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和昆明的風光民俗為小說背景,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天真年輕的大學生,伍寶笙、余孟勤、藺燕梅、童孝賢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在平靜純潔的象牙塔內,他們彼此引為至友、畏友,有愛有怨、有笑有淚,並交織發展出一段屬於青春和校園的愛情故事。除這四大主角,作者還寫了一群大學生和他們的老師。書中關於友誼的描述、愛情的鋪陳以及對校園精神的探討,表現了一代年輕學子對真善美的追求與積極樂觀的生命態度。
故事背景
這部作品以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描寫了年輕學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書中人物個性鮮活,情節感人,風格清新、活潑,情調自信樂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真摯情感,譜成了一個真、善、美的永恆篇章。不以重大的題材,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也是它的鮮明特色。台灣歌手黃舒駿曾以這部作品的故事題材寫過同名歌曲。
描述人物
《未央歌》除主要四個主角外,還描寫了一群大學生和他們的老師;這些人,或許有些許的小毛病,但全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 然而《未央歌》中所描述的美好桃花源,真的是西南聯大的真實景況嗎?王德威在《小說中國》一書中以王藍的《長夜》與《未央歌》對比,而《長夜》中的西南聯大竟是國共利用學生惡鬥的場所。
與其說《未央歌》描繪了抗戰時代的青年生活,毋寧說《未央歌》滿足了人們對民初那個時代浪漫的文化想像。文學史家司馬長風把《未央歌》看做抗戰期間長篇小說的“四大巨峰”之一,《未央歌》“尤使人神往”,“讀來幾乎無一字不悅目、無一句不賞心”。其他三部是:巴金的《人間三部曲》、沈從文的《長河》、無名氏的《無名書》。
作品影響
二十世紀中國最經典、最唯美的校園小說!說鹿橋,話未央。
一本《未央歌》,讓大陸讀者翹首以盼20年, 讓大陸出版界“耿耿於懷”30年,被大陸文學界遺忘40年,然而,這本書在台灣,在海外華人界卻被爭相閱讀超過50年! 今天,遲到數十年的“鹿橋旋風”終於吹到了大陸此岸—— 於是,對讀者來說,這是實現夙願;對出版人來說,這是完成使命。對整個文化界來說,這是一次向歷史致敬後的真誠回憶!
香港文學史家司馬長風先生在他的《中國新文學史》中把鹿橋的《未央歌》看作抗日戰爭和戰後期間長篇小說的“四大巨峰”之一。另外三部是:巴金的《人間三部曲》、沈從文的《長河》、無名氏的《無名書》。而《未央歌》“尤使人神往”,“讀來幾乎無一字不悅目、無一句不賞心”。
“40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 1990年,由台灣《中國時報》評選。鹿橋的《未央歌》排名第一;“20世紀漢語故事100強” 2000年,由香港《亞洲周刊》選評。包括余秋雨、王蒙等14位評選委員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北美,代表不同華人地域得文學界,年齡也從不惑之年到年近古稀。
《未央歌》在台港地區和海外華人中擁有大量的讀者,數十年聲名不墮。它曾連續十五年進入台灣“金石堂”的暢銷排行榜。1990年,還被《中國時報》選為“四十年代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第一名。而就在近期,台灣導演李安執導電影《色,戒》時,還把《未央歌》指定為其主演的必讀書目。迄今為止,《未央歌》在台灣先後九版重印逾50次,在海外累計銷售逾200萬冊。《未央歌》在海外與《圍城》齊名、被稱為“海外華人的青春典籍和校園聖經”的作品。
