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性敏

李性敏

所學專業:水利專業 【作者單位】: 【作者單位】:

百度名片

姓名:李性敏
民族:漢
性別:男
出生年月日:1926年5月26日
籍貫:內蒙古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員
參加工作時間:1953.7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技術職稱:高級工程師
所學專業:水利專業
從事專業:水利專業
工作簡歷:1953.7---1953.12 在中央水利部二務司土保持科工作;1954.1---1989.11 在哲盟水利局工作。內蒙古通遼市科學技術協會
著作及代表作具體說明:論文《鹽土、鹼土和鹽鹼土的改良》
《滯洪污地工程總結》刊載《內蒙水利》期刊上。

專家簡介

李性敏,生於1926年5月26日。祖籍河南,現居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為內蒙古通遼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水利部專家。其於1953年畢業於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1953年7月份進入中央水利部參加工作,為中央水利部二務司土保持科的高級工程師。1954年為回響國家的政策要求不遠萬里來到當時比較落後的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進行開荒拓展。在通遼市哲盟水利局期間,帶領專家工作組克服重重困難在當地興修水利,為通遼修建了當地第一個大型水庫和周邊大大小小的多座。為當地的發展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由於當時精通英語還為通遼的一些企業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話說當年通遼的企業工廠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進口了一批機器設備,但當時所有的器械的使用說明勻為英語文字,加上當時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的原因,導致不會使用,這可難倒了管理人員。最後通過介紹找到這個清華大學畢業的才子,最後通過李性敏的翻譯成中文,這才解決了問題。企業為了回報李性敏先生還給了一筆當時可觀的報酬,但被李所拒收。李性敏先生的助人為樂精神後被當地媒體報導,成為當時佳話。現為內蒙古通遼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水利部專家顧問。

李性敏的代表著作

鹽土、鹼土和鹽鹼土的改良
李性敏
【摘要】:正完善的土地耕作方案,必須著重強調防止這類土壤的形成。已經發生這類問題的土地耕種之前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才能收到良好的種植效果。許多土壤改良方案的造價是很高的,選擇方案時要進行方案比較。土壤改良,必須保證有可靠的經費來源。在制定的灌溉計畫中,必須把由於管理措施不良和缺乏完善的排水條件而引起這類問題發生的情況考慮進去。
【作者單位】
【關鍵字】改良土壤土壤改良鹽鹼土交換性方案比較排水條件淋洗水鹽土淋洗曲線可溶性鹽
教來河滯洪淤地工程總結
李性敏
【摘要】:正一、概述教來河是西遼河的一條支流,上源在昭烏達盟敖汗旗境內,屬遼西山地向遼河沖積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區。流入哲盟以後,中游經過一段沙丘草甸區,下游進入遼河沖積平原,在通遼縣境匯入西遼河幹流。河道全長559公里,總流域面積12863平方公里。流域面積中,山區面積629平方公里,丘陵區面積3899平方公里,平原面積8335平方公里。據資料記載,自1957年至1979年間,流入哲盟的年平均逕流為1.312億立米,年平均輸沙量折合751萬立米。河流
【作者單位】
【關鍵字】滯洪區淤積層泥沙顆粒淤地河道丘陵地區大洪水引水口甸子丘陵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