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生平
李五(1386-1457),俊育,號自然,為明閩南著名富商,著名慈善家。
明·宣德年間(1426~1434年)晉江鳳池(池店)人,生於洪武十九年(1386年),卒於天順二年(1457年),享年72歲。祖父李景賢1329年由龍岱(晉江洋埭李村)移居廿九都和鳳池鄉(今晉江池店)。
經商生涯
李五自小隨兄經商,後承兄業,往來於江、浙、漳、廣一帶。家鄉土地肥沃,水陸交通方便,李五利用其優勢,發動里人和鄰村的村民種蔗榨糖,大構倉
舍,榨季時大量收購外運。在一次暴風雨中,李五一座糖倉倒塌,數天后清理倉庫,發現被泥土覆蓋沒有溶失的黑糖,色變為灰白,其味更清甜。因之,他把製糖最後一道工序採用泥土覆蓋,生產出赤砂糖,其質量明顯優於其他蔗糖,銷路越來越好。李五是鳳池人,所賣糖的產地又以鳳池為主,故稱“鳳池糖”。李五以南糖北運為主,兼營閩南特產龍眼、荔枝等果乾及各種土特產,從村西“桅頭尾”古渡頭裝船,過吟嘯橋,經晉江水系,出溜石六陡門,入晉江,用大船銷往海內外,尤其江、浙、京、津為多。然後以絲綢、棉紗及京貨南運,分發給各家婦女紡紗織布,再把織成的絲綢和棉布轉銷海內外,其利潤倍增。苦心經營數十年,漸成富甲諸邑的閩南殷商,日後在郡城購地建大宅院。
李五富甲泉郡,但“為人性純而姿豐,言溫而氣和,韜光不仕,好義樂施。有衣食不能自給者,輒周之以粟帛;有紛爭不能自解者,必斷之以公正。故州人莫不懾服,舉以義長者目之,是名日以彰大”。
慈善歷程
宣德二年(1427年),李五獻巨資,把村中始建於宋代的福海堂,擴建為三間三進左右護厝的歇山頂建築。寺中有假山石窟式羅漢台,供十八羅漢、白猿、鸚鵡,是晉江惟一仿效佛教石窟文化的寺廟。今為晉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李五還慷慨解囊,鋪築途經家鄉的泉安古大道中的石板、修吟嘯橋、橋亭橋,保證道路暢行,益澤萬民。重視教育,創辦桂岩書院,讓村中學子就學,其子孫十二世文武科第蟬聯。宣德年初,李五與四兄建鳳池李氏家廟,其建築與眾不同,既保留閩南的建築風格,又有中原的樣式。
李五還增修洛陽橋。
根據《泉州府志》等史書及碑文記載:北宋·郡守蔡襄(參見《泉州人名錄·蔡襄》)在洛陽萬安渡始造石橋後,北通江浙,南接漳廣,使南北往來者免以舟楫。洛陽橋自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以來,雖屢有重修,但因橋南沒有增高,每遇秋潮暴起,“水涌橋落石沒,而渡者罔克濟”,往還之客仍需乘船過渡,險象叢生。
明·宣德六年(1431年)正月,新到任的泉州郡守馮禎“欲始起修橋之圖”,和晉江縣尹劉珪共議把橋墩增高,以徹底解決潮水淹沒之苦。由於工程巨大,地方財政困難,但“艱其人須焉”。其左右極力推薦:“惟俊育可以成其議。”
馮禎偕同劉珪召李五至庭,言明其意:“……故予必於爾乎,期之欲爾殫心戮力以就事,爾為何如?”李五慨然應允曰:“某志固在是,而未果行。今值守命,奚以辭!”李五“資豪甲里中,而急為義”,遂割其財,鳩民力,費金萬計,並請僧正淳董匠事,越三載告竣。“而厥橋聿成,高增其舊麗幾半尋,橫空臥流”,水波莫漫。半尋即四尺,“幾半尋”即三尺多。
鄉人記其事跡,於明·正統六年(1441年)勒《贈隴西李公俊育重修洛陽橋序》碑於洛陽橋頭。碑歷久傾壞,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新鐫刻,更名《鳳池李俊育公增修洛陽萬安橋碑記》,附於橋南蔡忠惠(襄)祠內。
明·宣德九年(1434年),李五修橋後又做第二大善舉———重修六里陂。用一年多的時間,在迂迴曲折40餘里的工程中,挖溝,築陂(堤),修堰,建陡門。由池店鎮華洲舊村的後橋陡門,引鑿江淡水沿陂灌溉千頃水田,使晉東平原減除旱澇之患。六里陂在郡城南關處,途經永靖、和風、永福、沙塘、聚仁五個里,是當時晉江最大水利工程,國賦民命皆焉。
明·正統六年(1441年),蕭元吉適以官游入閩,聞公(李五)善,陳文請旨,英宗欽賜“樂善好施”金匾。
明·正統九年(1444年),浙江寧波鄞縣瘟疫蔓延,傳服泉產“鳳池糖”(赤砂糖)可治之,剛好李五到此賣糖,即開倉施糖。因討糖者日多,應接不暇,他找一泉水最多又交通方便的水井,每日倒糖於井中,任民眾自行汲取,不日病疫得到控制。民眾感其恩德,把該井稱為“李五恩公井”(現尚存)。
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浙江鄞縣又遭災飢,鄉民背井離鄉,不少人餓死,李五憐之,再次開倉賑災濟困。民眾感其恩,塑像建祠祀之。
李五還為建泉州東獄廟捐米150石。同時他屢次在東獄賑饑布施,百姓歡聲盈野。
李五紀念館1988年創設於晉江池店村鳳池李氏家廟,以文獻及實物介紹明代富商李五樂善事跡。展廳面積280平方米。
鳳池李氏家廟始建於明初,歷代多有重修,現為三開間兩落閩南風格建築,保持明崇禎年間重建舊規。記憶體有明代《贈隴西李公俊育重修洛陽橋序》碑刻、《樂善好施》匾額及多副頌揚李英的柱聯。
名流後世
李五後代,他的家鄉人都非常懷念他,為他建了一個李五紀念館,世世代代香火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