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導,國家電子能譜中心副主任。1988.7月至今,一直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從事薄膜材料、納米材料、環境催化以及光催化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光催化與環境催化的研究。獲得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青年基金的資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發表SCI收錄論文298篇,ESI高被引論文29篇;論文總引18200餘次,篇均引用61.1次,H因子為74。2014-2017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化學), 2016年入選Elsevier發布的“全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高被引學者”。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室內與車內環境淨化行業協會會長。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師範大學教育部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ISO/TC201表面分析國際標準委員會委員;全國環境化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低碳計量技術委員會溫室氣體計量工作組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1964年11月23日出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江陰市。 1981年考入南京大學,化學系。專業為物理化學,研究方向為合成氨中溫變換催化劑的吸附性能。 1985年從南京大學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並於同年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攻讀碩士學位。就讀於桂琳琳教授和唐有祺教授,專業為物理化學,研究方向為加氫脫氮催化劑的固體表面化學。 1988年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同年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並攻讀博士學位。就讀於曹立禮和宋心琦教授。研究方向為固體薄膜材料的表面與界面擴散反應的研究,於1995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共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從1995年10月到1997年3月,獲得日本政府獎學金,在愛媛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就讀於河野博之 (Hiroyuki Kawano)教授,主要從事固體表面鹵化物的離子TPD研究。

1997年3月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化學系繼續從事表面化學,環境催化和薄膜材料化學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是能源光催化與環境催化的研究。承擔了科技部973和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國際重點合作項目和面上項目等基礎研究課題,同時,還承擔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有關吸附淨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及其在空氣和水環境淨化方面的套用課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6項,申請6項,多項環境淨化技術已經實現了產業化。獲得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青年基金的資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發表SCI收錄論文298篇,ESI高被引論文29篇;論文總引18200餘次,篇均引用61.1次,H因子為74。2014-2017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化學), 2016年入選Elsevier發布的“全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高被引學者”。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室內與車內環境淨化行業協會會長。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師範大學教育部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ISO/TC201表面分析國際標準委員會委員;全國環境化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低碳計量技術委員會溫室氣體計量工作組委員。

研究重點

(1)軟化學法製備納米複合氧化物功能粉體和薄膜材料;

(2)金剛石表面金屬化的研究;

(3)光催化在環境淨化上的套用研究;

(4)新型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的模型化研究;

(5)化學與環境感測器的研究;

(6)納米結構材料的合成及其套用研究;

(7)催化燃燒和氧化在工業廢氣和廢水淨化上的套用。

目前研究方向

(1)表面與界面化學研究:XPS和AES的指紋信息研究;薄膜材料的表面與界面化學結構研究;

(2)環境催化淨化研究:納米薄膜光催化研究以及催化氧化研究及其在室內空氣淨化和工業廢氣淨化上的套用;

(3)納米結構控制合成及功能薄膜;

(4)納米材料的套用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