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賊狀荸薺

木賊狀荸薺

木賊狀荸薺 Heleocharis equisetina J. et C. Presl,莎草科,荸薺屬的一種植物。產於台灣、江蘇、廣東、海南;生長在有水的平地。分布於日本琉球翠鳥、南洋島(呂宋島為本種最先發現的產地)和印度。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木賊狀荸薺
種拉丁名:HeleocharisequisetinaJ.etC.Presl
種別名: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荸薺屬
屬拉丁名:Heleocharis
國內分布:產於台灣、江蘇、廣東、海南。
國外分布: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南洋群島和印度。
命名來源:[Reliq.Hacnk.I:195.1830]
中國植物志:11:048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
生境:低海拔地區水田中、池塘邊、潮濕地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來鳳,鶴峰,利川,巴東,荊門,嘉魚,蒲圻,武漢

形態特徵

匍匐根狀瘦長。稈多數,叢生,筆直,細長,圓柱狀,高40-100多厘米,直徑2-3毫米,灰綠色,光滑,無毛,有橫隔膜,乾後稈的表面現有節,兼有許多縱條紋。葉缺如,僅在稈的基部有2-3個葉鞘;鞘淡棕色,光滑,無毛,膜質,抱莖,鞘口斜,頂端急尖,長7-15厘米。小穗圓柱狀,長2-4厘米,直徑約3毫米,蒼白微綠色,基部的一片鱗片中空無花,抱小穗基部一周,有時還有短鞘,其餘鱗片全有花,鬆散地復瓦狀排列,寬長圓形,頂端圓形,長5-6毫米,寬約4毫米,邊緣為寬乾膜質,頂端邊為狹乾膜質,中脈不大明顯;下位剛毛7-8條,比小堅果長一倍半;有倒刺;柱頭2。小堅果倒卵形,扁雙凸狀,長2毫米,寬1.2毫米,平滑,頂端不縊縮,黃色,表面細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扁,狹長三角形,不為海綿質,基部具不明顯的環,環的質地與小堅果相同,只色澤較淡。花果期5-10月。

產地分布

產於台灣江蘇廣東海南;生長在有水的平地。分布於日本琉球翠鳥、南洋島(呂宋島為本種最先發現的產地)和印度

莎草科、荸薺屬植物

荸薺屬(Eleocharis R. Br. ),莎草科,約150種,分布於全球,我國約有25種,全國均產之,常見於濕地上或水田中,簇生草本,常生於水中;莖無節,無葉或僅有葉鞘;小穗單生於莖頂;鱗片螺旋排列;下位毛狀體5-8條;花柱基部擴大,於果頂收縮成節,宿存,柱頭2-3;堅果倒卵形,平凸狀或三棱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