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東部山區太子河上游,面積3344平方公里,人口30萬,滿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65%以上。轄14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98個行政村,794個村民組。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千山山脈斜貫東南邊境,太子河、草河兩大水系橫穿縣境。境內大小山峰近萬座,長短溝壑2.8萬多條,海拔800至1000米的山峰289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17座,包括草帽頂子山、大凹嶺子山、和尚帽子山等。境內有長度5公里以下的小河1297條,5公里以上的河流88條,其中較大河流5條,包括草河、太子河及其支流湯河等。年平均地表徑流量13.54億立方米,水能總蘊藏量10萬千瓦。礦產豐富,素有“東北地質搖籃”之稱。已探明儲量的礦藏主要有煤、鐵、硫化鐵、石灰石、大理石、滑石等30餘種,其中鐵精粉年產量80萬噸,煤炭年產量125.7萬噸,是國家重點產煤縣之一。森林茂密,森林面積2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5.6%。樹種繁多,有柞樹、水曲柳、紅松、天女木蘭等240多個樹種。盛產食用菌、山野菜、野果、野生中草藥等土特產,開發利用的價值較高。動物資源種類繁多,雉雞、林蛙等各類野生動物近500種,列入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鴛鴦、狐等37種,列入地方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有大杜鵑、狗獾等66種。
交通介紹
本溪滿族自治縣交通便捷,瀋丹高速公路橫貫全縣,境內3條省級公路與沈大公路相連。沈丹、溪田鐵路在縣內站點12處。縣城小市距本溪市區40公里,距省會瀋陽100公里,距瀋陽桃仙國際機場85公里,距丹東大東港200公里,距大連340公里,距營口港230公里。通訊發達,實現光纜程控,直通海內外。
小市站在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郵政編碼117100。建於1939年。離本溪站48公里,離田師府站38公里。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櫃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
地形山脈
境內為長白山脈東南延續部分。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有大小山嶺達240多座。主要山峰有韭菜頂子山、西大頂子、大凹嶺、長砬子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本溪滿族自治縣轄區內,長白山系千山山脈從東向西橫貫全境,形成東起東營坊、蘭河峪,經草河掌到南部連山關的東南屋脊地帶。全縣千米以上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這裡,平均高度海拔600米左右。位於千山山脈南麓的草河城、草河口一帶,為南部丘陵地帶,平均海拔高度400米左右。縣境中部為太子河大斷裂帶。兩岸形成許多羽毛狀的小斷裂,構成以太子河谷為中線的沉積小平原,平均海拔不足300米。縣境北部為低山丘陵地帶,山勢較緩,平均海拔450米上下。俯視全縣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之勢。縣內最高山峰是東營坊鄉小東溝村的出不來溝頂,海拔1310米;最低絕對高為120米,是偏嶺鎮北三家子村太子河出境處。
本溪滿族自治縣山地面積占82.7%。境內大小山峰近萬座,長短溝壑2.8萬多條,僅海拔800至1000米的山峰就有289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117座。
縣內著名山峰有:草帽頂子山,高126.1米,坐落在東營坊鄉洋湖溝村的西老營溝東北7公里處,是本溪滿族自治縣、新賓縣、桓仁縣之界山。大凹嶺山,位於東營坊鄉洋湖溝村小四平東南4公里處,高1125.9米,山勢平緩,土肥石少,森林茂密。和尚帽子山,位於蘭河峪鄉黃柏峪西南10公里處,高1244.4米,是本溪、鳳城之界山,距本溪滿族自治草河掌鎮胡堡村宋家街4公里。西大頂子山(又叫白石砬子),坐落在山城子鎮東街村民組東南5公里處,高1146米。歪嘴砬子,坐落在小市鎮上堡村後,高1032.7米,距縣城小市鎮約6公里,山勢陡險,是太子河北岸最高峰。
