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緣
(1897.2.9~1959.12.26)原名李國棟,江蘇省南京市人,圖書館學家、目錄學家,畢生從事圖書館事業。6歲入私塾,12歲讀金陵中學附屬國小,既而又升入金陵中學。辛亥革命時,他率先剪去髮辮,以示反抗清朝政府。1915年,考取金陵大學文理科。1920年(一說1919年)畢業於金陵大學,任金陵大學圖書館管理員。1921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圖書館學校和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學習,1925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學位。留學期間,經濟是一個很大的困難,1922年至1924年,連續三個暑假都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做中文編目工作,是美國圖書館協會會員。徜徉於世界最大規模之一的圖書館,他不無感慨地在國會圖書館訪客留言簿上寫道:“與其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1925年回國後,曾任金陵大學教授、圖書館學系主任、圖書館西文編目部主任、圖書館館長、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史學部主任。同年參加中華圖書館協會籌備工作。協會成立後,任副執行部長,編目委員會委員等職。1927年籌建的金陵大學圖書館學系,使金大圖書館成為當時的東南知識重鎮和圖書館人才基地,是我國最早的圖書館學系之一。1929年負責籌辦在金陵大學召開全國第一次圖書館學年會,親自計畫出版了第一份全國性圖書館刊物《圖書館學學刊》。在
1928年
初南京政府成立後召開的全國教育會議之際,發表了《全國圖書館計畫書》。他是中華圖書館協會創始人之一,當年積極參加“索引運動”,積極參與並提出《通知書業於新出版圖書統一標頁數法及附加索引案》、《編纂古書索引案》、《編制中文雜誌索引案》以及《中華圖書館協會應設法編制雜誌總索引》等多項索引議案,長期支持我國索引事業。1928~1930年任東北大學圖書館館長。“九一八”事變後返回金陵大學任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教授。1939年起任研究所主任。1948年後任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直至去世。論著有《圖書館學》、《中國圖書館事業十年來之進步》、《藏書樓與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之組織》、《民眾圖書館學》、《圖書館建築》、《安東乃潘尼西傳略》、《雲南書目》及未完稿《西人論華書目》等70多種,當時在全國均有極大的影響。其中《雲南書目》一書,先生傾力頗多,出版於1937年抗戰前夕,共收錄資料3000多種,其中外文資料700多種。這本書目收錄齊全,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著錄完備,體例新穎,條目分明,編排靈活,是我國近代十分難得的大型綜合性地方文獻書目,是30年代中國目錄學的代表作之一。
李小緣先生治書一生,培養出了圖書館學家特有的素質,校內外的學者專家,包括郭沫若、陶行知、朱自清、羅隆基等名流,在文獻學資料方面,都曾得到過他的幫助,被譽為“學富五車”,是“教授之教授”。在推廣索引知識和振興索引事業上,他同劉國鈞一樣,起到核心和骨幹的作用,其影響力產生了關鍵的催進效果,使當時的南京實際上成為了全國索引研究事業的中心。
李小緣是20~30年代中國近代圖書館運動的倡導人之一。早在1926年他所作的“藏書樓和公共圖書館”演講中就闡明圖書館不僅是文化教育機構,而且是“傳播訊息及知識的總機關”。在任職金陵大學研究所時,推動中國文化的研究,並注意邊疆地區資料的收集和書目的編纂。1949年以後,他對金陵大學、南京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做出較大貢獻。1956年全國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會議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圖書館試行條例》時,吸收他的意見,確定高等學校圖書館是“輔助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學術性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