作目的,旨在告訴讀者諸君,在當代的中國,在中國的台灣島上,的的確確堂堂正正地走過這樣一位血肉之軀。
他像一道閃電、一聲霹靂、一陣颶風,撕裂了天穹、照亮了天幕、撼動了天庭。他那風捲殘雲般的氣勢,“說大人以藐之”的氣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節,舌戰群“小”的氣度,都一一為歷史留下了雄證。
他是午夜長考的思想者,是為文不檢束的“狂叛品”,是鐵面無情的“介錯人”,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圓一個偉大而遙遠的夢——一個文人學者的思想家之夢。
李敖,在走上文壇之初,毀譽就與之形影相伴。或言他狂妄、媚俗、貪財、好色,或言他崇高、正直、俠義、溫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應了當年的一句老話——“名滿天下,謗亦隨之”。
這也許要歸咎於他那毫不掩飾的玩童個性——張揚、率真且暴露,憤世、玩世且罵世。他毫無忌諱地把自己的日記、情書、家史、私人信件以及與世人的恩怨情仇都一一發表,使自己成為一尾玻璃缸里的金魚,讓心理幽暗者在滿足了窺視欲的同時,也得到了揪長揭短的“證據”。他“以直報怨”、快意恩仇的性格,老虎般的兇猛、狐狸般的狡詰,又讓許多人如鯁在喉、無可奈何。於是,有些人,為了迎合讀者的獵奇心理,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對其性格上的狂野刁蠻和多變情事鋪張演繹,在扭曲變形的誇張渲染下,李敖成了一個文痞、獵色者、混世魔王。
真有如瞎子摸象,許多人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條粗腿、一個長鼻、一根短尾,甚至只是一個假象,便各執一端、眾說紛紜,以致摸錯了象,其實與大象一點也不像。
作為一名白色恐怖下的倖存者,李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與他同代的文人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飽受政治迫害,依然不屈不撓、屢挫屢戰,辦雜誌、辦報紙、人政界、上媒體,通過種種方式向邪惡的黑暗勢力鬥爭;也沒有一個人能像他那樣在雜文、小說、戲劇、散文、詩歌、政論等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績和突破,在台灣乃至在大陸文壇都產生較大的影響;更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既是作家、思想家、歷史學家,又是報人、出版人、演講人、維權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並且參與了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2007年的台北市長競選。在2004年被選為“立法委員”;當然也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敢於在“台獨”勢力的高壓下力排眾議、公開宣揚“一國兩制”、大談祖國統一大業,暢言民主自由與國家的富強……這種才華、這股膽氣、這番卓識、這等境界、這場拍案驚奇、這段赤子心路,正是他的可貴與偉大之處。
在中國現代文化的流變中,李敖現象並非一個孤立的個體和歷史的偶然,而是中西文化交匯、古今思想碰撞在一個特殊時代、一個智慧大腦中奇特反芻的結晶。沿波討源,在李敖思想的來路,依稀可辨一行行、一列列古聖先賢的身影:老子、孔子、墨子、司馬遷、阮籍、嵇康、陶潛、王安石、蘇軾、李贄、顧炎武、王陽明、呂坤、李顒、曾國藩、康有為、譚嗣同、梁啓超、章太炎、黃侃、王闓運、汪中、胡適、陳獨秀、魯迅、孫中山、毛澤東……蘇格拉底、伏爾泰、貞德、富蘭克林、左拉、王爾德、蕭伯納、海明威、羅素、易卜生、海耶克、杜威、甘地、邱吉爾、傑佛遜、林肯、戴高樂、巴頓……那裡有中國傳統文人的人格光華,有西方自由志士的民主精髓,有政治家的抱負,有思想家的智慧,有文學家的浪漫情懷,有歷史家的鐵面無情,人類精神的光芒通過他的大腦折射。散放出一道道耀眼的光暈,色彩斑斕,異象紛呈,使人在驚心動魄之中,在醍醐灌頂之下,在茅塞頓開之後,感受到一位智者獨邁千古的魅力。
在大陸人的思維中,由李敖的鬥爭精神,難免會聯想到幾十年前的魯迅。雖然李敖對魯迅頗有微詞,但不同的個性里卻有著某種相似的品質——即鬥士的精神和不屈的靈魂。魯迅像一位衝鋒陷陣的戰士,橫眉冷對、愛憎分明,即使孤軍奮戰,也大義凜然、在所不辭,給人一種悲劇感。李敖也是一名戰士,但更像是一位“鬥戰勝佛”,他在憤世嫉俗批判黑暗的同時,加入了更多的挑逗、戲謔和嘲弄,使對方不僅受傷,而且受辱。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戰鬥,使他的人生充滿了喜劇色彩。可以說,在整個20世紀的文化發展史上,魯迅的“莊”與李敖的“諧”,為這一段歷史做了最漂亮的開場和收場。
