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平[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朱立平[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朱立平[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立平 ,男,1965.12出生,中共黨員。河北唐山人學位是博士職稱是研究員、博導研究方向:湖泊沉積與環境變化。 現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人物經歷

第二屆“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998);作為主要參加人的項目“青海可可西里地區地質、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9)。

朱立平[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朱立平[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兼任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2003-2007);《地理科學進展》編委(1999-2007)

學習經歷

1984.09-1988.06 南京大學地理系地貌與第四紀環境專業學士;

1988.06-1991.05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碩士;

1993.09-1998.07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博士。

工作經歷

1991.05-1994.05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94.05-1995.02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5.02-1996.02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地理系訪問學者;

1996.02-2000.12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2000.12-2001.12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責任副研究員;

2001.12-2002.02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

2002.01-2002.04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地球科學系訪問教授;

2002.04-2005.03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其中2002.10 日本東海大學海洋學部訪問研究員;

2005.03-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06.03- 中國科學院藏東南高山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站長

2008.12-2013.04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助理

2013.04-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

社會任職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 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第四紀研究會理事 《地理科學進展》編委《湖泊科學》編委 中國科學院高寒區地表過程與環境變化觀測研究網路綜合中心主任

獲獎及榮譽

1998: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第二屆 “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2006:第四屆中國科協先進工作者;

2007:第三屆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

2009: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2010: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先進個人

2012: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研究領域

(1)全球變化的陸面回響過程與機制(主要從地貌演化和湖泊沉積角度);(2)冷區岩石風化過程與機制等。

主要表現與科研業績1、青藏高原隆起與第四紀相關沉積研究:通過對西崑侖山北麓葉城地區第四紀粗砂礫石層進行機械組成和化學成分分析,從沉積的角度再次否定了第四紀早期青藏高原存在有大冰蓋的觀點。該套沉積反映了第四紀以來崑崙山隆起的階段性和加速性。

2、寒區地貌冷生風化研究:套用新技術手段開展了以青藏高原為典型地區的寒旱地區岩石風化的理論與套用研究。認為凍融作用、鹽分影響和熱力破壞同為寒區岩石冷生風化的主要機制。鹽分的影響是疊加在其它兩種作用之上的。同一類型的岩石中,有先成破壞的岩石比其它的更易遭受風化。

3、青藏高原第四紀湖泊演化研究:認為高原湖泊經歷了漸新世、中新世早中期、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晚期至今5個演化階段,反映了高原隆起前後其自然環境由受行星風系(西風帶)控制到受季風影響的演化過程。

4、青藏高原第四紀湖泊沉積與全球變化研究:取得了青藏高原西崑侖山地區高解析度的湖泊沉積連續記錄,反映了該區150年來的氣候環境經歷了小冰期餘波影響及其完全消失的變化過程。不同水深的湖泊水岩界面樣品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湖泊水深條件下發生的沉積,其湖芯樣品才能具有穩定的環境指示意義。藏南沉錯湖泊岩芯研究,確認了隋唐暖期、中世紀暖期和16世紀小冰期的氣候變化事件,劃分了650 AD以來沉錯湖區的冷暖變化階段和相對強度。首次在青藏高原南部獲得兩萬年以來連續的湖泊沉積物,恢復的環境變化序列顯示其與全球變化的一致性和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