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洲

李名洲

李名洲,銅加工專家,是中國銅加工技術開拓者之一。成功地改造了傳統酸性反射爐為全鹼性爐精煉銅的工藝;創造性地解決了洛陽銅加工廠儘快投產的關鍵技術難題;研究開發國防建設和尖端技術急需的新材料,為中國銅加工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名洲,1923年2月16日出生於遼寧省綏中縣農

李名洲 李名洲

村。1942 年考入奉天工業大學冶金系,1945年肄業,次年入長春大學工學院礦冶系學習,1948年畢業後,到瀋陽冶煉廠(簡稱沈冶),任技術員、反射部副主任等職;1951年調至瀋陽有色金屬加工廠,歷任第一部主任、一車間主任、生產技術科副科長、技術監督科正科長等職;1956年調黃河冶煉廠(又稱洛陽有色金屬加工廠,後為洛陽銅加工廠,今洛陽銅加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洛銅),1958年帶隊赴前蘇聯實習總冶金師,回國後曾任技術科長、副總工程師、技術副廠長。自始至終參與領導了生產準備、工藝技術、產品質量、軍工生產與新產品科研試製工作。在前蘇聯學習雖僅1年,但受益匪淺,啟發很大。吸收消化了前蘇聯在銅加工方面的生產、科研經驗,在30多年的實踐中,在生產第一線和科技工作中,他有所發明、創造與革新,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在工藝技術上有所突破,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和發展。李名洲是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人物簡歷

1923年2月16日 出生於遼寧省綏中縣。

1942~1945年 在奉天工業大學冶金系學習。

1946~1948年 在長春大學工學院礦冶系學習。

1949~1951年 任瀋陽冶煉廠熔煉間技術員、反射部副主任。

1951~1956年 任瀋陽有色金屬加工廠車間主任、副科長、科長等職。

1956~1988年 任洛陽銅加工廠技術科科長、副總工程師、技術副廠長等職。

1988年12月 退休。

科研經歷

20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撤走基建專家,生產專家也不再派來。當時洛銅正處在生產準備、負荷試車乃至投產過程的關鍵時期,遇到的工藝技術難題,可想而知。熔鑄方面技術難題的解決自然就落在李名洲肩上。攻克5噸有芯爐連續漏銅難關進行全負荷試車是洛銅結束10年建廠歷史的關鍵。5噸熔銅有芯爐在中國前所未有,當時蘇方也僅一個廠有此種爐子,李名洲在蘇實習時也沒

洛陽銅加工集團 洛陽銅加工集團

能看到。該爐是三相雙熔溝,用石英砂搗築爐底,最薄處僅60 毫米。1964年春,用外購石英砂築爐,負荷試車時連續發生漏銅。所用砂與先此過關的1噸無芯爐相同,只是燒結溫度低約200℃,雖然燒結良好,但熔溝斷面的四角有嚴重裂紋,漏銅更嚴重。90%的加工用錠靠5噸爐,爐襯不過關,全面負荷試車和投產都將落空。漏爐原因和解決問題的出路何在,眾說不一。李名洲在查閱《矽磚》生產原料論述時,使他聯想起在蘇邂逅相遇研究築爐的專家,主動為洛銅築爐材料——石英岩做鑑定的感人情景,而適合築爐用的則是鐵門石英岩。原設計的石英砂加工部因資金緊缺而緩建,築爐用外購砂。他認為,外購石英砂搗築5噸爐連遭敗績,可能是它不適合做耐火材料的結晶石英岩。由於1噸爐爐襯結構均勻對稱,加上用炭塊燒結溫度高,裂紋的程度和危害有所緩解和掩蓋,避免了漏爐;而5噸爐條件則相反,熔溝斷面為矩形,其四角是應力集中處,晶型轉化是加劇裂紋的重要內因。洛陽耐火材料廠所做鐵門石英砂與洛銅外購的對比實驗證明,後者屬結晶石英岩;前者屬半膠結石英岩,其耐火綜合性能遠優於後者。採用鐵門石英砂再次築爐,5噸有芯爐漏銅難題迎刃而解。結晶器是生產優質鑄錠的關鍵工具,按蘇方原設計生產6萬噸加工材,所需8.5萬噸鑄錠的90%由半連鑄供給。通過熔鑄負荷試車,依設計的合金牌號、鑄錠規格,逐個試生產,證明原來的結晶器全不適用,不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按設計的工藝生產。其不能用的原因在於,蘇方是在50年代中期為洛銅做的設計,到1959 年,蘇方同類廠僅在個別合金品種中套用半連鑄技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缺乏廣泛堅實的基礎,洛銅半連鑄合金品種和規格之多,遠非個別合金的實踐經驗所能滿足。雖然為設計洛銅,蘇方專家曾考察美、英、法等國,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可能了解到工藝技術訣竅。未經生產實踐驗證的結晶器,不適用也就不奇怪了。此時,李名洲帶領技術人員自行設計、製作結晶器,採用低高度、外螺鏇銅套結構鑄圓錠;捨棄原設計鑄扁錠採用斷面為梭形的結晶器,而用120 毫米×1040毫米整體銅內套結晶器,經30多年生產實踐證明,其合理、適用,用它生產的鑄錠質量屬國內外一流水平。後來聯邦德國、波蘭的鑄