水文氣候
本溪滿族自治縣的深山叢林具有極好的水源涵養能力,泉水溪流匯成大河,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境內有長度在5公里以下的小河1297條,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有5條。匯入鴨綠江入黃海的有草河。這些河流夏季水量充沛,冬季水量減少,約有5個月的結冰期。大部分河水流經地方岩石堅硬,加之深山密林,植被覆蓋,故河水含沙量較少。山區河床比降較大,年平均地表徑流總量為13.54億立方米,水能總蘊藏量達10萬千瓦,7條較大河流水利電力開發潛力很大。境內主要河流有:太子河,古稱衍水、大梁水、梁河、太資河等。太子河是遼河水系的一條主要河流,源頭幹流分南北兩支,南太子河發源於東營坊鄉;北太子河發源於新賓縣平頂山鎮鴻雁溝,在南甸鎮馬城子村與南太子河匯合。太子河流域面積2547平方公里,境內河流全長173.2公里,河道比降5.6%。河水清澈,含沙量少(197.2克/立方米),年平均徑流量10.2億立方米,水產資源豐富,歷史上曾有航運之利。湯河,長50公里,是太子河最長的一條支流,流域面積40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6%,年平均徑流量1.7億立方米。湯河源出草河掌馬驥村碑家嶺南坡,在胡堡村西北與湯池子水匯合。湯河北入關門山水庫,下游流經小市鎮的香磨、張家堡等村,最後注入太子河。細河,發源於鳳城白雲山麓,流經本溪滿族自治縣連山關鎮,向北流經本溪市南芬區,於橋頭鎮西入太子河。草河,境內流程52.5公里,發源於草河掌大廟分水嶺南坡,流經草河掌、草河城,流入鳳城的靉河。清河,源出清河城鎮陳賈村北大嶺南坡,往南流轉東折入觀音閣水庫。
此外,本溪滿族自治縣還有湯溝溫泉、溫泉寺溫泉兩處地熱泉。
本溪滿族自治縣地處中緯度,屬於北溫帶濕潤氣候區,季風和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溫度適中,雨熱同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農林牧業的有利條件。
本溪滿族自治縣年平均溫度為23.1℃。日平均氣溫穩定10℃的初日為4月20日至30日,終日為10月2日至9日,其間隔日數為156—172天。
本溪滿族自治縣在季風環境控制下,又因受地形影響,降水量比較充沛。全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除冬、夏期間季風一年一度交替,季節雨如期而至外,各地還時常有地形雨、對流雨滋潤田園,雖然乾、濕季節分明,卻無久旱無雨之年。初春積雪融化,解除了春旱,保證了春播墒情。冬季降水量最少,僅占全年降水總量的4%;春秋次之,各占15%、20%;夏季最多,達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61%,集中在七八月份。
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季風特點比較明顯,冬季盛行乾冷的偏北風,夏季盛行濕熱的偏南風。由於本溪縣地處山區,峰巒重疊,森林茂密,構成天然防風屏障,因此風速較平原地區偏小。全年平均風速僅為2.5米/秒,3—5月份風速最大,可達3.6米/秒。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素有“東北地質搖籃”之稱。尤其是太子河凹陷地帶,由於歷經頻繁的造山運動,地質層面齊全,礦床種類繁多。許多礦種儲量可觀,埋藏較淺,非常適合地方開採。現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32種。主要有煤、鐵、硫化鐵、石灰石、滑石、大理石、矽石、粘土、金、銀、銅、鋅、鉬等。
水力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的深山叢林具有極好的水源涵養能力,泉水溪流匯成大河,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境內有長度在5公里以下的小河1297條,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有5條。匯入鴨綠江入黃海的有草河。這些河流夏季水量充沛,冬季水量減少,約有5個月的結冰期。大部分河水流經地方岩石堅硬,加之深山密林,植被覆蓋,故河水含沙量較少。山區河床比降較大,年平均地表徑流總量為13.54億立方米,水能總蘊藏量達10萬千瓦,7條較大河流水利電力開發潛力很大。