就筆者所知,中國大陸已有十餘部李敖的傳記和評傳問世,表明了社會對李敖現象的關注。著名編審王信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對一位在時代風雲里曾經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傳記和評傳是可以出版不止一種的,後來者只要有所前進,有所增添,有所開拓,就是值得出版的,也會為學術界所歡迎”。筆者正是懷著這樣一種心情從事李敖傳記的寫作的。如何才能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有所前進,有所增添,有所開拓”?筆者在書中作了若干努力。
一、李敖是繼胡適、殷海光之後自由主義文人的一個典型,他的成長離不開風雨如晦的苦難時代。也離不開中西文化相激相盪中的掙扎與革新,更離不開現代知識分子為反抗封建主義追求民主自由而進行的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鬥爭。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描繪李敖的人生,也是在描繪一段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一個西風東漸、時潮疊出、雲龍契合、覓新求變的時代,地點場景或有不同,但其典型意義不言自明,它是中國人走向現代文明的光輝燦爛的一頁。
二、李敖自少年時代受到自由主義思想的濡染,一路走來,終生不悔,本書在結構上亦以其思想的成長與情感變化為經,以其創作實踐和社會活動為緯,勾畫出其七十多年的人生畫面。鑒於傳主的人生多變、思想龐雜、社交光怪陸離,筆者在敘述他的成長曆程時,兼顧對其思想情感進行多角度的梳理。到本書後半部分,由於他的生活漸趨穩定,故其社會活動和創作的介紹分析便占了相當篇幅。總之,在傳與評的結合上以敘為主、以評為輔,敘以畫龍、評以點睛,力求做到內容詳實、重點突出。
三、由於時空流轉,任何自傳和回憶都可能發生某種程度的失真,《李敖回憶錄》、《李敖快意恩仇錄》等自傳作品也不例外。因此,為李敖作傳,決不能僅限於一部《李敖大全集》,否則就有可能“李敖步亦步、李敖趨亦趨”,被某些“表象”所迷惑,流於被動和浮躁。筆者在撰寫過程中不僅參閱了李敖已出版的全部日記、書信等原版作品,而且訪問了國內數所大學的港台資料室、中國社科院圖書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遍尋旁證材料,如梁啓超、胡適、張競生、殷海光、王爾德、羅素、易卜生、蕭伯納、海耶克等人的著作,胡因夢的回憶錄、林毓生的書信集,王尚勤、李文、李珣、肖孟能、王曉波等親友故舊的回憶文章,以及錢穆、胡秋原、徐復觀、侯立朝、柏楊等與傳主相關人物的著作和研究資料,對許多材料進行了嚴格考證,最大程度地保證了人物思想歷史的客觀和真實。2007年,筆者還專程前往山東濰坊,圍繞“李氏族譜”的發現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訪問。對李敖家族的歷史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因此,本書傳的部分,既非李敖自傳的改寫或縮寫,又非憑空虛構和想像,而有筆者對傳主歷史的整體認識,全書要呈現出的是一個思想家的李敖、文學家的李敖、歷史家的李敖,這才是李敖的真價值。所有材料的取捨都緊緊圍繞這一主線展開,在選材上只取與主線關係較大者,包括個人情感生活人事糾紛亦復如此。以此追求人物思想脈絡的清晰可辨和人物形象的真實典型。
四、由於體裁所限,本書把重點放在傳的部分,力求內容詳實,對李敖的行為及思想變化的心理原因,進行重點分析,而對其作品的評價則力求簡明。李敖作品卷帙浩繁,已出版近兩千萬言,幾乎涉及到各類文體,如小說、散文、詩歌、戲劇、雜文、政論、書信、日記、隨筆、札記、序、跋、語錄等等,極具研究價值。筆者擬另書討論,本書只是對其中重要部分作簡要的評述。
五、在確保歷史真實的基礎上,力求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可讀性。使讀者既能看得懂,又不看得困。
以上幾點,是筆者在撰寫本書時的“別有用心”所在。能否如願以償,還有待讀者諸君的檢驗。
李敖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且是史傳寫作的大家,他的《胡適評傳》、《蔣介石評傳》等等,都堪稱傳記創作中的典範。他責己嚴、責人亦嚴,想像著在他眼中,本書離真正意義上的“傳”,一定還相差遙遠。據李文博士講,李敖在談到筆者舊作時,將其劃人“嚴肅”一類,可算是一位史學大師對後進的一種殷切期望和莫大的勉勵。
是為序。
陳才生
201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