銅反射爐有色轉煉爐 銅反射爐有色轉煉爐

造、加工專家先後對洛銅生產的紫、黃、青銅錠給予質量無可挑剔的評價。1959年,李名洲在蘇實習期間,目睹了其石墨結晶器半連續鑄圓錠初次實驗的全過程。他認為,其產品表面光潔,組織緻密,發生表面裂紋是結晶器結構不盡合理所致,用它鑄紫銅錠的優越性和前途是肯定的,回國後完成了這項工作。1964年5噸爐負荷試車,用原設計梭形斷面結晶器得不到合格鑄錠,他便主持研究鑄紫銅扁錠石墨結晶器設計和製造。並提出設計要領——石墨內襯必須與銅外套緊密均勻貼台;上半部冷卻強度小於下半部,有利於析出氣體充分逸出,獲得緻密鑄錠;應採用高強、高密度石墨材,如沒有大規格材料,亦可用小塊拼接。生產中,上半部採用電極石墨內襯、下半部為銅內套的120毫米×650毫米的結晶器,鑄得無氣孔、夾渣和冷隔的合格鑄錠,實現了熱軋前不銑面。進一步選用核反應堆用石墨材廢料的小塊拼裝內襯,獲得更好效果。這項成就促使洛銅的半連鑄工藝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鑄錠質量可與已開發國家同類產品相媲美。80年代中期,在波蘭召開的國際金屬學會,曾邀請李名洲發表論文,他因故未赴會,但消除熱軋前鑄錠銑面,避免了熱軋裂紋、大量銑屑產生和回爐燒損,已產生國際影響。

研究開發國防建設和尖端技術急需的新材料

20世紀60年代初,為實現自力更生研製中國的“兩彈一星”,第二機械工業部急需提供鈾氟化裝置主體構件——孟乃爾合金大、小胴體各一套的異型鑄件和軋板用優質鑄錠。後者尚屬有色金屬加工範疇,前者本屬機械製造領域。這項任務,1961年1月原冶金部下達給洛銅,限3個月完成。洛銅決定這個任務只準乾好,不準乾壞,並責成李名洲在技術及組織、指揮方面全面負責,面對重重困難,深感擔子沉重,通過調查研究,集思廣益,李名洲認為製備優質合金熔體,鑄出直徑900毫米、長1500毫米、壁厚25毫米,無夾渣、無氣孔,6個大氣壓下無泄漏的大胴體是關鍵。核心是產生夾渣氣孔是在澆注的剎那間出現。為此,除在熔鑄前採取一系列嚴密防範產生氣孔的措施外,必須用1噸爐熔制1.2~1.3噸合金熔體,強化除氣、脫氧;必須用與雨淋式頂注法相反的分段環流底注工藝,使熔體自下而上平穩上升,消除熔體落差高達1.6米,落入25毫米型腔衝擊面砂,形成夾渣、氣孔的可能性。中國史無前例的鈾氟化裝置主體——大型孟乃爾合金鑄件一次鑄造成功,為自力更生髮展核工業,粉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提供了必需的材料。在鑄造開始的前一天,收到母病故速歸電報的李名洲是在“母歿喪不臨”和事業有成的悲喜交織中度過的。隨後,小胴體與供重慶鋼鐵公司的優質合金錠任務相繼完成。