境內主要河流有:太子河,古稱衍水、大梁水、梁河、太資河等。太子河是遼河水系的一條主要河流,源頭幹流分南北兩支,南太子河發源於東營坊鄉;北太子河發源於新賓縣平頂山鎮鴻雁溝,在南甸鎮馬城子村與南太子河匯合。太子河流域面積2547平方公里,境內河流全長173.2公里,河道比降5.6%。河水清澈,含沙量少(197.2克/立方米),年平均徑流量10.2億立方米,水產資源豐富,歷史上曾有航運之利。湯河,長50公里,是太子河最長的一條支流,流域面積40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6%,年平均徑流量1.7億立方米。湯河源出草河掌馬驥村碑家嶺南坡,在胡堡村西北與湯池子水匯合。湯河北入關門山水庫,下游流經小市鎮的香磨、張家堡等村,最後注入太子河。細河,發源於鳳城白雲山麓,流經本溪滿族自治縣連山關鎮,向北流經本溪市南芬區,於橋頭鎮西入太子河。草河,境內流程52.5公里,發源於草河掌大廟分水嶺南坡,流經草河掌、草河城,流入鳳城的靉河。清河,源出清河城鎮陳賈村北大嶺南坡,往南流轉東折入觀音閣水庫。
此外,本溪滿族自治縣還有湯溝溫泉、溫泉寺溫泉兩處地熱泉。
林業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有林地面積20.8萬公頃。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林木產品,是山區特有的物產。全縣林木蓄積量達1323萬立方米,年新增長林木蓄積量約47.5萬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木蓄積量為951.7萬立方米,人工林木蓄積量為351.6萬立方米。樹木種類包括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木。主要樹種有柞樹、水曲柳、胡桃楸、黃撥欏、樺、榆、花、柳、椴和落葉松、油松、紅松等240餘種。
土地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的土地資源經建國後40年的開發利用,已基本形成以林為主及糧、果、牧、漁商品生產基地。隨著各業的發展,城鄉居民點及工礦企業、交通用地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水面增加,旅遊用地面積增大。
文物考古
廟後山古遺址
廟後山古遺址位於小市鎮山城子村東的廟後山是一處古人類文化遺址。距縣城小市4公里,距關門山15公里。
廟後山古遺址是一個天然洞穴,屬於奧陶紀石岩地層洞穴堆積。其厚度為13.5米,自下而上分8層。
1978年以後發掘,除第一、第三層未見化石和文物外,從第四層以上各層共出土了人類文化遺物14件和古動物化石74種,在第五、六層還出土了兩枚人牙和一段幼兒股骨化石。據考證,這裡的人類遺址最早年代約40萬年以上。
國家學部委員、著名地質學家、考古學家賈蘭坡教授先後多次來廟後山考察。並撰寫了《廟山後》一書,於1986年由國家文物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國際上考古學術界的矚目。廟後山古文化遺址已分別載入《中國東北史》、《中國大事記》和《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之中,為中國歷史增添了輝煌的篇章。
經濟概況
工 業
本溪滿族自治縣工業基礎雄厚,全縣有大中型工業企業38家,擁有固定資產22億元,形成了以採礦、冶金、化工、機電、建材、輕工等為主導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本溪北方曲軸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曲軸專業生產廠之一,生產的鍛鋼和球鐵曲軸遠銷國內外;本溪氯鹼總廠生產的聚氯乙烯廣泛套用於化工、建材、輕工等行業;本溪冶煉廠生產的煉鋼脫氧劑銷往全國各大鋼鐵企業;本溪電纜集團生產的系列高強度鋁合金導線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鐵剎山酒廠生產的系列白酒,榮獲遼寧省名優產品稱號,系遼寧省十大名酒之一。
