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齋村

據《河間府志》、《獻縣誌》及馬氏、哈氏族譜記載,明朝朱洪武結拜回族弟兄,起用回族將士,四方征戰,保家衛國。燕王朱棣掃北之時,回族將領馬剛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門外二龍港隨軍來到河間府,後來其長子馬廣慶到河間東南定居.

簡介

據《河間府志》、《獻縣誌》及馬氏、哈氏族譜記載,明朝朱洪武結拜回族弟兄,起用回族將士,四方征戰,保家衛國。燕王朱棣掃北之時,回族將領馬剛率三子由南京水西門外二龍港隨軍來到河間府,後來其長子馬廣慶到河間東南定居,建村為辛中營,清朝康熙年間改為東辛莊,一九五三年,為紀念本村的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正式將該村命名為本齋村,並將鄉政府設在本村,更名為本齋回民自治鄉。
歷經600多年,繁衍聲息,新陳代謝,時過境遷,幾度增減,朱、翟、田、丁四姓氏蕩然無存,移居他鄉,唯有馬、哈、金、佟、白、孔、石、宋、楊、史、趙、常、張、王十四姓氏久居本村。因從軍、外出謀生、投親等原因就有1000多人外出。
甲午戰爭時期,三營統帥馬連生隨左保貴到東北營口定居。還有的戶遷往東北瀋陽馬福莊、內蒙的東明、河北的張家口、泊鎮以及寧夏等定居。
抗日前夕,人口幾百,人們以農業為主,兼營手工飲食業,村有清真寺、私塾、武堂各一所。禮拜結束,茶餘飯後,人們便以習武健身為業。

簡歷

1932年,該村志士馬本齋率村中70餘名回族青壯年,組織抗日義勇軍,後又增多至100餘人,編入回民支隊,當時,村中只有老少婦女,經濟蕭條,教育停滯。
1939年11月2日,日偽軍為了報復回民支隊,燒毀了本村唯一的一座明代宗教建築清真寺,致使人們的宗教生活不存。抗日期間,該村被日軍槍殺200餘人,只烈士就有102名,至建國時止,全村人口尚不足1000人。
1949年至1952年期間,去東北、西北打工者不下100餘人,且多數定居未歸。東北主要分布於瀋陽、本溪、撫順、雙鴨山、海拉爾、齊齊哈爾等地;西北主要分布於寧夏固原、銀川、石咀山以及甘肅蘭州和新疆烏魯木齊等地。
1953年,經上級批准,該村正式被命名為本齋村,並定為鄉政府所在地,且名為本齋回民自治鄉。鄉長為本村人馬政。
1956年,本齋村劃分為東、西兩個大隊。本東為九個小隊,本西為八個小隊。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本齋回族自治鄉併入公社,成為西城公社的一個管理區,本齋村便隸屬西城公社管轄。
1960年,大社改為小社,本齋管理區改為人民公社,本齋村屬於本齋人民公社的一個村莊。
1962年至1978年為本齋村經濟的發展時期。尤其農業及副業。當時本齋東大隊有深井九眼,本齋西有深井八眼。本齋東有膠皮馬車九輛,騾馬20匹,拖拉機一輛,國小一所。本齋西大隊有膠皮馬車八輛,騾馬24匹,牛100頭,大型“東方紅—55”拖拉機3輛,且有繡花針廠、石棉廠、眼鏡片廠。聯辦中學一所,可謂民族經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損極小。並於1976年重建標準新村,村內街道有序,房屋標準。
1979年,本村集資8000餘元修復清真寺。
1981年,農業實行承包責任制,人民公社解體,本齋公社改為民族鄉至今。
1981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民族鄉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村民便轉軌為以“屠宰加工業為主,農業飲食服務業為輔”。於是相繼出現了冷凍廠、皮革廠、腸衣廠、骨粉廠以及生化製藥廠。本村的肉類供給京、津、石、保等地,皮革可遠銷深圳、香港,民族經濟進一步騰飛。中央三次撥款修茸清真寺。
1989年,本齋西村學校搬遷,投資3600餘元,縮為國小。
1990年,本齋東國小擴建為中心國小。
據1990年人口統計,本齋東村有372戶,1497人,本齋西357戶,1352人。
1995年至1996年,村民集資修建烈士陵園。
1999年本齋村民哈傑建本齋最大的清真肉類加工有限公司。
2001年,本齋西村建起了規模較大的棉花加工基地。
2002年,本齋東村建起了現代化的村委會辦公樓,同年被定為省級文明村,走在了兄弟鄉村的前列。書記馬丙剛也連任市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
2001年—2003年,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族英雄馬本齋紀念館也工程告竣。
截止到2003年底,本齋東有人口2000多人,本齋西有人口1870人,本村總計人口4000餘人。皮革廠2個,冷庫大小10座,骨粉加工廠3個,油脂加工廠5個,機動車輛1000餘輛,糕點廠1個,店鋪齊布,村無閒人,整個村莊,車水馬龍,街庭若市。人民在黨和國家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在民族政策的優惠下,正在抓住契機,為建設現代化的新農村,為了“文明村”的進一步發展,也為了振興民族經濟,正在努力進取,奮力拚搏,爭取向更高一級的目標“國家級文明村”跨越。
河北省獻縣民族英雄馬本齋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