1967年,中央特別公函指定“○九”工程主冷凝器與海水管路等所需銅合金材料全部由洛銅供應。其中需量最大的是磷脫氧銅管和B30白銅冷凝管,這兩種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在他主持下都已成熟穩定。主冷凝器用長1900毫米,寬1900毫米,厚50毫米B30管板,重達1.5噸,用寬1000毫米,長3500毫米紫銅熱軋專用軋機增加軋制道次雖尚可適應,但鑄錠質量是熱軋成功的重要一環。為完成試製任務,特擬定準備工作互不干擾的兩種工藝方案,一是簡單易行的,對防止熱軋開裂有效的水平模扁錠方案;二是採用半連續鑄錠,對它預計在高溫的8月鑄造冷卻用循環水溫高,壓力有限,冷卻強度不夠,形成發達的柱狀組織,導致熱軋開裂的可能性大。遇此情況,必須加鋯細化晶粒,解決熱軋裂紋。由於“文化大革命”,李名洲未能參與實際操作,但實際執行的正是上述方案。所遇問題的解決,都如他所料。

1965年,在李名洲主持下,為陸、海、空、電子等重點國防工程,生產、試製提供多達占產量60%的銅、鎳、鎂合金材料,特別是軍用大功率電子管用大規格無氧銅材,全部立足國內,洛銅博得好評。“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因雷達電子管泄漏,“無氧銅有氧”之說,時有所聞,事關貽誤軍機、國防安全大事,國防科工委、原電子工業部、原冶金部組織聯合攻關,洛銅為組長單位,李名洲任組長。共同查明泄漏原因,屬誰,由誰解決;專投一批料,組裝一批管,共同檢查;總結經驗,材料生產與管子工裝各自完善強化技術管理措施,鞏固攻關成果。李名洲認為無氧銅乃至管子工裝質量都取決於一個“嚴”字,他大膽管理,“嚴”字當頭,採取一系列周密措施,生產一批銅材提供裝管,檢查驗證。由於攻關組成員的嚴細作風和艱苦努力,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管子慢漏並非銅材含氧所致,原因是在銅材探傷發現不了的擠壓縮尾殘餘所致;有的是管子封接氣密性不良造成;所供材料,經裝管驗證,達到攻關規定指標,圓滿解決了問題,1983年初在廠的攻關總結會上,洛銅獲攻關貢獻集體獎,李名洲受到大會表揚。

科學成就

成功地改造了傳統酸性精銅反射爐

1950年,為抗美援朝的需要,沈冶需增產一批電解銅,原料是4000多噸的雜銅。當時,雜銅在酸性反射爐內煉成粗銅要3天時間,而且爐襯壽命僅1個月,年有效生產時間僅一半,因此完成任務有一定的困難。作為反射爐負責人的李名洲,參照冶金爐發展史與調查研究後認為,雜銅的鹼性爐渣同酸性爐襯的予盾是爐齡短的根本原因,便提出了當時前蘇聯專家持反對意見的把反射爐改建成反拱底的全鎂磚鹼性爐的技術改造方案,並獲成功,保證了任務的完成。爐襯壽命由1個月提高到2年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該技術後來被全國廣泛採用。

1952年,每逢精銅反射爐開爐生產時,爐牆外側與爐台接縫處有藍色火焰,而且每次都因搗築船殼型爐襯底部凸起開裂而停爐。李名洲懷疑是與爐底結構設計有關。將爐子拆開後,發現爐底下沒有架空通道,只是管壁有小孔的樹枝狀管件置於爐底下面與槽型混凝土基礎之間。藍色火焰和爐底凸起開裂是爐底結構設計不合理所致。經請教在沈冶的蘇方專家,他們也肯定了上述判斷並列舉了其國內某冶煉廠鼓風爐前床底下可燃性氣體大爆炸的教訓。據此,李名洲主持將該廠反射爐改造成底下設有架空通道的全鎂磚爐,從而消除了可能發生爆炸的隱患。

主要論著

1 李名洲.重有色金屬材料加工手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8

2 李名洲.新中國有色金屬·重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