作者簡介
鹿橋,原名吳訥孫,英文名Nelson Ikon Wu(Ikon是他的小名音譯)。1919年6月9日生於北京,先後就學於燕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及耶魯大學,1954年在耶魯大學取得美術史博士;此後在舊金山大學、耶魯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執教。2002年3月19日鹿橋病逝于波士頓,享年83歲。
鹿橋是一位左手寫詩篇右手寫論文的作家及學者,集學術理性與文學感性於一身;他不僅對中國藝術史卓有研究(這部分的著作多以英文出版),還著有《未央歌》《人子》《懺情書》等文學暢銷作品。鹿橋的筆名原為“鹿樵”,“鹿”字取名的靈感來自北京名媛、南開大學的校花——鹿篤桐。至於“橋”字,“原本是選‘樵夫’的‘樵’,因為這個字比較雅,但是明末清初的吳梅村(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有時自署鹿樵生)先用了,就只好改用‘橋’字了。”“未央”一詞又何意?鹿橋1998年去台灣時曾被讀者追問。他解釋說,“未央”一詞源於漢磚“千秋萬世,長樂未央”,意為“過去的來源不知道,未來的結尾也不清楚”。
主要人物
藺燕梅,就讀外語系,出生富有家庭卻能平等待人,個性天真、單純,擅長舞蹈、歌唱。缺點是不太謙虛。曾在全校面前扮演修女,歌唱《玫瑰三願》,在校園極具超人氣。
童孝賢,就讀生物系,誠懇活潑,很喜歡動物,總是能帶給大家歡樂。
伍寶笙,就讀生物系,溫文爾雅,冷靜、有腦筋,以姊姊的姿態守護藺燕梅。
余孟勤,就讀哲學系,正直剛毅,表現天行健的精神。是眾人中公認最適合藺燕梅的人選。
除四大主角外,書中還描繪通達敏慧的史宣文,勇敢坦蕩的淩希慧,羸弱美麗的喬倩垠,刻苦向學的朱石樵,淡泊名利的宴取中,有明智的馮新銜,有平和的沈家姐妹,有隨和的梁家姑娘,乃至聰敏佻躂的范寬怡,優渥自信的范寬湖,庸俗自卑的宋捷軍,還有淵博的陸先生,曠達的金先生,幽然的顧先生和風趣的顧太太,慈祥而不失童心的女生舍監趙先生,以及社會上的眾多各色善良的人物,構成一個戰亂當頭、異域相聚、患難與共的友愛世界。
人物原型
宛如烏托邦的《未央歌》,書中主角大余、小童、大宴、伍寶笙、藺燕梅,到底有沒有原型?一直是讀者關心的問題。作者鹿橋的侄女朴月說,事實上,《未央歌》是鹿橋以日記《懺情書》為基礎,人物的原型多半來自他就讀西南聯大時的朋友。 “小童”便是鹿橋自己。
中學同學雷穎形容鹿橋“不失赤子之心,聰明而有智慧”、“永遠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男生”,吸引很多“乾姐姐”照顧。宛如女神化身的伍寶笙,據說當年西南聯大學生一看,馬上能指認是鹿橋最敬愛的學姐祝宗嶺。朴月還曾親自前往大陸拜訪這位真實版伍寶笙。“大宴”便是台灣前“經濟部長”李達海。嚴肅、博學的“大余”則是一位姓李和姓徐學長的化身,李學長後來在北大任教,但與祝宗嶺並無往來。至於“夢中情人”藺燕梅是書中唯一全然虛構的主角,朴月透露,她的容貌是鹿橋“女朋友們的綜合體”,性情、風華、才藝、故事情節則出自鹿橋的想像。
大事年表
1937年,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於11月1日正式開學。次年,鹿橋進入該校文學院外文系學習,並在此度過了大學四年的美好生活;
1942年,剛畢業的鹿橋開始了《未央歌》的創作;
1945年,《未央歌》創作完成,但由於國內時局動盪,付梓無期;
1959年,《未央歌》在香港經人生出版社幫助,由鹿橋自費出版,在海外華人界引起反響;
