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燉(1379~1439)

朱有燉(1379~1439)

正文

明初雜劇作家。號誠齋,又號錦窠老人、全陽道人、老狂生、全陽子、全陽老人。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第 5子朱的長子。洪熙元年(1425)朱有燉襲其父周王封號。死後追謚憲王,世稱周憲王。
朱有燉是明代以詞曲聞名的藩王之一,他的父親朱,長於詞賦,曾延請長史劉淳教子。朱有燉既承家學,又得名師,故留心翰墨,通曉音律。他的詩文,除收入《誠齋錄》、《誠齋新錄》外,尚有《誠齋牡丹百詠》、《誠齋梅花百詠》和《誠齋玉堂春百詠》。散曲有《誠齋樂府》2卷。所作雜劇共31種。
在明初皇帝與藩王之間的權力鬥爭中,朱有燉父子先後遭到了打擊。朱曾遭謫遷、囚禁,朱有燉本人也一再受到他的兄弟的攻訐。為此他只得深自韜晦,沉湎聲色,寄情詞曲,以消磨歲月。朱有燉的詩文反映了他的養尊處優而精神空虛的生活。他的散曲,多有嘲風弄月之作,常出現“談禪”、“答僧”、“修道”的題目。
朱有燉的雜劇能夠保存完整和流傳至今,這在中國古代劇作家中是罕見的。不過,其中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卻不多。有的以游賞慶壽、歌舞昇平為題材,如《牡丹品》、《八仙慶壽》等10種;有的內容荒誕迷信,神仙道化,如《小桃紅》、《辰鉤月》等10種;有的則宣傳了封建倫理觀念,如《煙花夢》、《團圓夢》等 9種;還有個別雜劇歪曲了農民起義英雄形象, 如《豹子和尚》、《仗義疏財》。
從永樂二年(1404)創作《辰鉤月》, 到正統四年(1439)去世前寫的《靈芝慶壽》和《海棠仙》,朱有燉的戲劇創作生涯長達35年,大部分雜劇都是寫於洪熙元年(1425)襲封周王以後。
朱有燉的雜劇,有的摹仿前人,有的取材書本,有的憑空杜撰,但也有不少描寫時事之作。占了他劇作總數近三分之一的以妓女生活為題材的戲,大多數是依據當時的實事或傳聞敷衍而成。他對妓女、樂戶頗為熟悉,寫來往往比較生動逼真。《香囊怨》寫妓女劉盼春鍾情於秀才周恭, 其母逼她為富商陸源伴宿, 她卻以死明志,從容自縊。死後焚屍,唯有她所佩香囊經火不化,內藏周恭寄贈情詞也完好如故,因被認為立心貞節而得到表彰。劇中對妓女的痛苦和屈辱作了較真實的描寫,但也借劉盼春的形象宣揚了封建道德觀念。他在自序中宣稱:良家婦女守節是“常理”,而風塵歌妓能以死殉節則尤為難得,因此撰劇“以表其節操”,反映了他維護封建道德的苦心。《仗義疏財》敘述趙都巡催逼李古交納官糧,並欲強娶其女,李逵、燕青路見不平,代李交納官糧。但趙仍不放過,終被李、燕痛打。後來張叔夜掛榜招安,李逵、燕青因李古規勸,翻然悔悟,立即返回梁山勸說宋江,接受招安,並隨官軍征剿,擒了方臘。劇作揭露了貪官污吏橫行無忌、欺凌百姓的惡跡,並肯定了梁山好漢為民除害、見義勇為的俠義行為。但作者卻對農民起義英雄的形象作了歪曲。
朱有燉雜劇的藝術成就比較引人注目。他的作品,文詞本色,音律和諧,注意調劑排場的冷熱和歌舞的穿插,便於演出。朱有燉生活的時代,雜劇體制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現。例如,突破一人主唱的限制,不純唱北曲,多用增句,定場不念詩而念詞。所有這些都對雜劇的南曲化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