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04年考入山西大學堂,1905年冬被選送日本政法大學留學。李培仁留學之時,國家正處於危難之際,清政府不僅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除割地賠款外,還允許外國在中國設廠製造,開礦修路。隨後,英國人又看上了山西的礦藏,趁機要求山西巡撫將山西省盂縣 、平定州及澤州、潞安兩府所屬的煤、鐵礦藏,讓給英商福公司開採。省內紳商全力反對,並呈訴清廷。
1905年,正定至太原鐵路通到陽泉,福公司一面派人到山西平定州等地插標探礦,一面請英使與清廷外務部交涉,要求按曾定章程,凡屬潞、澤、平、孟、平陽府各礦,皆在其範圍之內,不準他人開採,當地人所開礦一律關閉。福公司人員所到之處,“遽插旗刀,聲言開礦,以致民氣沸騰”,引起山西人民的公憤。李培仁的母校山西大學數千名學生上街遊行,包圍了巡撫衙門,要求收回礦權,自行開辦。
作為一個山西人,雖然身在海外,但李培仁時時關注故鄉的形勢。1906年10月,當外交部電催山西巡撫批准英國福公司開礦的訊息傳到日本後,感到救國無望的李培仁發出“思奮身一擲,為晉人作痛聲之呼”的呼聲,身揣絕命書,然後跳進東京新宿海二重橋下自盡。這就是著名的“李培仁蹈海”事件。絕命書被留日同鄉公布之後,留日學生爭相傳看,群情激憤。先是山西留日同鄉會開追悼會,接著豫、晉、秦、隴四省也聯合召開追悼大會,有數千人參加,其中包括國內18個省的學生代表及章太炎、胡漢民等知名人士。
主要成就
1906年重陽節,李培仁的遺體被保礦人士運回國內,在太原海子邊舉行公祭。山西巡撫丁寶銓也站在百姓的立場上,親自為李培仁撰寫了輓聯:“青主後一人,三晉多才,後先麟鳳自輝映;白登有志士,重陽獨吊,滿城風雨助悲哀。”太原官商學界一萬多人參加了公祭,人山人海,群情振奮,公祭儀式結束以後,太原進行了數萬人的大遊行,保礦運動達到了高潮。英國福公司低頭讓步,但要山西必須賠付275萬兩白銀,清政府與山西愛國商人共同贖回了礦權,後來山西人成立了自己的“保晉礦務公司”,開始開發礦產資源,歷時數年之久的保礦運動終於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為了紀念這位志士,激發當代青少年的愛國激情,1995年清明節時,陽高縣委、縣政府為李培仁墓樹了碑。於1996夏建起了“李培仁烈士故居遺址紀念碑”,7月1日紀念碑落成那天,上千人參加了大會,陽高縣政府正式將陽高縣龍泉鎮(時稱城關鎮)西南國小更名為培仁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