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史學隨筆”必須言之有物,但在內容和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可深可淺,可長可短。也可以叫做歷史散文或歷史雜文。本書收錄了李侃的史學隨筆作品。這些文章共分四類:一、史學短論;二、書評;三、近代人物評論;四、往事回憶。
作者簡介
李侃,1922年生,遼寧本溪人。原中華書局總編輯,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曾任中國史學會剮會長,中國現代史料學會會長。出版有《中國近代史散論》《朝夕集》《近代傳統與思想文化》《史林隨想錄》《中國近代史論叢稿》《芳古集》《李侃史論選集》《中國近代史》(合著)等著作。
目錄
嚴峻的歷史和史學的虛實
苛求前人與分清是非——關於史學方法的札記
歷史·現實·史學工作者
歷史紀念與歷史研究
歷史學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雙百方針的興廢與歷史學的榮枯
歷史學應該給人們以智慧和啟迪
史壇管窺
想到歷史調查
文化現代化的立足點在哪裡?
應該重視文化史的研究
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對文化不能實行暴力“革命”
“萬木草堂精神”及其他
關於民主和科學的隨想
漫議儒學與現代化
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
“讀經”與“匡救時弊”
從落後挨打說起
漫談“古為今用”
觀“寶”雜記
“洋為中用”和“中為洋用”
“文聖”與“武聖”
“武術”與“文術”
宮廷·皇家·罪己詔
舊書攤與新書攤
雅俗雜談
文風絮語
中國近代史研究方法漫談
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關於中國近代文化史的幾個問題
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的意義
關於中國近代軍事史研究的思考
對清史研究的一點意見
有關北京文化史的三個想法
附:中國史學會給李侃同志的致敬信
試讀部分章節
嚴峻的歷史和史學的虛實:
歷史作為一門科學,不僅僅是因為它記錄了人類社會前進的足跡和行程,也不僅僅是因為它記載了人類社會在自己的行進發展過程中發生過什麼事件,產生過什麼人物,更重要的是因為它能夠發現和說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預示歷史發展的趨勢和前途,使人們按照歷史的客觀規律,更自覺地創造歷史。
歷史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這種客觀存在是冷酷而嚴峻的。對以往的歷史,人們只能按照它的本來面目去認識、研究和探討,而不能任意改變、擺布它。任憑怎樣的英雄豪傑、巨人勇士,如果他不顧歷史的事實,違背歷史的客觀規律,向著歷史發號施令,那么他就必然要受到歷史的懲罰,演出歷史的悲劇。
歷史,雖然是人類社會以往的陳跡,但是它卻並不是僵死的化石和殘存的古蹟,只供人們去欣賞和憑弔,讚嘆和詛咒。那些似乎是無生命的,甚至是被遺忘、被湮沒的歷史陳跡,卻以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影響著現實社會人們的生活和意識。現實社會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觀念,都可以從歷史中找到它的根源和影響。正確地認識歷史,大有助於正確地認識現在;同樣地,深刻地認識現在,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歷史。
歷史科學也同任何一門科學一樣,它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人們通常稱道有真知灼見、學有專長的人叫做有“真才實學”,可見人的才能有真假之分,學問有虛實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