農 業
本縣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梁、水稻、大豆、花生等。養蠶、養參、養鹿業很發達。山區盛產大葉芹、蕨菜等,暢銷日本等國。森林面積307.2萬畝,立木蓄積量達949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紅松、落葉松、油松、雲杉、水曲柳等270多種。每年為國家輸送大量木材。
行政區劃
小市鎮 鎮政府駐小市村,人口9.67萬人,面積433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溫泉、站前、西山、中心、文化、向陽、棉織、煤炭、小市、水庫;20個村委會:小市、觀音閣、香磨、張家堡、謝家崴子、青石嶺、同江峪、城溝、上堡、下堡、達官寨、右寨子、陳英、朴家堡、東街、鹼廠堡子、山城子、磨石峪、柜子石、財峪。
草河口鎮 鎮政府駐草河口,人口2.61萬人,面積198平方千米,轄4個社區居委會:祁家堡、新市、勝利、化工;8個村委會:草河口、茳草、雲盤、北溝、祁家堡、西溝、正溝、東溝。
連山關鎮 鎮政府駐黃嶺,人口1.55萬人,面積203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中心;8個村委會:黃嶺、棒槌嶺、摩天嶺、石嶺、劉家、中河、蘇家、新開。
草河城鎮 鎮政府駐草河城,人口1.45萬人,面積205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草河城、黑峪、峪西、四棵樹、王坊、徐堡、沙河溝、白水、關口。
田師付鎮 鎮政府駐大堡,人口3.85萬人,面積90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居委會:東山、東風、大東、建設、河北、榮橋、鐵路、西山;6個村委會:魏家堡子、孔家堡子、全堡、大堡、太平、鐵剎山。
南甸子鎮 鎮政府駐溝口,人口1.65萬人,面積127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南甸子、東明;9個村委會:南陽、小峪、溝口、南甸子、二道河子、才窯、馬城子、滴塔、北甸子。
清河城鎮 鎮政府駐清河城,人口1.27萬人,面積319平方千米,轄10個村委會:前央、東陽、清河城、陳賈、台後、望城、城西、孟家、萬利、馬家溝。
鹼廠鎮 鎮政府駐鹼廠,人口2.05萬人,面積135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鎮東、鎮西;10個村委會:鹼廠、民主、長咀、樺皮峪、台山、黃家堡、胡家堡、九龍、趙家堡、王家崴子。
泉水鎮 鎮政府駐三官閣,人口0.96萬人,面積183平方千米,轄7個村委會:蜂蜜砬子、譚家堡子、三官閣、腰堡、泉水、賽梨寨、富城峪。
偏嶺鎮 鎮政府駐偏嶺村,人口1.46萬人,面積273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中心;13個村委會:新農、西麻戶、直河、紅光、法台、松樹台、中寨子、偏嶺、後崴子、泥塔、小夾河、沿龍溝、三家子。
草河掌鎮 鎮政府駐草河掌,人口1.18萬人,面積375平方千米,轄10個村委會:郭堡、套峪、崔家坊、瓦坊、姜堡、草河掌、馬驥、佟家堡、胡家堡子、榆村。
蘭河峪鄉 鄉政府蘭河峪,人口0.90萬人,面積454平方千米,轄5個村委會:蘭河峪、柳家堡、新城子、南營坊、城門。
高官鄉 鄉政府高官,人口0.75萬人,面積157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肖家河、高官、花嶺、安家、紅石、磙子溝、田家堡、五日地。
東營坊鄉 鄉政府東營坊,人口1.16萬人,面積210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東營坊、荒地、宮家堡、湖裡、紅土甸子、大陽、小東溝、洋湖溝。
旅遊資源
本溪滿族自治縣是國家聞名旅遊勝地,也稱“燕東勝境”。這裡有本溪水洞等六處景點組成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三處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山、水、洞、泉、湖及名貴樹種,奇花異草和珍奇鳥獸。
風景名勝
清河城古城遺址
鼎言推薦星級 ★★☆☆☆