1967年,《未央歌》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一時風靡校園,學子爭相購閱,洛陽紙貴;
1988年,台灣著名校園歌手黃舒駿創作同名歌曲《未央歌》,隨之傳唱海峽兩岸;
1998年,鹿橋回台灣短暫訪問,轟動一時,萬人空巷,“被索要簽名者追到了機場”
2000年,多家電視台想把《未央歌》改編成電影或電視,被鹿橋婉拒;
2007年,著名導演李安執導《色,戒》,《未央歌》被指定為演員閱讀書。
精彩片段
奏
獻給 最親愛的父親母親
願能把這些年來離家的生活
及校中的友愛,寄回家去。
在學生生活才結束了不久的時候,那種又像詩篇又像論文似的日子所留的印象已經漸漸地黯淡下來了。雖然仍是生活在同一個學校里,只因為是做了先生、不再是學生的緣故,已無力挽住這行將退盡的夢潮了。
為了一向珍視那真的、曾經有過的生活,我很想把每一片段在我心上所創作的全留下來,不讓他們一齊混進所謂分析過的生活經驗里,而成了所謂錘鍊過的思想。又為了過去的生活是那么特殊;一面熱心地憧憬著本國先哲的思想學術,一面又注射著西方的文化,飽享著自由的讀書空氣,起居弦誦於美麗的昆明及淳厚古樸的昆明人之中,所以現在記載時所採用的形式也是一樣特殊的。
這精神甚至已跳出了故事,體例之外而泛濫於用字,選詞和造句之中。看罷!為了記載那造形的印象,音響的節奏,和那些不成熟的思想生活,這敘述中是多么荒唐地把這些感覺託付給了詞句了呵!以致弄成這么一種離奇的結構、腔調,甚至文法!最後為了懶,挑了個小說的外表,又在命題時莫名其妙地帶了個“歌”字。“懶”也是那時的一位好友,現在已失去了,是實在值得紀念的。能夠無所顧忌地,認真地懶是多么可驕傲呀!我們知道小說的外表往往只是一個為紫羅蘭纏繞的花架子並不是花本身,又像是盛事物的器皿, 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這裡所說的故事很可以是毫無所指的。
不過這么一來話就繞彎了;盛事物的器皿,和紫羅蘭花的木架,是可見的。而事物本身,和那可愛的紫羅蘭花卻逃脫了我們的觀察,這豈不是個大笑話嗎?二十世紀的人是太忙了。沒有工夫去讀談思想的書。可是卻有空閒去讀一本五六十萬字的小說,再從那裡淘煉出那一句半句帶點哲學味兒的話來,豈不更是大笑話嗎?
鹿橋
1943年12月16日於重慶郊外山洞
評價
陳平原 高唱著“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的校歌,走過八年抗戰的西南聯大師生,對那段歷史普遍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但落筆為文,難得有像《未央歌》那樣充滿激情與想像力的。以抗戰中僻居昆明的聯大師生的日常生活為描寫對象,藉助四個“我”的成長曆程,表現戰爭環境下仍然——或者說更加——多姿多彩的大學校園生活,對於作家鹿橋來說,目的是醞釀一種“氛圍”,呈現一種“情調”。作者再三強調,《未央歌》不是愛情傳奇,著力渲染的是同學間“友情之可愛”;不以情節取勝,而是一部以情調風格來談人生理想的書。就像小說第八章所說的那樣:“學生們有意無意地在課室里,在遊戲裡,在團體生活里,在獨自深思里慢慢長大。慢慢被造就起來。一棵小樹苗總要在苗圃里先養一個時期的。樹苗們要經過風霜。這風霜正如雨雪一樣重要。他們終久成為可以令人歇蔭,令人放心的大木。”
作品影響
跟《圍城》的隨寫隨刊不同,《未央歌》完成十幾年後,才分別於1959年和1967年在香港、台北兩地刊行。對於60—80年代生活在台灣的大學生來說,此書深刻影響他們對於大學生活的體驗與想像。以下這段描述,雖出自作者本人之口,卻得到很多過來人的證實:“多少年來,台灣的同學愛用書中的人名給同學起外號。女生被推為伍寶笙的認為是無上光榮,並要從此更加努力,以副眾望。男生被稱為小童,立刻一方面得了同學愛護,一方面也被人好意地逗趣,說他不洗臉,穿破鞋,經常不穿襪子,種種無傷大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