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鐸(duó)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
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金(jīn)
指兵器或金屬制的樂器:金革(兵器甲鎧的總稱,引申指戰爭)、金聲(a.鉦聲;b.鐘聲)、金鼓(鑼鼓)
“木鐸”和“金聲”,都是古代的樂器或樂器發出的聲音。
“木鐸金聲”是什麼意思呢?
《論語·八佾第三》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據文獻說,“鐸”大約起源於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以木為舌者稱為木鐸,以金為舌者則稱金鐸;木鐸為文,用以宣政布政;金鐸為武,用以指揮軍隊。孔子以木鐸自況,說自己是上天派來教化民眾的。因為孔子長年從事教育,此後“木鐸”就成了教師的別名,木鐸的木舌就可被比作教師的“教化之舌”。
所以北師大便以“木鐸”作為校徽標誌物,而一所大學以匡天下的象徵物———“木鐸”為自己的標誌,也足見其雄心。
木鐸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它的舌頭是木頭制的,而不是象現在的鈴鐺是金屬的。木鐸不是梆子,而是一種規格較大的鈴鐺 。古代用於需要宣教政令的時候。官府有了新的政令,先派人搖鈴四方巡走,以引起大家注意,然後召集起來宣示政令。後來鈴舌有金屬的,叫金鐸。再後來,又把木鐸比喻為宣揚某種學說、思想觀念或政教的人,比如《論語》中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指孔子)為木鐸。”
北京師範大學和木鐸的淵源
北京師範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以木鐸金鐘為其校徽,是學校的標誌,在北京師範大學和珠海分校的建築上便可以看到木鐸標誌,而且北師大珠海分校還有木鐸作為其區域網路。學生可以在裡面分享學習、軟體、電影、娛樂、音樂等資源充分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
在北京師範大學本部保留著木鐸金鐘原型,學子們每天經過瞻仰,心靈受到洗禮升華。
而所有北師學子,對木鐸都懷以崇高的敬意和無比的親切之感。木鐸是“教師”的別名,而北師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準則正可以從木鐸的精神意義中體現。
銘記木鐸鐘聲,傳播大道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