清河城,亦稱之為清河堡。清河城明代兵城遺址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縣城以北35公里處,它是明代遼東軍事重壓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清河堡城,興建於明代成化四年,為遼陽副總兵韓斌所建。清河堡城造型呈正方形,周長500米,城高6米,城牆寬3米,採用條石青磚砌築,內築女牆,城四角處築敵台,牆修有馬面,東面南北各有一城門。現今,該城除南面一段基石尚存完好外,其餘僅存隆起的土垣。明代,清河城是遼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地。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改清河城提調為守備,管轄鹼廠、孤山、東洲等7堡和66座墩台,駐紮兵將4500 餘人,修建100多公里的邊牆和鴉鶻邊隘。曾設馬市,馬女真互市。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親率後金大兵攻打清河城,明守城副軍鄒儲賢領兵一萬固守,後金兵拆牆破城,城失陷,殺死鄒儲賢。“清河既失,全遼振動。”於是,一六一九年明以楊鎬為遼東經略發兵四路伐金,其右翼中路以遼東總兵李如柏為主將,督兵6萬由清河城出鴉鶻關,但未及交鋒,便聽說其他三路潰路,楊鎬便急令李如柏不戰而退。
一九零五年,日俄戰爭時期,日軍總司令大山岩為牽制俄軍,轉戰清河城,進軍撫順。歷史上頻繁的戰爭,使清河城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解放後,清河城才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才呈現出新的面貌。
500多年過去了,清河堡城雖經風侵日蝕,履遭戰爭破壞,但部分城牆仍依稀可辨。它是歷史變遷的見證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遺產,一九六一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鼎言推薦星級 ★★☆☆☆
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本溪市東南七十公里處,森林公園占地3517公頃,森林覆蓋率95%,園內植被保存完好,古樹名木眾多,風景秀麗,是一處集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休閒於一體的森林旅遊景區,也是遼寧50佳景之一,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
森林公園內有四大景區:小黃山景區、夾砬子景區、龍門峽景區和月台子景區,計108處景點。各景區或山姿奇秀、或峽谷幽逐、或清溪纏綿、或林蔭遮蔽,移步換景,暇想萬千。景點中尤以夾砬子景區內的“雄獅守關”和龍門峽景區內的“晶簾瀑布”最為壯觀。“雄獅守關”山岩壁立,頗像雄獅,怒目圓睜,守衛關隘。“晶簾瀑布”形如雪浪、三折跌盪、斷落處濺起朵朵水花、瀉入青潭、轟鳴振耳。特別是昆明世博會首次參展的本溪市市花天女木蘭,秋天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楓葉,已成為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最為獨特的景觀。
園內四季風光各具特色。春日,山花爛漫五彩繽紛;夏日,柏蒼樹翠,清幽涼爽;秋日,澄紅金黃,野果清香;冬日,飛雪迎客,冰崖百丈。
關門山有五美:山美、水美、樹美、花美、霧美。晨昏雨後,雲霧升騰,氣勢磅礴,雲腳緩步,青山拂紗,群峰時隱時現,宛若瑤池仙境又如九重洞天。
在景區內漫步,可隨處聽到山鳥啾鳴;可隨處看到彩蝶飛舞,偶爾也可看見山兔、狍子等,從林中穿躍,野趣橫生,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戲於水面,黑熊也時常出沒。
當你徜徉在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這詩一般的空間畫卷中,就會從心底里生華出無限的喜悅。那份舒適,那份愜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正是:
風含情、水含笑、關山勝景美不勝收,
解疲乏、消勞頓、度假侍處秀色可餐。
廟後山古遺址
鼎言推薦星級 ★★☆☆☆
廟後山古遺址位於小市鎮山城子村東的廟後山是一處古人類文化遺址。距縣城小市4公里,距關門山15公里。
廟後山古遺址是一個天然洞穴,屬於奧陶紀石岩地層洞穴堆積。其厚度為13.5米,自下而上分8層。
