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子曲音樂

本子曲音樂,是白族的一個古老曲種,它的曲本、唱腔,表演形式等都與白族民眾的生活、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簡介

簡單概要

名詞解釋

本子曲,白語稱為“本子枯”,“枯”即“曲”,與漢語所說的曲藝的曲含意相同,“本子”含有故事或事件的意思。

本子曲與白族

本子曲是白族的一個古老曲種,它的曲本、唱腔,表演形式等都與白族民眾的生活、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詳細描述

發展經歷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本子曲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白族民眾喜聞樂見的民族曲藝品種。本子曲是在“白曲”(即白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格式

白曲的基本詞格為“七、七、七、五”式①,即第一、二、三句各為七字。第四句為五個字,四句為一段,兩段為一首。

來源

本子曲流傳於洱源劍川蘭坪麗江等縣,多半以歌手自彈自唱或一人伴奏一人唱的 形式進行,伴奏樂器為龍頭三弦

形式

其曲本的文學形式比之大本曲更接近於長篇敘事詩,在演唱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說白。唱詞均為"三七一五"的格律。和大本曲一樣,也是用各種角色的自述方式來演繹長篇的故事。

特色展示

流行曲目

曲調主要是流行於大理州北部地區的白族調(亦稱白 曲)、"泥鰍調"、"青姑娘調"、"割埂子調"等,曲目有《鴻雁帶書》、《放鷂曲》 、《出門調》、《黃氏女對金剛經》、《青姑娘》等30多部。也有著一批半農半藝的職業歌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