1978年以後發掘,除第一、第三層未見化石和文物外,從第四層以上各層共出土了人類文化遺物14件和古動物化石74種,在第五、六層還出土了兩枚人牙和一段幼兒股骨化石。據考證,這裡的人類遺址最早年代約40萬年以上。
國家學部委員、著名地質學家、考古學家賈蘭坡教授先後多次來廟後山考察。並撰寫了《廟山後》一書,於1986年由國家文物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國際上考古學術界的矚目。廟後山古文化遺址已分別載入《中國東北史》、《中國大事記》和《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之中,為中國歷史增添了輝煌的篇章。
大石湖
鼎言推薦星級 ★★☆☆☆
大石湖,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鄉東南山麓的鷹嘴山下,距縣城區約50公里處,它是太子河水系的發源地之一。
大石湖,以其五個次第相連的湖潭而得名,湖潭依次承接,瀑布飛濺掩映,故又稱之為“五湖四瀑”。一湖命名為“天池湖”,湖水面積約180平方米,水勢湍急,飛流直下,飛珠濺玉,形成一幅天然的大瀑布,瀑落之處,湖深水暗,因其居五湖之上,恰如“長白一天池”。二湖,湖水面積約65平方米,水面積雖居五湖之末,但其水流洶湧,湖水暗綠,漩渦翻滾急驟,水深莫測,景象大奇絕,神話傳說之多而居五湖之首位,故稱之為“水晶宮”。三湖流勢漸緩,湖水面積約150平方米,湖水澄清,落葉入水不浮且清晰可見河底楓葉,素有“見葉潭”之稱,據傳說此湖是龍的理想棲息地,故稱為“龍潭”。四湖湖面約160平方米,此湖相比之下有奇特獨到之處,湖東崖壁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可容人。洞內冬暖夏涼,別有情趣,佇立崖邊,俯瞰湖水咆哮,恰似巨龍奔騰,極目望崖洞,仿佛洞內有神佛靜坐祈禱祝福。此湖稱之為“龍神湖”。
五湖人稱之為“聚仙湖”,水域面積約165平方米,水從岩縫中依勢隨波逐流而下,水勢漸弱淺平,緩緩流動,仔細觀望,凝思遐想,正所謂群仙聚會於此,共商良謀於今霄。因此封之為“聚仙湖“恰到好處。此外,還有“仙人指路”、“點將台”、“翡翠石球”等眾點景點。是觀光遊覽避暑勝地。
孤山堡遺址
鼎言推薦星級 ★★☆☆☆
孤山堡遺址,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蘭河峪鄉新城子村。孤山堡遺址系一座古城遺址,城為方形,周長約1200米,城牆用大青磚和雜石泥土築成,至今尚有部分城牆存留。殘存城牆高者約3米,低者1米多。
孤山新堡故址修建於明朝萬曆二年五月,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所謂孤山新堡是對舊堡而言的,舊堡在新堡西南5公里處,為明代遼東的一個重要城堡,遺址現依稀可辨。
明代萬曆元年,兵部侍郎汪道昆閱邊,遼東總兵李成梁建議將孤山堡移至張其哈喇甸子,不但可防禦“東湖”入侵,而且可以“收耕牧之利”。此事告準後,委清河城守備王惟屏負責“築堡移兵”,但王惟屏“畏虜逸勞,偽呈便”,未將孤山堡移新張其哈喇甸子,僅在舊堡東北十里處建立了新堡,即今新城子村址。孤山堡建成於萬曆三年八月十五日(公元1575年),用銀七百七十兩,用糧六百一十石,建“城高連垛口三丈五尺,底厚二丈,門角敵台九座,俱用磚石包砌,守堡官住宅並軍士營房一百七十三間。”堡成之日,名為孤山新堡。新堡雖然築成,但因王惟屏“有違原議”坐罪,“各官俱不與賞”。萬曆四年,刻有“創築孤山新堡記”碑,記述其事。此碑至今仍存留在新城子古堡內,為後人研究本溪地方史的重要文物古蹟。
本溪美食
白肉酸菜血腸
白肉酸菜血腸是滿族傳統食品,普遍為各族人民所喜愛。又是城鄉居民殺年豬之後,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五花豬肉,切薄片,與細切的酸菜同時加水下鍋,加入調料。開鍋後,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腸,即成一菜。此菜香而不膩,營養價值極高。
沙琪瑪
沙琪瑪(又名薩琪瑪)是清明朝宮廷名點,是由中國的少數民族傳來的,口感綿甜鬆軟,色澤金黃,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味道香濃,營養豐富,是滿族語言,薩琪瑪是滿語音譯過來的,原意是“狗奶子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